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发生航班失联事件之前,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已存一步步地走向经营失控的边缘,失联事件将加剧公司运营危机。  相似文献   

2.
在马航失联事件中,“阴谋论”云云,恐伯都是牵强附会,此次围绕MH370的种种匪夷所思极大可能是马来西亚“不靠谱”的体制和习惯所致。在今天的马来西亚.每逢选举、集会或重大事件发生,“波来赫”和“乌巴赫”两句口号的对台戏,就会或明或暗地上演。  相似文献   

3.
李赞  黎君 《山西青年》2021,(10):21-22
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是辅导员工作职责之一,大学生失联事件在高校中屡见不鲜,伴随而来往往是对学生本人、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巨大负面影响,而辅导员的处理方式、方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失联事件的处理效果.本文就一起学生主动失联事件的处理进行详细地介绍、分析和思考,以期为辅导员应对类似事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全球治理体系是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概念。全球治理的法治背景是发展权利宣言,全球治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紧迫课题,金砖合作机制已成为全球治理的示范模式。中国方案的提出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最佳体现,中国方案列举的举措构成了全球治理体系新的框架设计,中国方案的内容充实了全球治理体系的丰富内涵,中国方案的实施展示了中国应对全球治理的高超智慧。  相似文献   

5.
李传军 《学习论坛》2010,26(1):57-5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的同时,也出现和积累了各种不和谐的社会矛盾与冲突。“瓮安事件”就是这种社会冲突的一个典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这些社会矛盾和冲突。为此,我国应当致力于建构和谐治理模式。以德治国与和谐治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树立正确的治理理念和完善治理手段等方面来实现的。和谐治理能否得到落实,起关键作用的是行政人员。只有行政人员以德行政,才能实现和谐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与欧洲提出的“全球治理”,是当今世界两个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全球性话语体系.“和谐世界”讲求“和而不同”,在承认并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平等对话、相互协商,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而“全球治理”则要求以人权为武器来解决全球及有关国家的国内问题,带有“西方中心主义”色彩.两大话语体系虽然有本质的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二者应当取长补短、求同化异、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现行国际体系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全球性公共问题日益凸显,全球治理主体如何通过合作的集体行动来治理日趋增多的全球公共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最根本的问题。全球公共问题的治理途径可分为国际组织治理、非政府组织治理和全球合作治理三种。  相似文献   

8.
全球治理的产生基于全球化、全球问题以及国际社会新兴力量的崛起。全球治理的概念一直都没有统一和明确,不同专业和领域的机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法与全球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本身应当是实现全球治理的一种重要方法或是途径。全球治理和国际法的共同基础是国家主权,二者的发展都与解决国际问题包括全球化问题密切相关,全球治理的主体、对象和范围、实现方式和途径等基本问题都可以从国际法的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1968年10月31日,中共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对中央专案审查小组<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进行举手表决.这份报告对刘少奇作出了错误的政治结论和组织处理.表决过程中,中央委员陈少敏伏在桌子上,拒绝举手,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投了全会唯一的一张反对票.这就是"陈少敏事件".这次全会上,除陈少敏之外的其他人都举了手,原因比较复杂,其中有一部分人明知刘少奇根本不是什么叛徒、内奸和工贼,但在当时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党员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这部分人在表决时不敢表示异议,只好违心地举手.  相似文献   

10.
妇联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妇女组织,凭借其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拥有其他民间妇女组织所不具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等,这为其履行组织的基本职能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然而,“邓玉娇事件”的发生,促使妇联组织进一步思考和履行其基本职能,在今后的中工作中应努力做到:正确理解妇联“三维交一”的工作定位,强化组织的群众性功能;充分发挥组织拥有的政治资源优势,拓展组织的权力活动空间;构建与民间妇女组织的新型合作关系,整合服务妇女的组织资源。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全球治理和人类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观,把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了制度建设在其间的核心作用,融入了绿色发展理念,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指明了路径与方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面对当前国际社会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这个世界不是苦于过分的全球化,而是全球化自身的弊端日益暴露,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和谐社会建设,以更好地实现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带来了全球治理理论,在全球治理因为缺乏治理权威而陷入治理困境的情况下,软法适时而生。在全球治理的语境中,软法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民主协商且有一定强制力的规范,这为全球治理走得更远提供了依据。但是软法的缺陷也不容忽视,所以全球治理的未来很可能是软硬兼施,刚柔并进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社会条件下出现的新型社会问题,既是典型的社会突发事件,又具有以网络舆论和信息传播为基础的特点,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可以为公共部门应对群体性事件,加强应急管理能力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村落社会控制模式由传统外在型向内在型、单一型向复合型、封闭型向开放型、非制度型向制度型控制转变,旧模式的崩解与新模式的尚未完全形成并存。根本对立的新旧模式的并存,可能抵消各自的积极作用,使整个乡村的控制能力弱化。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正是农村秩序失控和控制力弱化的一种表现。基于村落社会控制模式转型的大背景,从完善新型村落社会控制模式的视角探寻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策略,是当前研究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论人类治理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政治学以国家政治为本位 ,未能站在人类的高度去审视政治生活。从“类”的视角出发 ,考察人类公共治理的历史演变 ,可以发现人类历史依次经历了部落治理模式、自然国家治理模式、主权国家治理模式和多元治理模式四个阶段。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 ,人类治理模式正面临一场深刻的革命 ,即由基于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多元治理模式转变为全球政治一体化的全球治理时代。全球治理是人类战胜来自社会内部和自然界的双重致命威胁的唯一途径 ,也是人类终结其原始敌对情结和集体恶性竞争的唯一道路。为此 ,人类需要一场更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政治学应为全球治理的新时代提供革命性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17.
桑建泉 《前线》2023,(6):34-37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回答时代之问的中国智慧,是当代人类共同利益的观念表达,是各国人民希冀和平发展的价值诉求。作为探索人类美好生活如何建构的全球治理话语,开放创新构成其思想基础维度的话语特质,多维关怀构成其内容结构维度的话语特质,解释性与建构性兼具构成其功能引领维度的话语特质。在两个大局交织的时代背景下,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话语影响力的路径在于:坚守其人类解放理论底色,注重阐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改善的一致性,通过回应人类重大现实关切繁荣发展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论人类治理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好华 《唯实》2004,(8):78-82
传统政治学以国家政治为本位,未能站在人类的高度去审视政治生活.从"类"的视角出发,考察人类公共治理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人类历史依次经历了部落治理模式、自然国家治理模式、主权国家治理模式和多元治理模式四个阶段.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人类治理模式正面临一场深刻的革命,即由基于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多元治理模式转变为全球政治一体化的全球治理时代.全球治理是人类战胜来自社会内部和自然界的双重致命威胁的唯一途径,也是人类终结其原始敌对情结和集体恶性竞争的唯一道路.为此,人类需要一场更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政治学应为全球治理的新时代提供革命性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19.
“治理”理论向现实决策视野的复归为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新时期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事件容忍度降低、组织化趋势模糊、情绪性参与增多等诸种新型特征,治理难度加大,行之有效的出路至少应从理念变迁、主体变迁、方式变迁等三个方面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20.
蒋好华 《唯实》2004,(9):78-82
传统政治学以国家政治为本位,未能站在人类的高度去审视政治生活.从“类“的视角出发,考察人类公共治理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人类历史依次经历了部落治理模式、自然国家治理模式、主权国家治理模式和多元治理模式四个阶段.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人类治理模式正面临一场深刻的革命,即由基于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多元治理模式转变为全球政治一体化的全球治理时代.全球治理是人类战胜来自社会内部和自然界的双重致命威胁的唯一途径,也是人类终结其原始敌对情结和集体恶性竞争的唯一道路.为此,人类需要一场更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政治学应为全球治理的新时代提供革命性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