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16,(7)
正解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开放发展作为引领我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向世界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中国经济发展将继续为世界带来巨大的正面外溢效应。开放发展理念着力实现合作共赢,为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开放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融入全球经济的必然选择。因此,"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开放"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为形成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的互利合作格局提供科学的理念指导。被赋予中国实践的开放发展新理念呈现出了更加主动、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以及共赢开放的新内涵。然而开放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国外环境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要秉承开放发展新理念,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共同完善全球治理规则,塑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企业"走出去"战略,同时也要对内开放,营造公平均衡开放的内部环境,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3.
郑云天 《前线》2016,(5):8-10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在新时期的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秉承高度的开放思维与宏大的国际视野,既立足国内,实施全面纵深开放;又着眼亚太,谋求合作开放;同时也积极融入世界,实现共赢开放,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推向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的开放发展理念不仅打造了开放发展新格局,推进了经济发展转型,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发展的创新、灵活、包容与务实;又坚持共赢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习近平的开放发展理念内涵丰富、价值明确,从坚持主动开放、坚持公平开放等方面,为中国的开放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外交部部长王毅:贵州正依托"一带一路"连接线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实行开放战略的生力军。开放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既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的立场,也揭示了"中国经济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内在共赢逻辑。今年8月,国务院同意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州将其作为对外开放的"牛鼻子",加快  相似文献   

6.
《学习导报》2013,(9):24
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命运,也关系世界前途。实现中国梦,对于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是机遇,还是威胁?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郑重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  相似文献   

7.
《党建》2019,(11)
正2019年"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于10月26日在广州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开幕演讲。黄坤明指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鲜明指出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郑重宣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充分展示了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态度,表达了中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信心决心。  相似文献   

8.
正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论述,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中国将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要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完善外交总体布局,全方位推进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外交和各个领域外  相似文献   

9.
正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开放发展,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随着福建自贸区和福州新区的设立,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沿海先行开放省份之一的福建,抓住机遇、夯实发展优势,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  相似文献   

10.
武茂昌 《前线》2013,(6):16-17
如今,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中国梦的前景如何?又将带给世界什么呢? 中国梦将带动全世界发展。中国梦不是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小梦”,而是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大梦”。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在与各国合作共赢中实现自身发展,更会带动全世界发展,这是中国的民族复兴与以往大国崛起争霸的最大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11.
徐珊 《党的文献》2011,(5):100-106
和平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丰富多彩、交流合作的世界。共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逻辑延伸。和谐世界既需要通过对话和合作来促进,也需要通过必要的斗争来争取。互利共赢,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和谐世界的现实途径。中国致力于同世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同世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实现共同繁荣。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现行的国际体系作出新的评估和分析,提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党中央对共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  相似文献   

13.
<正>过去30多年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开放国门让外国走进中国,尽管我们也努力走出去,但更多的是在既有的规则框架内"戴着镣铐跳舞"。这样一种开放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但对中国不公平,对世界也不划算,特别是在世界经济版图事实上已经发生深刻变动的今天。因此,五中全会要提出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  相似文献   

14.
《学习导报》2011,(15):32-32
2005年12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首届东亚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开放包容,实现互利共赢》的讲话,温总理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有句古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坚信,只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历史的眼光洞察世界大势,以战略家的智慧谋划未来,以互利共赢的精神致力于发展,以务实开放的态度推进区域合作,我们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谱写出本地区和平、发展与繁荣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以实现"中国梦"为统领,以联通世界梦为着眼点,倡导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坚持义利并重,增强国家亲和力;以包容的思想、开放的胸襟和积极姿态建设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新型安全体系,护航中国梦与世界梦。其突出特点是融外交战略与策略于一体,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相联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勾画了新的秩序蓝图。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这体现了我们党对未来五年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更高的期待和更深远的谋划,是中国大国战略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在谈到中国改革发展前景时,习近平指出,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这次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力度和广度前所未有。我们将继续深化各领域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  相似文献   

18.
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逆全球化现象愈演愈烈,在一些国家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事件等,日益暴露了全球化发展中的矛盾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中国鲜明提出,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共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充满正能量的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初,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变幻莫测.但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合作与共赢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福祉.中国的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中国的成功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和引领者,是世界发展的贡献者和促进者,是国际合作的受益者和推动者,是“共赢”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必将为实现人类社会共同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型国际秩序观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其建构逻辑主要体现为:抵制霸权主义,建构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理念,建构普遍安全的世界;以合作共赢为原则,建构共同繁荣的世界;立足交流与互鉴,建构开放包容的世界;着眼绿色发展,建构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新型国际秩序观能够为新时期国际秩序的建立提供公平正义的价值向度,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提供中国方案,无疑具有重大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