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发展目的上,必须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发展的内容上,必须不断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的主体上,必须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发展的路径上,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当代人的利益和后代人的利益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
官本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最大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领导集体,近几年来一直在逐步明确和完善我国的科学发展模式。2002年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看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于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  相似文献   

3.
论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研读中澄清对"人"认识上的理论误区来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同时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面实践中认识"以人为本;"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看待"以人为本"。明确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4.
坚持以人为本,是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全新理念和重要举措。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贯彻人本思想,关键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把树立科学的观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正确对待官兵合理的利益需求,把满足官兵的正当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尊重官兵的自身和谐,把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规定了科学发展的目的、依靠对象、发展的成果属于谁等一系列重大的基本问题。离开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科学发展观就失去了根据,没有了灵魂和目标。深刻理解以人为本,需要注意解决五个层面的问题:作好理论的对接,弄清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和丰富寓意;把握辩证的关系,深入理解人的问题的辩证法;注意领域的拓展,认识以人为本的普遍性;扩大话语的主体,让以人为本成为普通人的话语;提升思想境界,在底线伦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培育。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就是把全面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把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把人的全面发展状况作为衔接社会进步程度和改革开放成败的根本评价尺度。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是继续解放思想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继续解放思想和坚持以人为本是统一的,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归宿点和根本的价值取向。因此,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的解放思想,才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解放,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把握住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是继续解放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军队院校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以聚焦建校育人为根本旨向,谋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完善教研融合的长效运行机制。谋求现代教育的创新发展;围绕信息化建设主线,谋求院校建设长远发展需求;以增强党委机关能力建设为重点,谋求院校跨越式发展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8.
当前,按照军委胡主席关于“坚持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要扎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理论武装,在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性上下功夫首先,要以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作为根本前提。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在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的开放时代,党对军队的领导面临诸多挑战。因而,加强理论武装必须以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最根本的原则指针,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官兵思想,坚决做到在任何时候都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我们全面、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提供了理论依据。温家宝总理指出:“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铁路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是非常紧迫而现实的课题。一、“以人为本”必须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首先,铁路要切实履行先行职责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时期关于现代化战略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实践上要搭建两个平台,稚动以人为本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了"五个统筹"的任务目标,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规约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方向、道路和模式.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把以人为本提升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的高度,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3.
李江红 《传承》2008,(16):26-27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规约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方向、道路和模式。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把以人为本提升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的高度,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社会进入到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阶段,更加凸现出对法治的呼唤和需求。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可以说,以人为本和依法治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以人为本确定了依法治国的目的性价值;另一方面,依法治国、民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身之本,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提供了动力支持和现实保障。可见,以人为本与依法治国是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15.
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以人为本"的"人",其内涵是什么?在巨大的天灾震难中"以人为本"彰显了强大的战斗力和生命力。《在抗震救灾中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思考》从深层给予了剖析。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与经济发展核心是人的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是人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是发展的前提、动力和目的。世界历史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人是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唯一能动的因素,同时人也是目的,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发展成果切实惠及人民群众,努力提高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全面、协调、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思路和具体举措。可以说,在“十一五”期间里,构建和谐社会将逐步从初步破题进入操作、实践的新阶段。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建设和谐企业,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一、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一、要着力从根本上坚定官兵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军队建设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但目前一些单位在这方面的教育引导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一是简单的成绩论.在形势教育中只讲成绩不讲问题,或讲问题轻描淡写.这会使一些官兵特别是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官兵产生疑虑,也不利于官兵在"社会矛盾凸现期"保持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20.
黄翠莲 《前进》2005,(11):42-4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古县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强化发展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多年位居全市前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最快的百县行列。实践证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古县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