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8世纪末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国“雇用劳动者”团体与“工厂主”之间签订的“劳动协定”,以及1799年美国费城“制鞋工人”与老板举行的集体谈判,是集体合同制度的萌芽。  相似文献   

2.
劳动者与劳动力各有不同的内涵 ,不宜相提并论。追求价值目标是市场经济的共性 ,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体现“商品”性质 ;工作岗位的变化 ,不影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3.
有产者的劳动力也能成为商品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的理论,是在当时观察和分析英国工人阶级处在一无所有的赤贫状况下得来的,他强调丧失了生产资料这个条件是科学的,有产者也能以商品形式出卖其劳动力,这并不是一种发明,而是一个需要重新发现的事实。随着生产社会化的提高,特别是股份公司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在集中过程  相似文献   

4.
要在以股份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中有效实现劳动者参与企业民主管理,首先必须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劳动者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性质。现代企业制度是不同要素所有者的契约关系,劳动者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不是企业主人翁的权力,而是劳动力产权所有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多数实施企业最低工资制度的地区不分企业类型(有些省、市不包括乡镇企业)执行的都是同一个最低工资标准。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欠妥,建议对“三资”企业和内资私营企业单独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其根据为: 第一,“三资”企业维持劳动力正常再生产的费用高于公有制企业。最低工资制度是指由国家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的一种工资保障制度。它是简单的或初级的劳动者应获得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劳动力正常再生产的最低需要。与公有制企业相比,“三资”企业管理严格,要求高,劳动强度大,职工付出的劳动量多。同样一个简单的或初级的劳动者,要维持劳动力正常  相似文献   

6.
试论“工人参与管理”制度的评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工人参与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劳动力产权理论、劳动者是劳动力所有者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工人参与管理”制度的评估体系应包括参与程度、参与等级、参与内容层次、参与性质等几个方面。真正的工人参与是劳动者权利的实现,而不是一种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所谓劳动力市场,也叫劳务市场或劳动力资源市场,狭义上是指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和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场所。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整个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上的市场取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因素,必然要由市场进行配置。在这个问题上,人们难免要产生一些思想上的困惑:诸如,我们职工还是不是主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表现在什么地方?劳动力是商品是否就意味着工人是雇佣劳动者?等等。  相似文献   

8.
维护是工会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主要手段王立成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逐步建立。使工会的维护职能日益突出。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被当作生产要素投入了市场,劳动关系契约化;对利润的追求,不可避免地使劳动者的某些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企业在转机建制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建立"工人参与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劳动力产权理论、劳动者是劳动力所有者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工人参与管理"制度的评估体系应包括参与程度、参与等级、参与内容层次、参与性质等几个方面.真正的工人参与是劳动者权利的实现,而不是一种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向市场经济过渡条件下工会理论研究纲要冯同庆一、劳动者、工会及其性质与中国特色的工会理论──起始范畴、研究对象、理论主线与理论特征1.“劳动力──劳动者”是工会理论的起始范畴,也是基本范畴。“劳动力”相对于“劳动者”具有从属性。2.以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运》2010,(1):54-55
张丽宾在《经济要参》2009年第42期撰文认为,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低素质劳动力数量很大,经济发展还无法为劳动者提供足够的正规就业机会,灵活就业依然是大量劳动者获得收入来源、参与社会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要在以股份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中有效实现劳动者参与企业民主管理,首先必须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劳动者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性质.现代企业制度是不同要素所有者的契约关系,劳动者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不是企业主人翁的权力,而是劳动力产权所有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胡斌 《中国工运》2009,(5):54-55
劳动关系是人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经济关系.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形成生产过程的具体方式。任何一种劳动关系都存在着两个基本的构成因素:存在于劳动者人身之中的劳动力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形成了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两个独立的主体,并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现实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产权是劳动者作为其劳动力的所有者时受益或受损的行为权,是劳动者地位、身份、权利、利益的根本性基础。为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必须组织工会,并实现两个维护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市场化。劳动力进入市场,带来了劳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这就需要加强对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与法制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弄清楚劳动力在市场上的属性问题。应当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劳动力进入市场是必然的,部分劳动力已经或正在变为商品是个客观事实。但是,从整体看,多数劳动力在市场上没有呈现出商品的固有特性,劳动队伍主体的本质属性是非商品的。因为:  相似文献   

16.
灵活性和安全性是劳动力市场的不同状态,平衡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安全性是政策制定者所追求的目标。平衡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安全性,需要打破制度性障碍实现体制内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统一,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法律监管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运》2008,(9):53-54
莫荣在《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1期撰文。对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建议。改革开放以来,保护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国家对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给予适当培训费补贴,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服务,逐步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等。但是,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远远不能适应农民工的需求和形势发展的要求,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笔者建议:(一)率先完善统筹城乡就业的相关制度和机制。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所有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虞树建  潘小建 《工友》2007,(4):25-27
中国加入WTO后,劳动力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劳动力的流动日益频繁,劳动争议案件在民事案件中的比例逐年增长。特别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的纠纷,更使得劳动争议案件成倍的增加,已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一。此类劳动争议发生后,用人单位往往以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否认双方之间存在的劳动关系,不同意承担其义务。如何处理好这类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实际存在劳动关系的案件,保护新的劳动用工制度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和保持社会稳定,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可以预见,改革的结果,必将是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这些都会使全体人民得到巨大的利益。但是,改革并不是无偿的,特别是在改革的起步阶段,为了得到长远利益,就必须要付出一些现实利益为成本。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关系意义上的劳动者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劳动者损失了许多原有的利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没有引入市场机制,而是由政府采用行政手段控制,而且为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种行政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论就业指导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沈琴琴党的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今后我国的经济运行是以市场为基础,市场将成为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和物质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即劳动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