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长庚  王迎春 《探索》2012,(6):145-152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了巨大作用。随着我国进入低生育阶段,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红利结束的趋势明显,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发展战略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重构人口发展战略势在必行。根据人口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精神,加快构建以以人为本为战略思想、以合理增加人口数量为战略方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战略目标、以优化人口结构为战略重点、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战略保障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2.
做大做强福州省会中心城市,必须研究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以促进福州省会中心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就福州省会中心城市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预测,提出了福州省会中心城市的合理人口规模和提高福州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转变问题一直是这些年以来学术界争相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国人口的转变与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人口红利现象消失等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再生产模式经历了"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出现也意味着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有利契机,即人口红利。人口红利主要通过三个渠道影响经济增长,即:劳动力供给、储蓄率和人力资本。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刘易斯"拐点开始在我国出现,人口红利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也开始减弱,"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困扰着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国平 《前线》2014,(3):90-92
随着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中国的人口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这些问题不仅表现为人口自身发展的失衡,也表现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失衡。在此背景下,“人口均衡发展”的理念被提出来。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确立为我国人口发展的核心目标。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和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的特大城市,人口内部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样是摆在北京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重大政策课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众多的人口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新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努力推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同共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长期制约因素。目前,大陆总人口已接近13亿。其数量超过了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的总和。但是,一些重要的资源,如耕地、林地、草原、淡水等相对不足,局部地区环境恶化。中国人民正在迎接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面对这样一个严峻形势,我想就有关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几个问题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人口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全局的重要问题。了解山西人口的主要特点,对山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孟宪臣 《学习论坛》2005,21(8):47-52
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未来20年,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历史机遇期。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为中原崛起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需要着力解决稳定低生育水平问题,统筹解决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进一步稳定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加快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落实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健全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0.
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这是我们党和政府走向21世纪作出的重大选择.在制约可持续发展的诸因素中,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详尽阐述了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强调指出必须通过拉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办法,使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田澍 《理论研究》2002,(2):14-16
人口、资源、环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基本的问题。其中,资源是发展的基础,环境是发展的条件,人口则是发展的关键。西部地区的人口问题,同全国一样,是一个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学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人口同西部发展的关系,西部人口数量和素质不容乐现的状况,以及如何有效控制西部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福州要建设成现代化沿江滨海港口型生态城市、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首位城市,必须进一步扩大城市空间和城市人口规模,必须研究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采取措施,以促进福州省会中心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省在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人口的有效控制,取得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人口资源省向人力资源省的转变等成就.新时期我省人口形势更为复杂,需要统筹兼顾,才能为我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14.
贾玉梅 《奋斗》2010,(5):27-28
<正>人口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口发展功能区,是根据人居环境适宜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确定了特定的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和迁移方向,并完善了相关的人口规划与政策体系,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格局。省委提出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按照人口问题要实施"两个统筹"的要求,应该把人口发展功能分区与  相似文献   

15.
刘志 《前线》2011,(11):44-45
全面做好新时期首都人口工作,要突出抓好两个统筹,即统筹处理好人口内部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之间的关系,统筹处理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众多的人口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又一重大举措。本文从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根本的因素人口、资源、环境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阐述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资本的积聚和增长,是构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阐述了人口、资源、环境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是总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阐述了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并根据安徽省情围绕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总目标的实现,提出一些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认识人口规律?在古代,就有很多有识之士,对我国人品发展状况提出许多深入的见解,挖掘其有益的思想,探析人口、经济发展的规律,对实现人口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沉重的人口压力.首先,人口总量基数大.据专家预测,我国人口大约到2040年后达15亿~16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在人口控制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30年的计划生育工作,至少减轻了3亿人口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11,(2):51-53
中共北京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加强首都人口调控作为本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提出要"加强对人口总量的调控"。目前北京市面临交通、就业、住房、环境、资源的紧张根本上是人口在中心城区过度聚集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