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对自己祖国的深情挚爱是凝聚全民族意志、振奋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最强有力的永恒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各族人民当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对于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搞好两个文明建设以及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强化爱国意识呢?一、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强化“责任意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为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的民族魂,是我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是共产主义教育的起点,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振奋民族精神,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爱国主义教育与热爱家乡的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要热爱祖国,首先必须要热爱自己的故乡,要热爱自己的故乡,又必须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乡。掌握好可爱家乡的有关知识,即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沿革,风俗人情,物产资源,山水土地优势,名胜古迹,以及建国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今后…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永恒的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民族的自尊和自信是爱国主义的基本前提。邓小平说:“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因此,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的目的,就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一、爱国主义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统一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在…  相似文献   

5.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央适时提出了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对于激发我们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战胜困难信心、克服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结合党的十五大会议精神,联系民族地区实际,指出只有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才能全面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促进了广大干部群众思想的深刻解放和民族精神的极大振奋。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人们的一种主观精神和行为状态,表现为爱国情感、爱国意识和爱国行为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渗透的发展阶段。其中爱国意识是爱国情感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内化于心的结果,也是将爱国主义信念自觉化为爱国行为的精神动力。显然,爱国意识在人的爱国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它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和强化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应着重确立四种意识。一、树立国家意识知我民族,才能爱我民族;知我国家,才能爱我国家。增强国家意识有赖于我们对祖国的地理、历史、民族的了解。对祖国的方方面面认识、了解得…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是一个有着极强自尊、自信、自强情感的民族。维系和凝聚这种情感纽带的,就是爱国主义这面大旗,这面旗帜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动力。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海内外全体炎黄子孙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新时…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加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要求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坚持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C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和造就一代“四有”新人。他指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L国孩子)…  相似文献   

11.
香港回归与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香港回归是我国历史上一件大事:是洗雪民族耻辱、振奋民族精神的大事,是祖国统一的大事,是人类历史首次实现“一国两制”的大事,也是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史上的大事。香港回归要归功于祖国强盛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成就,归功于邓小平同志“一国...  相似文献   

12.
《前进论坛》2009,(6):4-5
社长的话: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号召全国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开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但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这是《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基本精神。因为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跨世纪的接班人,能否把他们培养教育成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的大事。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家庭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在青少年中…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国庆40周年讲话中强调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拟就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谈点见解,以求大方赐教。爱国主义是一个具有多种涵义的概念。它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又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特殊的行为准则,既是政治规范,又是道德规范。从其本质内涵上说,正如列宁所指出的:“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转引自《对列宁关于“爱国主义”的一处论述的译文的订正》,见1985年10月13日《光明日报》)它对于本国国民有三层涵义:一是对争取自己祖国独立富强和民族团结兴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祖国、民族的利益和荣誉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将自己的前途紧系  相似文献   

15.
《政策》2009,(8):49-50
爱国主义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促进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 ,是民族的灵魂和感情的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优秀传统 ,强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形成民族向心力、振奋民族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少数民族特点 ,切实加强民族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 ,对于振奋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爱国主义教育在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当今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最高形态就是社会主义制度 ,它是人类改造社会的结果 ,表现为新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与此相适应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伍精华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对民族工作有一段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加强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这段重要论述,言简意赅...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这一精辟论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对于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一方面,要从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和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的高度,深刻认识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代中国,国家的…  相似文献   

20.
《前沿》1997,(7)
党的十五大已经胜利闭幕,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十五大党章。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指导中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邓小平明确指出,加速现代化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这就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指明方向。一、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