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江 《党史博览》2014,(4):47-50
正1966年5月31日晚上,陈伯达带领已获领袖批准的中央工作组来到人民日报社夺权,并于6月1日推出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走出了他搅乱中央党报《人民日报》的第一步。对这篇社论的出笼,陈伯达非常满意,为此这天的报纸多印13.7万份,使6月1日的报纸发行量达到了194万份。随即,在6月2日的《人民日报》第一版上,陈伯达在头条推出了自己策划选题的社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社论下方刊  相似文献   

2.
钱江 《党史博览》2011,(5):19-21
1966年5月31日晚.陈伯达带领“中央工作组”来到位于北京王府井的人民日报社夺权,于次日(6月1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发表煽动“文革”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实际上.5月最后一天的夺权闹剧只是陈伯达在中央机关报打出的第一拳。  相似文献   

3.
霞飞 《世纪桥》2005,(10):40-43
中央高层多教人都知道,陈伯达与江青早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就面和心不和,但他们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却合作了一段时间。这是为什么?陈伯达与江青面和心不和陈伯达早在1939年春天,就在延安担任了毛泽东的秘书。毛泽东是看中了陈伯达的历史和理论功底,才选他当秘书的。由于陈伯达此前担任过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地位不算低。所以,毛泽东  相似文献   

4.
涤生 《党史纵横》2005,(11):51-53
人们对陈伯达在"文化大革命"中投靠林彪,很不理解,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陈伯达在中央"文革"中陷入了孤立状态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文革”风暴,破“四旧”运动兴起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陈伯达炮制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彻底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相似文献   

6.
霞飞 《世纪桥》2005,(9):48-50
人们对陈伯达在“文化大革命”中投靠林彪,很不理解,其实,这是有原因的。陈伯达在中央文革中陷入了孤立状态中央文革成立不久,陈伯达就陷入了孤立状态。这是为什么?首先是陈伯达拉进中央文革的那几个人,也都是有点政治野心的人物,他们早就看出来江青不光身份特殊(毛泽东的夫人),地位特殊(实际主政的中央文革副组长),而且看出江青在“文化大革命”中能够呼  相似文献   

7.
钱江 《党史博览》2010,(8):13-15
1966年5月18日凌晨,曾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邓拓拼将一死,与已经来临的“文革”抗争。这个消息在人民日报社悄悄传开后,人们都极为震惊。但是,邓拓之死没有使“文革”恶浪有丝毫收敛,这个“潘多拉盒子”已经被打开了。  相似文献   

8.
霞飞 《党史博采》2006,(1):28-34
在一次讨论会上,陈伯达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毛泽东认识陈伯达,是陈伯达到延安之后的事情. 1937年7月下旬,日本攻陷北平、天津后,陈伯达经中共北方局同意,于8月上甸由天津乘船到青岛,经西安,于八九月间到延安.此前,陈伯达已是中国文化界不大不小的名人,他曾在北平带头掀起一场具有全国影响的,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新启蒙"运动,并担任中共北平市委"三人委员会"成员之一.陈伯达到延安后,人生地不熟.  相似文献   

9.
出发前的请示1967年的下半年,全国形势很乱,大部分机关处于瘫痪状态,基本上是由当地的驻军支撑。中央号召各地两派联合,建立新的机构即革命委员会。陈伯达出于关心河北地区(属陈分管的地区)问题,他向毛主席请示,想去河北地区看看,促进他们的大联合。主席听了以后当时犹豫一下,对陈说:现在外边那么乱,是否一定要去呀?如果一定去,那时间不要太长。陈伯达回来对我们说:“主席是出于对我的安全考虑,其实没关系,我又是管华北地区的。”12月22日,汪东兴就通知王保春和中央警卫局二处处长邬吉成到他的办公室当面交代:“伯达同志这次外出去河北,地方…  相似文献   

10.
巴图 《党史纵横》2004,(3):9-12
陈伯达在"文化大革命"中地位急剧上升,又在"文化大革命"中跌人人生低谷.他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浮与沉,为人们提供了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1.
自1958年8月,我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班调到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至1968年3月4日陈伯达把我投进监狱,这十年间,我一直都在陈伯达麾下当一名小卒。可是,在“文化大革命”前,我很少能见到这位大首长,更谈不上同他直接接触,因此我一直把他看成高不可攀的大人物。他当时的职务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红旗杂志社总编辑,1964年后任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院长,还兼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中央的意识形态专家、理论家、头号笔杆子,人称“老夫子”。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曾见过他几面,从外貌上看,他并不出众,深度近视,不讲穿着,不修边幅,也不端架子,人看起来还算随和。这是我当年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张自智 《党史纵览》2009,(12):33-35
我来看看,见见群众 1958年10月22日,深秋时节的塞上小城敦煌已是秋风萧瑟,寒气袭人。下午,一辆普通的绿色军用吉普车停到了敦煌县委大门前的马路边上。一位身材魁伟、表情严峻的老人从车上下来,后面跟着两位军人和一位夹着文件包的年轻人。3天前,敦煌县委已接到省里电话:22日彭德怀要来敦煌。  相似文献   

13.
巴图 《党史纵横》2004,(5):11-15
五、林彪拉陈伯达,陈伯达也主动投靠林彪,陈伯达终于成了林彪集团中的重要人物 在"九大"上,陈伯达仍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保住了原来的地位.他松了一口气.但他自己清楚,他在中央政治局中是孤立的,他的地位是动摇的.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新春来临之际,吴国才收到的不再是他司空见惯的“红包”,而是无期徒刑的判决书。吴国才受贿判刑罪有应得。随着吴国才受贿案的大白天下,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跑官案渐渐浮出水面……酒后豪言激发升官欲望1998年初,某市建设局干部王巨下海经商,与另外两人合伙出资50万元  相似文献   

15.
李小兵  刘云翔  阙翰香 《湘潮》2011,(12):46-46
在中共九大召开期间,华国锋与国家轻工业部领导同志研究,决定在韶山建一个棉织厂,以此推动韶山轻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恒一 《党员文摘》2009,(3):33-33
瑞典人斯文森在德国留学期间.遭遇了一场官司。 斯文森在法兰克福郊区租了一套带院子的房子。院于里长了一棵大树,长得郁郁葱葱。但就因为这棵大树,斯文森被他的邻居巴拉迪起诉了。  相似文献   

17.
《学习导报》2012,(20):64-64
67年前,联合国作为战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最重要的国际组织诞生于二战的废墟之上,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最具普遍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战败国日本竟利用这样的场所高谈所谓“法治”,意在对其窃取战胜国中国的领土进行所谓的“辩白”。  相似文献   

18.
《新湘评论》2012,(20):64-64
67年前,联合国作为战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最重要的国际组织诞生于二战的废墟之上,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最具普遍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战败国日本竟利用这样的场所高谈所谓“法治”,意在对其窃取战胜国中国的领土进行所谓的“辩白”。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15):33-34
“文革”期间我们的对外交往很少,对外面的世界了解也很少。粉碎“四人帮”后,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动,人们的思想也出现了松动,大家都急于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到底怎么样了。  相似文献   

20.
“文革”时期,我先后在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毛主席著作出版办公室、国务院出版口、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出版局)出版部工作。现将“四人帮”策划、出版《评〈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等三本小册子的经过作为一篇史料文章写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