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简答题 1.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进人人IJ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已达1.3亿,其中农村老人占9000多万。在以家 庭赡养为主的广大农村,福利保障制度欠缺、青壮劳力 外出务工增多等各种因素的存在,使赡养老人问题显得 尤为突出。前不久,山东烟台、威海、济宁等地农村采取 了“靠制度培育孝心,靠政府引导孝心,靠群众传递孝 ,合,靠社会托起孝心”的有效举措,使敬老爱老成为当地 广大农村的新风尚。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如下问题: (l)山东烟台、威海、济宁等地政府敬老爱老的举措 体现了我们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孝心不是天生就有…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家庭“386199”问题不容忽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淑济 《小康》2006,(4):17-17
人口流动使农村家庭承载的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的功能开始弱化,婚姻、情感生活面临新的挑战,也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如何化解他们的养老困境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老人服务设施,加强农村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尽快形成适应不同特点、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化解农村矛盾和纠纷,关系到新时代广大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农村矛盾纠纷多为民间纠纷,即公民个人之间因借贷、购销、婚姻、继承、赡养、财产分割、相邻关系等引发的纠纷。当前,农村矛盾更多地表现出多样性、涉法性、  相似文献   

5.
2012年第5期((胜利油田党校学报》刊登王先霞的文章,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提高、城乡居民的生存状况的极大改善,随之也出现了不少道德异化现象,在家庭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夫妻关系问题日益凸现。离婚率持续上升,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家庭热点问题。2.家庭道德教育误区明显。家庭道德教育观念落后,重智轻德、重利轻义。父母最关注的是孩子成绩、作业,说最多的一句话是:“作业做好了没有?考了多少分?在班里排第几?”把道德教育任务寄希望于学校,不明确家教的德育内容,认为“听话”即“德”。3.传统孝道面临挑战。大部分家庭已由往昔的以孝为本转为以子女为中心,代际关系错位明显。“尊老不足,爱子有余”,老人已成为家庭中的弱势群体。老人需求得不到重视,子女对老人赡养重物质轻精神。4.邻里关系渐趋冷漠。  相似文献   

6.
现状 我国城市地区的“空巢老人家庭”达49.7%.农村地区为38.3%,空巢老人中近一半没有配偶相伴.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全护理和照料的比例已上升至9.3%。“空巢家庭”的老年人有一系列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政》2012,(10):52-52
随着农村老龄化趋势的增强和农村居家养老传统养老方式功能的逐渐弱化,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为赡养问题家庭矛盾纠纷时常出现,抛弃、嫌弃、孽待老人的现象频频发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广西浦北县民政局老龄办黄品宗认为,政府部门应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法律体系,各涉老部门及社会团体组织要高度重视,各尽其责,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不可避免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当前农村"空巢老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精神没有寄托,三是劳动责任没有减少,四是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解决好失能老人的日常照料和护理问题,不仅牵涉到失能老人和他们的家庭,同时也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是一个亟待重视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杭州市在发展养老服务业中,高度重视做好失能老人的照护.形成了许多好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许典利 《人民论坛》2014,(1):160-162
针对当前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困难,反思当前我国养老模式的实际和不足,文章提出了建立社会支持网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路,对已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继承和创新,可为有关组织和个人研究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困难,反思当前我国养老模式的实际和不足,文章提出了建立社会支持网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路,对已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继承和创新,可为有关组织和个人研究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九龙坡区“三建立十举措”试点关爱农村空巢老人工作。“三建立”即:建立村关爱空巢老人行动领导小组,建立以村老年协会为基础的帮扶队伍、“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和“志愿者帮扶空巢者”帮扶机制。“十举措”即:一是教育引导空巢老人儿女依法赡养:二是分类关爱,将家庭困难的高龄、失能、半失能的独居或夫妻空巢老人送镇敬老院或老年公寓实行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13.
半流动家庭中留守妇女的家庭和婚姻状况探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量农民从农村到城镇的流动冲击着农村传统的家庭模式,使广大农村出现了许多新的家庭模式,如半流动家庭等。由于我国传统的性别分工和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半流动家庭中很大一部分是主妇留守家庭。留守妇女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家庭角色转变、夫妻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婚姻情感维系的脆化等。面对这些问题,留守妇女应及时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14.
孤老,卡拉OK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石田办事处西南方三里处,有一个绿树掩映,繁花似锦的院落。每到周末晚上,院里声乐喧天,笑声阵阵,洋溢着」派欢乐的气氛?这是石臼福利院的老人们在举行卡拉oX晚会.石口福利院建于一九八九年,现有五保老人八十「名。他们大多来自石田办事处农村。长时间孤单冷清的生活,使老人们产生了郁郁寡欢的心情。院领导发现了这一问题,他们在搞好老人的物质赡养同时,积极多方位搞好老人的精神赡养,并结合老年人的实际,开办了周末老人卡拉OX晚会。福利院多方面筹资五十多万元,添置了电视机、录相机、录音机、锣鼓等娱…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国,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他们普遍存在着生存压力大,生活水平偏低,心理负担重,生活缺乏照料,安全隐患多,看病问题较突出等诸多问题。我国农村传统的供养老人方式——家庭供养面临极大的挑战,如何完善和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已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一)建立农村老年人组织,为留守老人筑"新巢"。引导有条件的村委会提供活动场所,政府适当扶持,成立老年人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村老龄人口不断增多,一些高龄古稀老人的生活状况堪忧,应该引起社会关注.这些老人通常被称为“三无”老人.一是这些人无生活能力,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操劳几十年早早地弯腰屈背,有些人因年老多病,身体不能自理,别说于事创业,本人生活还需人照顾.二是这些人无资产,一些老人在子女成家后,都把承包土地,家庭房产,积累的财物归属于子女名下,使自己成了“无产阶级”,只靠子女讨生活.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乡—城流动人口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但同时也造成农村"留守"现象,农村空巢老人作为农村逐渐庞大的弱势群体,其养老模式在健康状况、经济收入、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关注和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力量,在老人增收、制度建设、政策支持、多元养老模式等方面,构筑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战略。随着城镇化与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老人空巢率不断升高。农村家庭结构不断变迁等原因将农村空巢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弱势者的精神养老问题置于突出位置,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迫在眉睫。文章在阐明精神养老内涵的基础上,分析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数据,将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的因素分为3类19种,深刻总结不同因素对于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的影响。运用社会支持理论构建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支持体系,提出增加精神自养意识与能力、发挥家庭支持支柱性作用、完善社区支持依托作用和发挥政府"指挥棒"角色等建议,促进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世顺 《创造》2003,(11):42-4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土地市场化流转,目前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农民"不愿种田"、"不会种田"、"种不好田"等问题,使农村耕作出现了"断层"现象。这种现象,若长此以往,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更谈不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有1.68亿老年人(60岁以上),占人口总数的12.5%。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养老,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沉重话题。养老。赡养老人之谓也。谁来赡养?如何赡养?当前养老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一个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需要我们弄明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