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斌 《前沿》2013,(3):107-111,114
本文首先将当前的主要发展战略总结为以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低成本战略,然后以收入分配为抓手,分别从价值生产和价值实现两个层面全面分析当前增长的持续性问题。本文主要结论为,该战略下仅把劳动者当做生产力要素,没有把劳动者当做消费力要素加以培养,这不利于劳动报酬的提高,反而形成“资强劳弱”的格局。而这在价值生产和价值实现两个环节都将侵蚀持续增长的基础,根本上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调整低成本战略,把劳动者当做消费力因素看待,并创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是持续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赶超战略不利于劳动力就业,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有利于劳动力就业;紧接着指出了中国现实中的悖论,即中国的赶超战略实现了充分就业,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却导致了大量失业,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就中国未来如何保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互动发展,提出了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已企稳向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已进入后危机时代。那么,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将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势?这对中国经济尤其是产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深刻影响。总的看来,后危机时代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需求创造,而这种需求创造受制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于是只有大量地更高层次地运用先进的科技知识去创造新产品和新产业,才能刺激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欲望,  相似文献   

4.
5.
20世纪中国走了一条跨越式产业发展之路,21世纪,结构调整战略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线,这种战略上的变化表明中国要解决的是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6.
吴振磊  任保平 《求索》2012,(11):1-4
后危机时代背景下企业行为的约束条件和判断标准发生了新的变化,依据这些变化,后危机时代背景下企业创新行为要实现从产品创新向技术创新转型,产品创新向经营创新转型,单一创新向复合创新转型,实现经济价值向实现泛价值转型。为了实现企业创新行为的转型,必须进行企业行为目标的重新定位,进行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姚莉 《政策》2010,(4):22-24
在“后危机时代”。有效解决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上大做文章。当前,我省应根据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选准调整方向,把握调整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转折。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明确提出,未来两到三年世界经济将呈现低速增长、绿色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正在进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在推动我省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力就业,促进社会和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小企业结构调整,除了加大担保、贷款、财税等政策的支持力度外,还应就以下几方面予以强化:  相似文献   

10.
桑登平 《群众》2010,(4):36-38
<正>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指出:‘危机之后’的一大特点乃是世界经济力量和经济增长模式需要重新平衡。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美国,在金融危机中却使得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不断下降。而中国大陆则正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一支有生力量,因为中国在强有力应对这场危机的同时,仍然存有继续执行当前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空间;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周边的)通过中国大陆经济快速复苏而受益,中国大陆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11.
张光廷 《桂海论丛》2002,18(4):77-79
要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战略,武鸣县应发挥广西首府南宁市辖县的优势,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带来的劳动力供求的变动,这些变动虽然加大了劳动力供求矛盾,但是也为中国能否利用"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人口红利"势必会逐步消失.因此,一方面中国要采取措施确保"人口红利"有效利用,另一方面,要在"人口红利"消失之前,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确保中国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在中央和国务院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大政方针中,提出了"调结构"。但是,对于"调结构"在学者和实践中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和地方领导认为,应当利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机会,把一些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淘汰掉。还有的学者和地方领导认为,  相似文献   

14.
《政策瞭望》2007,(3):49-49
在有利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条件开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未来中国经济要想保持持续增长,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转变增长方式,创造新增长源泉。人均自然资源缺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表现为能源、矿产等供给对于高速增长的支撑能力日益减弱。与此同时,中国增长方式造成资源使用的浪费。中国迫切需要建立与  相似文献   

15.
韩文秀 《乡音》2012,(7):35-36
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与日俱增的外部压力和内生动力,被迫调整和自觉调整两种力量正在汇集,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倒逼机制和正逼机制。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导致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弱化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具有深远影响的变化,人口红利持续衰减劳动力供求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其中结构性矛盾逐步上升,就业难、用...  相似文献   

16.
贺方彬 《前沿》2010,(22):8-12
后危机时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两个基本的表象性特征,它既是一个危机得以缓和与不稳定、不确定相互混杂的时代,又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的时代眼光,正确地剖析了后危机时代的时代特质,科学、全面地把握了后危机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危"与"机",并以果敢的改革精神积极的化"危"为"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阈、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从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张屹 《桂海论丛》2021,37(2):77-81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本就不景气的世界经济进一步遭到重创,全球大部分重要经济体皆陷入困境。在不利条件下,中国有效控制住了疫情,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是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恢复的重要支持力量。中国经济的成功并非偶然,政府的高效执政,多年累积的扎实基础与适当的政策保障共同促成中国经济于复杂环境中保持高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18.
罗丽英 《湖湘论坛》2002,15(1):68-69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新选择的必要性从均衡战略到非均衡战略,中国走过了50年的曲折历程,反思其成败得失,我们在肯定两大战略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所起推动作用的同时,更要看到它们机械、片面、狭隘的另一面,这是造成我国区际关系长期紧张,未能实现和谐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首先,两种战略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极端化、单一化、片面化倾向。我国长期以来处理经济布局和区域经济的指导思想及理论来源有两个:一是以前苏联的均衡配置论为理想模式,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二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多种区位理论,它是已臻成熟…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这些年房价持续猛涨过程中,消费需求是基础、投资需求是主导、银行信贷是杠杆、地方政府是推手.目前,政府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及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从短期看,只要政府至今出台的调控政策坚持执行下去,则楼市势必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之所以房价尚未出现明显松动,在于多数开发商所持一等、二怕、三不缺的心态.从长期看,我国城镇现有住房发展模式在发展目标上将以拉动经济增长为主转向以关注民生为主;在需求结构上将以强烈的投资投机需求为主转向以理性消费为主;在供给结构上将从偏好开发较高档的大套型商品住宅转向主要开发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房或保障性(包括准保障性)住房.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经济增长方面较好的成绩但现在可以看得清楚要在传统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是不可能的现在仍然需要在传统经济结构的困境中寻求突围的机会寻找新的东西传统经济千丝万缕涉及众多既得利益不得不谨慎处理但对新的苗头新的机会要抓得住不让新的出来旧的问题永远解决不了对新的活跃的经济部分不能管制太多因为还没完全看清楚可以先让民间动手干干后有利有弊再通过程序立法来限制弊端有了透明的可预期的简明的法律框架人们的经济行为才能大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