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几点做法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数量不多,但上升趋势明显。从1992年到1997年上半年,我省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平均每年以41%的速度上升。虽然从总量来看劳动争议案件并不多,但是上升幅度很大,而且现实的劳动争议...  相似文献   

2.
范跃如 《法学家》2007,(2):114-122
本文考察了劳动争议诉讼的审判机构.通过对国外劳动争议诉讼审判机构进的比较研究,发现有两种模式:一是普通法院式,二是特别法院(庭)式.后者又具体分为三种形式:一是自成体系的劳动法院(庭);二是设在普通法院中的劳动法庭;三是具有准司法性的行政机构模式.通过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诉讼审判机构的设置的分析,作者认为:我国目前由民事审判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存在诸多弊端,已经不适应劳动争议审理的现实需要.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完善我国劳动争议诉讼审判机构的设想:我国应当设立劳动争议审判庭,并且,在其人员配置上应当贯彻实行体现"三方原则"的特殊陪审制.  相似文献   

3.
当行政机关以公断人的身份就民事争议作出处理与裁决,而一方当事人不服,或者双方当事人都不服而起诉到人民法院时,人民法院是把它视为行政争议从而由行政审判庭受理呢?还是把它视为民事争议从而由民事审判庭审判呢?这是一个由行政权与司法权的交叉引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对劳动争议案件的识别及其方法对劳动争议案件的识别简而言之即是指,依照劳动法规定的基本精神对案件争议的性质是否属劳动争议加以认定。属于劳动争议的,即依劳动法规定的争议予以立案处理,不属于劳动争议而属于其他性质纠纷的,即依相应的法律规定予以处理。对劳动争议案件的识别是包括人民法院在内的有关国家机关对劳动争议案件管辖立案的先决条件。在审判实践中,由于对劳动争议案件的性质把握不准,出现了误把劳动争议纠纷当作其他纠纷管辖受理或误把其他争议当作劳动争议立案处理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5.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几个问题高珂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从广义上讲,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劳动问题引起的纠纷。从狭义上讲,劳动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在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过程中引起的纠纷。目前,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与过去相...  相似文献   

6.
谈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胡乡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劳动关系法律化,劳动权内容的不断丰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劳动关系越来越复杂,劳动争议案件呈上升趋势,而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是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关键,是切实保护劳动争议双...  相似文献   

7.
劳动争议案件主要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而发生争议的案件。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我国目前依据民事诉讼法,而没有专门的劳动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也没有专门的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程序的司法解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两年多的情况看,劳动争议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劳动争议案件有别于刑事和民事案件,自成体系,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在审判实践中完全适用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已不适应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的需要,这已成为劳动诉讼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程序中的几个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8.
劳动争议不同于一般民事纠纷,劳动者或其代表在与雇用者的交易对价中不只是交易的成功与失败问题,而是与其雇用者的定向争执。争议处理的程序是一个有机系统。劳动争议分个人争议与集体争议、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法律争议和事实争议)。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意识到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的不同,并有相应的程序规定,但总体来讲,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仍是混沌的,突出地表现在仲裁与诉讼程序的关系上。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劳动争议及其相关程序,并对最高人民法院所作司法解释进行评析,以期劳动争议当事人权利救济程序的顺畅。  相似文献   

9.
刘晓荣 《政府法制》2009,(21):54-5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也明显提高,但劳动争议逐年增多,处理难度明显增大。同时,劳动争议处理周期过长,导致企业办案人员明显不足,一些劳动争议案件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极易引发事端,有些集体劳动争议事件处理不好,还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积极有效预防和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切实维护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稳定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劳动争议处理的若干实体依据析王全兴劳动争议即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关于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争议。本文中的劳动争议不包括集体劳动争议。按劳动法的要求,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是依据劳动标准、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企业劳动规则等具体确定的。因而,明确这些依据同劳动...  相似文献   

11.
《法庭内外》2008,(11):56-56
随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先后颁布实施,我周劳动法律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应对这种新变化,更好地开展劳动争议案件审判工作,北京市丰台区法院集中对今年1月至8月的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了调研,发现当前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叶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现状的描述,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立法可以在对劳动争议进行个别争议和集体争议区分的基础上,分别规定不同的劳动争议解决程序,对集体争议采取“协商、调解、仲裁”制,对个别争议采取嘲解自愿,只审不裁”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并提出具体操作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恒 《法制与社会》2010,(7):114-115
关于劳动争议的审判模式,学界主要有兼审非独立型、独立型、特别专审非独立型、普通专审非独立型四种学说。我国应当采用普通专审非独立性的模式,设立劳动法庭,由劳动法庭法官根据劳动争议特别诉讼程序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这适应了劳动争议审判模式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劳动争议的及时、公正解决,有利于优化法院内部机构设置,减轻民事庭负担。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是我国劳动争议集中爆发的一年。从北京市的统计情况看,1~9月,该市劳动争议部门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2954件,同比增长103.8%;同期,该市各法院共受理一审劳动争议案件12140件,同比上升89.7%。由于我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可能进一步扩大,因此,2009年,我国劳动争议会在2008年基础上,出现一些新特点。因此,及时对全国劳动争议趋势进行一个较为客观、  相似文献   

15.
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程序探究广州市中级法院民庭近几年来,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越来越多,申请仲裁和不服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也随之增加。一、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劳动争议由来已久、涉及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作为后起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处理劳资纠纷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原有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目前,国内重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呼声渐高,而澳大利亚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确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一、澳大利亚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述评 澳大利亚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其司法系统分为联邦和州两套,相应地,劳动争议解决机构也分为联邦系统和州系统。长期以来,澳大利亚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机制。(一 )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机构 澳大利亚设…  相似文献   

17.
劳动争议案件是民事案件中一个事关社会稳定的重要案件,确定正确的举证责任分担原则对于审理好劳动争议案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劳动争议案件的特殊性,并结合我国规范劳动争议案件的主要法律、法规来阐述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个案评析,提出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前置程序有违法理,增耗社会有限资源,增加了劳动者通过公力救济的成本,劳动争议处理前置程序是劳动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应当废止,完全按民事诉讼程序处理劳动争议,是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利益和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劳动争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不协调的表现形式。近年来,受企业产权形式多元化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劳动争议案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据《自治区2001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显示,2001年,全区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639件,比2000年上升了67.1%。及时、公正、合理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用人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对促进社会稳定,保障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维权直达车     
严爱华 《检察风云》2011,(22):52-53
自《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颁布实施后,各地劳动争议案件急剧上升,呈井喷的态势。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群体陛、突发性、疑难复杂性的劳动争议纠纷,一旦处理不及时,就会导致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