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义利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义利观龚育之义利观问题,就是道德建设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追求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准则的关系,是当前人们感到很多困惑的一个实践和理论问题,也是这次决议着重...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义利观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义利观。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既给义利观教育提供了机遇 ,同时也提出了挑战。义利观教育是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内容 ;加强义利观教育还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实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一致和最大化是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根本取向。社会主义义利观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走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人们的义利观经过摩擦、激荡,必将出现重构的局面。市场机制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为“义”、“利”统一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以个人利益作为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义利观也必然以承认合理的个人利益作为自己的基础。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是在更高基础上的义利统一观。这种义利观是对旧义利观的“扬弃”,既重“利”又重“义”。它对正当个人利益予以最大限度的承认,营造最大限度抵制和排除非正当个人利益的机制,也使体现多数人利益的“义”得到最大的限度的宏扬。它既重视个人利益,也重…  相似文献   

5.
“重利轻义”和过分的“重义轻利”都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是“义利统一”的正确义利观,这是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当代我国经济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坚持“义利统一”必须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人民利益的统一,必须坚持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必须坚持求利目的与求利手段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内涵的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系统总结和精辟概括。其基本内涵包括正确的国家观和人民观、科学观和劳动观、人际观、义利观、法纪观和生活观。  相似文献   

7.
黄亮宜同志撰著的、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主义义利观--面向21世纪的价值选择>一书,是目前对社会主义义利观问题论述最为完整的学术专著,是国内关于社会主义义利观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本书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迫切问题(上)赵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科学概念,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它同"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传统义利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历史上产生了巨大而久远的影响.在今天,它虽具有巨大的历史魅力,但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制了个性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当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本文立足现实,从依法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利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途径和措施三个方面,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义利统一"之路--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而且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中,“为人民服务”是一个核心概念,离开这个核心概念,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无从谈起。因此,“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必然会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其它内容或是以此为基础,或是它的具体化,从而构成了一个内在统一的体系。  相似文献   

11.
黄亮宜 《理论前沿》2004,(11):20-22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表明了义利统一的整体取向。坚持这种科学义利观所体现的导向作用,有助于保证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国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议的理论与实践于淼人的认识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上升,而是螺旋式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理论与实践问题,也和其他领域一样,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中"文化大众性"思想指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动力、目的和宗旨等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期,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中"文化大众性"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迫切问题(下)赵曜四、在文化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弘扬主旋律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模式,文化生活越来越大众化、多样化。在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相似文献   

15.
刘新仲 《工会论坛》2004,10(3):104-104,109
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是后世儒家在综合了先秦、儒、墨、道、法四大流派义利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核心思想是义利并举、贵义兴利、以义为上和以义制利。为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们应当对中国传统义利观进行科学批判 ,继承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不仅在促进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而且在今天仍然没有过时,继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具有极强的当代价值功能。中国共产党只有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永远镌刻在党的旗帜上,始终心系人民、服务人民,才能走出"历史周期律"的怪圈。  相似文献   

17.
王安石的以义理财和义利统一的义利观为他的变法改革做了理论准备,他赋予传统的义利观以新的内涵。使其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也是理学家们反对王安石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他的义利观是时代的产物,也就具有那个时代的特色,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入世色彩。义利观归根结底是社会各阶级之力量对比及经济利益在道德领域的反应。中国古代没有形成独立的个人利益主体,也没有形成近代功利主义追求个人利益、个人幸福的义利观,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深度剖析王安石义利观的思想内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利观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需要道德进行协调,市场经济的发展凸现道德价值。道德建设引导和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学院在本期主体班中创新实施了"三三制"教学模式,得到新华社总社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改革创新,更好地在全省统一战线成员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院结合第34期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进修班结业式,举办"三三制"教学实践暨学习总结汇报会。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既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和线索,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在用了一个多世纪才演完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悲壮的第一乐章后,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中国人民掀开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新篇章。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中国自己的路,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