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罗一民 《群众》2006,(4):19-20,3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的新任务,是新的探索和建设过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去年以来,我们南通就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最关心、最盼望、最想解决的问题组织了多方面的调研,在充分吃透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精神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启动实施了“民富、村美、风气好”的新农村建设。展望南通“十一五”发展的宏伟蓝图,“民富、村美、风气好”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则是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的两条基本原则。正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国家文化资源已经润物无声地进入了治国理政新实践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3.
胡坚 《今日浙江》2011,(11):86-87
解放思想,一个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一个常讲常新的课题,又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站在“十二五”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任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唯有以思想的大解放方能引领浙江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沈瑞卿 《群众》2006,(11):26-27,33
近年来,我们武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持续多年名列前茅。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将以发展内涵的“更加好”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以发展速度的“继续快”为实现率先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干部队伍的“努力强”为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努力使武进的发展继续在常州发展大局中挑大梁、在江苏“两个率先”中当先行、在全国县区竞争中占前位。具体是要重点推进“五个打造”,再谱武进发展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5.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要进一步抢抓历史机遇。党的十八大为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确立了新的起点,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创造了新的机遇,为构筑“精神高地”、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给我们党提出新的要求,也给党的先进性赋予新的内涵。”这为各级党组织适应新形势、探索新实践,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闸北区委坚持以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党建工作重点,立足区域实际,探索建立了党员责任区制度。去年在原有党员责任区工作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形成了党员责任区“十、百、千、万”工作制度,并经八届区委六次全会通过。  相似文献   

7.
季明 《长江论坛》2005,(1):10-14
遵义会议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从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到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再到胡锦涛强调“求真务实”,清晰地反映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和实践中对思想路线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展示了我们党不懈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也标志着党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世纪新阶段要自觉坚持和贯彻好遵义会议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就必须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向征 《桂海论丛》2008,24(3):20-21
纵观20世纪我国历史发展不难发现,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转折关头,都会出现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给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更是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带来了全新的转机。在新的时期,我们应当把“发展”作为解放思想的着力点.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张增祥 《前进》2010,(11):40-42
一 省委书记袁纯清在“7·29”讲话中强调,要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实现山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并进一步指出积极性和创造力是最大的生产力,我们既要“有中生有”,用资源换资本、换技术、换市场、换项目;又要“无中生有”,用胆气和才智把握大势,用发散思维激活要素,在创意中开创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认识有许多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们在实践层面的许多失误。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并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中共十六大报告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江泽民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我们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使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张连水 《山西政报》2010,(16):34-35
加快推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是我省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鲜明主题。省委书记袁纯清在7月29日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明确指出,“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在中部崛起和全国竟相发展格局中再造一个新山西。”王君省长在会上也指出,“加快转型发展、实现跨越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是全省人民对我们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12.
自江泽民总书记1998年5月提出“小城镇、大战略”以来,全国各地农村的确正在涌动着一股新的发展热潮。各地制定的“十五”规划中,纷纷将小城镇发展作为突出的重点。然而,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地位与意义的认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必须深刻理解“小城镇、大战略”的涵义,绝不能将“小城镇、大战略”简单理解为发展小城镇是战略重点,或者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唯一”大战略的代名词。众昕周知,中国的小城镇一直在发展,而被作为大战略则是第一次提出来。  相似文献   

13.
邵林 《群众》2008,(5):29-32
“继续当好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对江苏提出的新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江苏要当好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增创科学发展的新优势,必须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上始终走在前面。省委书记梁保华告诫江苏各级干部“思想上永不自满、永不僵化,发展上永不懈怠、永不停滞。”他指出,“江苏的干部不能做刻舟求剑的‘楚人’,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创新发展。”“江苏的富裕只能算是小富,我们决不能小富即满,小富即安,决不能夜郎自大,要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找出差距,找准自己的方位,在发展上确立更高的定位、有更高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邱小凡 《群众》2008,(7):64-65
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只有继续高举解放思想的旗帜,继续保持敢为人先的锐气,继续弘扬“三创”精神.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我们玄武区发展的新局面,推动我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基础 ,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提出新的科学依据、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提出新的任务 ;使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特征等思想在新的实践中获得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任务 ,为我们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 ;为我们推进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6.
李茂川 《群众》2011,(3):46-46
转型升级是“十二五”发展的主旋律。去年,丹阳被列为全省创新型城市试点,站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上,我们将在新的区域发展格局中立足自身特点,积极打造充满现代活力的创新之城。  相似文献   

17.
全区上半年工作会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全面分析了我区的发展形势,明确了我区“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战略目标,提出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环节、重大任务和总体要求,对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总揽全局,体现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总结过去与规划未来的统一,立足区情与面向全国、  相似文献   

18.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43-44
答:十八大强调,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为我们指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抓手。  相似文献   

19.
温浙兴  吕斌 《江西政报》2006,(10):46-47
近年来,九江县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断完善发展思路,从县十二次党代会“服务开放,工业兴县”总体思路和“财政收入三年翻一番,五年过两亿”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到“服务开放,工业物流兴县,产业劳务富民”的总体思路的形成,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5年,策应九江市委、市政府“3+1”发展战略,我们又确立了符合县情的“3+1”发展战略,即推进大工业、农业大产业、大物流和城市大建设,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05,(1):1-1
金鸡啼晓,迎春花开,我们迎来新的一年。2005年将成为我国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在甲申岁末召开的全国妇联九届二次执委会上,开启了乙酉的“能力建设年”,号召各级妇联组织为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妇女发展和夯实党的群众基础的双重需要,把自身的能力建设提到新的高度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