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作化 《党建》2009,(7):58-59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历经一年多苦战,未能打破敌人的第5次“围剿”,被迫走上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决定红军长征的因素固然很多,鲜为人知的是,有一份绝密情报,及时促使党的临时中央做出战略大转移的决策。  相似文献   

2.
1934年10月,由于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历经一年多苦战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大“围剿”,被迫走上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决定红军长征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一份神秘而十万火急的绝密情报,也促使党的临时中央作出实行战略大转移的决策,它使中央红军及时摆脱了险境,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鲜为人知的一笔。极为险恶的军事态势1933年秋,发动“剿共”战争连遭失败的蒋介石成立南昌行营,从各地调集了100万大军和200架飞机,自任总司令亲自坐镇指挥,对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大“围剿”。其中直接用于中央苏区的兵力…  相似文献   

3.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历经一年多苦战,未能打破敌人的第5次"围剿",被迫走上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决定红军长征的因素固然很多,鲜为人知的是,有一份绝密情报,促使党的临时中央及时做出战略大转移的决策。"铁桶计划"1934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庐山秘密召开军事会议,在第5次"围剿"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兵力部署,并在他的德国顾问汉斯·冯·塞克特将军的策划下,制订了一个彻底"剿灭"中央红军的"铁桶计划"。该计划准备集结150万大军、270架飞机和200门大炮,"分进合击""铁壁合围":以瑞金为目标,各  相似文献   

4.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历经一年多苦战,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被迫走上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决定红军长征的因素固然很多,鲜为人知的是,有一份绝密情报及时促使党的临时中央做出战略大转移的决策.  相似文献   

5.
1934年秋,由于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形势已经变得十分严峻。就在蒋介石决定最后剿灭红军的危急时刻,一份神秘而十万火急的绝密情报送到了瑞金,促使党的临时中央迅速作出了战略大转移的决策,使中央红军及时摆脱险境,走上了举世闻名  相似文献   

6.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历经一年多苦战,未能打破敌人的第5次“围剿”,被迫走上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决定红军长征的因素固然很多,鲜为人知的是,有一份绝密情报,及时促使党的临时中央做出战略大转移的决策。  相似文献   

7.
1934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部署第五次“围剿”红军的计划。会议结束的当晚,全套材料就落到了共产党人手里,并很快送到周恩来手中。中央军委马上采取反“围剿”的措施,实行战略转移,使10万红军及时脱离险境。绝密情报中的“铁桶计划” 国民党庐山军事会议,制订了一个名曰“铁桶计划”的战略方案,确定以瑞金为最终目标,150万兵力在指定时间、指定地域,从四面八方向前推进,形成半径距离瑞金150公里的包围圈。然后,各部队每天向前推进5公里。每推进5公里,后续部队拉上  相似文献   

8.
1935年3月,毛泽东指挥长征中的中央红军进行了一次精彩的"斩首行动",那就是直扑蒋介石坐镇指挥的贵阳。蒋介石"御驾亲征"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进入贵州。蒋介石对此大感意外,因为在探讨红军前进方向时,他的一位高级幕僚曾经提醒说,红军未必直奔湘西,完全有可能进入贵州,应及早对策以防万一。但对这个建议蒋介石不屑一顾,认为红军绝不会走当年石达开的老路,只有到湘西与贺龙会合才是出路。因此他对红军突然转向入黔又气又喜。气的是,他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湘西布下的大口袋算是白费了,还让他在幕僚面前多少有点下不了台;喜的是,红军竟然走上了当年石达开的老路,那就难逃石达开的命运了。  相似文献   

9.
红军在长征前曾举行过两次阅兵.现在看来,当时的阅兵条件虽然简陋,形式也简单,但却意义非凡.1933年6月30日,项英以中革军委代理主席的名义发布命令,确定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之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举行第四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将每年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决定.从此,八一就成为当年红军和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相似文献   

10.
对于红军的长征,以往的研究大多着重于红军将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而对于蒋介石如何调集各省军阀势力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以及红军如何巧妙利用敌人的矛盾突破敌人的围堵,胜利地完成长征任务却着笔不多。事实上,红军所以能够完成世界军事史上这一罕见的壮举,除了长征途中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和广大指战员的英勇斗争以外,我党实行统一战线、利用国民党阵营内部矛盾制造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军事态势,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湘潮》1985,(7)
瑞金中央红军机关所在地,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正商讨着红军长征的事宜,忽然接到广东军阀陈济棠派其高级参谋送来的一封亲笔信。周恩来拆信一阅,原来陈济棠担心蒋介石打败了红军后,就会从福建方向来抄他  相似文献   

12.
杨必军  甘荔 《世纪风采》2007,(11):32-3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是震古铄今的人类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当年,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长征途经湖南怀化的通道境内时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当时因情况紧急,此次会议的召开又是在行军路上进行,  相似文献   

13.
1934年10月,毛泽东被确诊为恶性疟疾,他在床上昏沉沉躺了整整8天。病中的毛泽东挣扎着给博古写了一封信,建议中央红军转移到外线作战。当调动敌人远离苏区之后,再返回中央苏区所在的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由于信件涉及了极端的军事机密,毛泽东派警卫员送信的时候要求带上火柴和汽油,以便在发现敌情的时候立即将信烧掉。  相似文献   

14.
《支部生活》2011,(8):52-52
1934年10月,毛泽东被确诊为恶性疟疾,他在床上昏沉沉躺了整整8天。病中的毛泽东挣扎着给博古写了一封信,建议中央红军转移到外线作战。当调动敌人远离苏区之后,再返回中央苏区所在的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由于信件涉及了极端的军事机密,毛泽东派警卫员送信的时候要求带上火柴和汽油,以便在发现敌情的时候立即将信烧掉。  相似文献   

15.
张文成 《世纪桥》2012,(13):22+64-22,64
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关键时刻拯救了中国革命,在这次重大战略转移之前红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筹备工作。本文从间接筹备和直接筹备两个层次尤其侧重在思想、组织、人员、物资、军事等方面对红军长征的筹备工作加以概述,从而揭示出这些战略筹备工作对红军长征的最终胜利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导语:1934年秋,由于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形势已经变得十分严峻。危急时刻,一份绝密情报送到了江西瑞金。这份情报促使党的临时中央迅速作出战略大转移的决策,使中央红军及时摆脱险境,走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之路。这份关乎大局、挽救了红军的绝密情报究竟写了什么,又是谁在危急时刻将情报送到苏区?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6,(12)
正邵阳,是红军长征重要经过地,先后有红六军团、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三大红军主力长征途经邵阳。红军长征一共三过邵阳,经过隆回、洞口、绥宁等多个县市,历时近30天,行程数千里。第一次是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过邵阳。1934年9月,党中央命令红六军团作为长征探路先锋,先行突围西征,与湘西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  相似文献   

18.
红军长征中的八次会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红军主力长征共有五支部队:湘赣苏区的红六军团、中央苏区的中央红军、鄂豫皖苏区的红二十五军、川陕苏区的红四方面军和湘鄂川黔苏区的红二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60年前的10月9日和22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这就是广为人知的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实际上,在三大主力会师前,红军长征的各部队还有七次中小规模的会师。  相似文献   

19.
懋功会师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雾都(今于都)等地出发进行长征。长征初期,由于“左”倾冒险主义者实行逃跑主义,红军虽然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转到湘江以西地区,却受到了很大损失。这时,敌人重兵正向湖南西部武岗、城步地区集中,中央红军如仍按原计划北上,同进到湖南西部永顺、桑植、桃源地区的第二、第六军团会合,就有陷入敌之重围遭致覆灭的危险。在这紧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改变方向,争取主动,向敌军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按照毛泽东的这一正确主张,红军攻克黎平,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