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耑 《湘潮》2012,(1):50-56
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是辽沈战役最先出场的首发阵容,也是抢占台安、截断廖耀湘兵团退路的奇兵,更是攻锦作战中独攻半城牺牲最烈的英雄部队。可是长期以来,在许多回忆录和影视作品中,八纵往往是“负面教材”,经常作为戏剧冲突和吸引眼球的“佐料”。  相似文献   

2.
1948年10月26日至27日,我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后改为四十三军)在辽宁省黑山县的励家窝棚一带,经过两天一夜的浴血奋战,终于堵住了敌军东逃沈阳的退路。这是继攻克锦州后迫使长春敌人起义和投降后,我纵协同从锦州返回的我野战军主力在辽西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余人的大会战,也是我军战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大规模歼灭战。它是辽沈战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48年9月12日,伟大的辽沈战役开始了。我东北野战军  相似文献   

3.
1948年深秋,我东北野战军在围歼廖耀湘兵团的作战中,由于进军神速,打得敌军措手不及、晕头转向,出现了许多巧合。 国民党飞机“配合”解放军作战 一次,敌人一个营的兵力扼守着辽西地区的三家子村。我东北人民解放军某部三连正要向守敌发起攻击,突然飞来了两架国民党的野马式战斗机,慌乱中敌人也没有顾及调换对空联络板。敌机辨不明  相似文献   

4.
1948年9月,攻克锦州以北义县扫清锦州外围据点之后,我东北野战军主力把锦州城内的蒋军围得水泄不通。蒋介石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我军一旦攻克锦州,长春和沈阳之敌只有被歼的恶运。为解放锦州之危,他亲自跑到东北坐阵指挥,急调华北、山东战场7个师,加上锦西原有4个师,从10月10日向我塔山阵地猛攻,但始终未能突破我军阵地。廖耀湘第9兵团的11个师又3个骑兵旅,从沈阳增援锦州被阻击在黑山、大虎山地区。蒋介石见  相似文献   

5.
1948年10月23日至25日,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及临时配属兵力2万余人在黑山及大虎山以西至绕阳河一带英勇阻击国民党“西进兵团”10万余众,“血染黄沙、黑山变红”,使敌人未能前进一步,为打赢东北野战军辽西围歼战创造了有利条件。10月23日 10月15日至22日,敌“西进兵团”一直在彰武、  相似文献   

6.
<正>1948年10月23日至25日,我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以寡敌众,于辽宁黑山浴血奋战三个昼夜,使廖耀湘"西进兵团"无法寸进,保证了我各兄弟部队赶到指定地点,从四面八方将敌分割包围并彻底歼灭。近日,本文作者赶赴黑山,与黑山阻击战参战人员的后人长谈,记录下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炎炎夏日里的一个正午,阳光火星般泼来,似要点燃辽宁黑山一〇一高地。若不是前辈讲述,我很难想象,枝繁叶茂下曾藏伏着一场惨烈的战争。60多年  相似文献   

7.
1948年10月26至27日,我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在辽西黑山、大虎山以东地区,与敌廖耀湘兵团,经过了两昼夜的激战,其5个军12个师、10万余人大部被歼.28日晨,辽西战场大局已定,也还有些小的零星战斗.就在这时,我军野战指挥所正在转移,刘亚楼参谋长命令作战科长尹健带一个参谋、一个警卫班,乘一辆吉普车、一辆中卡,随部队进入沈阳,勘察并安排“前指”新的驻地.  相似文献   

8.
一张1948年11月4日的套红《辽宁日报》报纸,以“解放沈阳,全歼守敌”8个特大号字为竖排标题,以“东北解放战争大功告成,更加加速全国解放!”为通栏横排的口号式标题的新闻,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它登载了来自新华社沈阳前11月2日的急电.电文中说:“东北野战军今日完全攻克沈阳,东北全境已庆解放.我军于辽西打(大)虎山以东地区歼敌主力廖耀湘兵团后,即以急风骤雨之势,相继收复沈阳外围卫星据点新民、铁岭、抚顺、本溪、辽阳、鞍山、海城等处,追击并截断企图由沈阳南逃之敌,我先头部队则于十月二十九日,攻克沈阳东北之东陵及北陵飞机场,随后主力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中后期,蒋介石为同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先后组成了20多个重兵集团。其中,廖耀湘兵团、邱清泉兵团和黄维兵团,全部美式装备,实力较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有五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号称“五大主力”,即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十八军(整编十一师)、七十四军(整编七十四师)。其中,新一军、新六军编入廖耀湘兵团,第五军和第七十四军编入邱清泉兵团,第十八军编入黄维兵团。在国共两军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这三大“王牌兵团”先后被投入东北和华东战场,并被蒋介石寄予厚望。然而,令蒋介石大失所望的是,在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中,这三大“…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又笑着说:“你穿过西装吗?会打领带吗?会用他们的刀叉吃饭吗?” 平津战役之后,肖华工作调动频繁。 1949年3月28日,按照中央军委1月25日关于各野战军番号改由序数排列的决定,东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与此同时,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分别改编为第一、第二和第三野战军——笔者注)。“四野”下辖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兵团。 肖华被任命为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司令员是程子华。  相似文献   

11.
正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发展,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多次整编,以形成较正规的大规模野战集团,集中优势兵力,彻底摧毁国民党的有生力量,共计有东北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野战军下辖若干兵团、军(初称纵队),还有少数独立师,各野战军兵力数十万,完全可以挑起在广大地区独立遂行战略战役任务的重任。其中,这些野战军部队先后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三  相似文献   

12.
倪良端 《世纪风采》2013,(10):23-26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渡长江时,国民党蒋介石精锐部队已被歼灭。可是,西北的马步芳、马鸿逵还有较强战斗力。毛泽东决定以第一野战军为主,华北野战军第十八、第十九兵团一起向西进军。第一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第十八、第十九兵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历经4个月歼灭了西北“二马”,青海、宁夏人民得以解放。  相似文献   

13.
1948年10月,“西进兵团”被围歼后,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只剩下散布在沈阳、营口等地的十几万人。所以,攻取“固若金汤”的沈阳城、解放国民党军在东北唯一可能溃逃的“水门”——营口,成为辽沈决战的收官之战。解放沈阳1948年10月28日,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在沈阳北郊歼灭了国民党东北第二守备总队的大部兵力。  相似文献   

14.
在我军胜利解放锦州、长春,并在辽西大举围歼廖耀湘兵团之际,盘距在沈阳的敌“东北剿总”及所属周福成兵团共10余万人,如同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妄图南窜营口,从海上逃往关内。他们的总司令蒋介石也急忙征调船只,准备接应。对于敌人这个图谋,我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早就估计到了。1948年10月18日、19  相似文献   

15.
李小怀 《党史纵横》2012,(11):31-35
震动了四十四军的调整方案 1949年平津战役结束后,根据中央军委统一整编命令,东北野战军整编为第四野战军,下辖4个兵团(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兵团),原七纵队司令邓华升任十五兵团司令,七纵改编为十五兵团四十四军,方强担任四十四军军长。随后,在南下进军时陆续进行了军、师领导班子调整,原七纵二十一师(后一三二师)师长李化民升为四十四军副军长,原七纵参谋长高体乾调往十五兵团四十八军任参谋长,原七纵主力师十九师(后一三零师)师长徐绍华接替李化民任一三二师师长。  相似文献   

16.
张志辉  许建新 《世纪桥》2008,(19):37-40
<正>林彪坚持首战长春,毛泽东则要求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1948年2月初,东北野战军节节胜利的捷报,传到了中央军委。毛泽东指挥各大战场的野战军向国民党军队反攻,他高瞻远瞩,在2月7日致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等密电中,提出了东北野战军下一步作战的构想:一是打抚顺、  相似文献   

17.
倪良端 《党史纵横》2014,(1):9-11,37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渡长江时,国民党部队主力精锐已基本被歼灭。但是,地处西北的马步芳、马鸿逵部还有较强的战斗力。在东北和中原地区的战事基本结束时,毛泽东决定以第一野战军为主,连同华北野战军第18、第19兵团迅速向西北进军,剿灭马步芳和马鸿逵的反动武装。时任第一野战军司令员的彭德怀受命于1949年6月挥师西指,集中主力与马步  相似文献   

18.
伍星 《党史博览》2010,(4):32-35
1948年9月10日.按照中央军委的战略决战计划.东北野战军主力开始大规模调动,兵锋直指锦州。9月下旬.东北国民党军与关内的联系被解放军彻底切断。蒋介石如梦方醒,亲飞北平、沈阳督战,穷于应付。为便于指挥,位于哈尔滨双城的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准备南下.同时决定东北野战军二局同行,以利工作。  相似文献   

19.
肖劲光,湖南长沙人。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四野第12兵团司令员,解放后任海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在南满根据地最困难的时候,肖劲光来到这里,这时候主动请缨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1946年底到1947年初,是共产党人在东北黑土地上最困难的时期。国民党军将我东北民主联军分割在松花江两岸,切断了南满与北满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在南满地区,我军仅控制长白山麓的临江、浑江、长白、抚松四个小县。这里人烟稀少,山高雪深,交通不便,作战没有多大回旋余地。中共南满…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兵团是我军兵团方阵中建制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才3个月,兵团部就奉命改建空军领导机关。更为特殊的是,这个兵团所属的3个军历经沧桑,竟都完整保留到现在。可谓天上地下,各建奇功。兵团组建194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发布《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对于野战军下辖兵团,给东北的次序是第12至17兵团。当时辽沈战役接近尾声,平津战役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