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48年10月23日至25日,我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以寡敌众,于辽宁黑山浴血奋战三个昼夜,使廖耀湘"西进兵团"无法寸进,保证了我各兄弟部队赶到指定地点,从四面八方将敌分割包围并彻底歼灭。近日,本文作者赶赴黑山,与黑山阻击战参战人员的后人长谈,记录下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炎炎夏日里的一个正午,阳光火星般泼来,似要点燃辽宁黑山一〇一高地。若不是前辈讲述,我很难想象,枝繁叶茂下曾藏伏着一场惨烈的战争。60多年  相似文献   

2.
1948年10月,“西进兵团”被围歼后,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只剩下散布在沈阳、营口等地的十几万人。所以,攻取“固若金汤”的沈阳城、解放国民党军在东北唯一可能溃逃的“水门”——营口,成为辽沈决战的收官之战。解放沈阳1948年10月28日,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在沈阳北郊歼灭了国民党东北第二守备总队的大部兵力。  相似文献   

3.
<正>1948年10月下旬,在东北野战军的强大攻势下,廖耀湘兵团进攻锦州不成、南撤营口受阻、退至沈阳无望,如一只无头苍蝇四处乱转、溃不成军。东北野战军则乘胜追击,向廖耀湘兵团各部纵深穿插、分割围歼,仅用40多个小时便全歼10万国民党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1948年10月26至27日,我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在辽西黑山、大虎山以东地区,与敌廖耀湘兵团,经过了两昼夜的激战,其5个军12个师、10万余人大部被歼.28日晨,辽西战场大局已定,也还有些小的零星战斗.就在这时,我军野战指挥所正在转移,刘亚楼参谋长命令作战科长尹健带一个参谋、一个警卫班,乘一辆吉普车、一辆中卡,随部队进入沈阳,勘察并安排“前指”新的驻地.  相似文献   

5.
正1998年11月12日,原辽宁省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顾问贺庆积少将在沈阳军区陆军总医院逝世,享年89岁。他的骨灰被送到黑山烈士陵园安葬,和长眠于此的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第二十八师的536名战友为伴。不远处的黑山阻击战的主战场101高地,矗立着一座纪念碑,碑上镌刻着当年任第二十八师师长贺庆积题写的碑名:"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一〇一高地纪念碑"。这座浸透101元素(高10.1米、正面造型为阿拉伯数字101)的纪念  相似文献   

6.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进行的淮海战役,经过66天激战,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以60万人战胜国民党军80万人,全歼国民党军第七、二、十二、十三、十六兵团等5大精锐兵团,被毛泽东称为“南线战略大决战”。  相似文献   

7.
1948年10月26日至27日,我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后改为四十三军)在辽宁省黑山县的励家窝棚一带,经过两天一夜的浴血奋战,终于堵住了敌军东逃沈阳的退路。这是继攻克锦州后迫使长春敌人起义和投降后,我纵协同从锦州返回的我野战军主力在辽西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余人的大会战,也是我军战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大规模歼灭战。它是辽沈战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48年9月12日,伟大的辽沈战役开始了。我东北野战军  相似文献   

8.
倪良端 《世纪风采》2013,(10):23-26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渡长江时,国民党蒋介石精锐部队已被歼灭。可是,西北的马步芳、马鸿逵还有较强战斗力。毛泽东决定以第一野战军为主,华北野战军第十八、第十九兵团一起向西进军。第一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第十八、第十九兵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历经4个月歼灭了西北“二马”,青海、宁夏人民得以解放。  相似文献   

9.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以解放军的彻底胜利而结束。傅作义深受震慑,平津的国民党军不断收缩兵力,准备随时从海上南逃或西窜。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主力提前结束休整,挥师入关,会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迅速完成了对北平、天津之敌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又笑着说:“你穿过西装吗?会打领带吗?会用他们的刀叉吃饭吗?” 平津战役之后,肖华工作调动频繁。 1949年3月28日,按照中央军委1月25日关于各野战军番号改由序数排列的决定,东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与此同时,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分别改编为第一、第二和第三野战军——笔者注)。“四野”下辖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兵团。 肖华被任命为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司令员是程子华。  相似文献   

11.
1948年1月上旬.中央军委、毛泽东根据全国战局以及西北战场形势.指示西北野战军转八外线作战,配合陈赓、谢富治兵团打击胡宗南部,粉粹其机动防御部署,策应刘伯承、邓小平野战军和陈毅、粟裕野战军开辟中原战场。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我协助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于2月22日分路向宜川攻击前进.以第三纵队、第六纵队(1947年10月11日组成)各一部,于24日突然包围宜川,以第一、第二、第四纵队(1947年9月21日组成)全部及第三、第六纵队各一部共8个旅的优势兵力,进至宜川西南瓦子街地区设伏,以求在运动中先歼援敌,尔后攻城。  相似文献   

12.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25日至28日,邓小平、陈毅、刘伯承等陆续到达南京。26日,宋任穷率金陵支队部分同志进人南京,协助刘伯承开始了对南京的接管与改造工作。同年10月,宋任穷离开南京,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  相似文献   

13.
1948年9月,攻克锦州以北义县扫清锦州外围据点之后,我东北野战军主力把锦州城内的蒋军围得水泄不通。蒋介石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我军一旦攻克锦州,长春和沈阳之敌只有被歼的恶运。为解放锦州之危,他亲自跑到东北坐阵指挥,急调华北、山东战场7个师,加上锦西原有4个师,从10月10日向我塔山阵地猛攻,但始终未能突破我军阵地。廖耀湘第9兵团的11个师又3个骑兵旅,从沈阳增援锦州被阻击在黑山、大虎山地区。蒋介石见  相似文献   

14.
1984年春,国民党政府军被迫转入“分区防御”。东北国民党军50万余人,困守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华北国民党军60万余人,重点扼守北平、天津、唐山、秦皇岛、张家口和归绥等战略要地。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为挽救战略上的危局,企图抽调华北兵力增援东北,并伺机撤退东北,确保华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为保证东北我军首先全歼东北境内之敌,打破国民党政府军战略收缩企图,高瞻远嘱,命令晋察冀野战军(后为华北军区野战军第2、3兵团)出击冀、热、察,绥(今河北中部、北部、东北部和内蒙古西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20兵团是解放战争后期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的三大兵团之一,因在1949年夏奉命解除进军大西北任务而留驻华北,布防渤海湾和卫戍京津,被誉为"首都兵团"。华北3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的前身是华北军区第3兵团。1948年7月23日,中央军委命令:华北军区组建西进兵团,以远征绥远,配合东北决战。该兵团由军区直属的北岳1纵和由2兵团抽调的2纵(欠第4旅)、6纵组成,  相似文献   

16.
1948年秋,东北野战军(以下简称为东野)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集中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路,于9月12日至10月15日进行了锦州攻坚战,仅用30余天的时间,取得了歼敌12万余人的重大胜利。我军攻占了锦州,完成了战略上的中间突破,孤立了两翼的傅作义集团和卫立煌集团,造成了对东北敌军“关门打狗”之势,为解放全东北奠定了基础。40多年后的今天,回顾、探讨、研究这段历史,对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吸取武装斗争的经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是淮海战役主战场之一。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人民解放军60万人,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到淮河的广阔区域内,对国民党军80万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歼灭战——淮海战役,而其中的双堆集歼灭战则是国共双方进行的一场决定命运的大战。我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及地方武装经过23个昼夜的浴血奋战,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精锐部队黄维兵团,生俘兵团司令黄维、副  相似文献   

18.
1948年冬,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展开。华北“剿共”总司令傅作义的60万军队分布在东起北宁线滦县,西至平绥(京张)线柴沟堡,约60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11月底,我华北野战军杨成武三兵团包围张家口,傅作义派他的王牌、全部美式机械化部队三十五军2万余人去增援。不久,他得知我东北野战军进关,先头部队已达延庆地区,又下令三十五军速返北平。  相似文献   

19.
1948年,是国共双方开始进入战略决战的一年。 华北野战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先后发起了配合东北野战军“关门打狗”的察南绥东、热西冀东、绥远察哈尔战役,展开了一幕“牵牛鼻子”的壮歌序曲。腰斩北宁、平绥、平古、平保铁路,歼敌9万之众,解放县城30余座。割断了华北、东北敌人陆上联系,有力地配合了辽沈战役的顺利实施,并为平津战役作了准备。  相似文献   

20.
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为了保证我军主力夺取锦州,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一纵队等部在塔山这个锦西的小山村顽强阻击国民党军11个师10万余人的进攻,历时六天六夜,歼敌6000余人,取得了塔山阻击战的胜利。10月10日 10月10日拂晓,国民党军暂编第六十二师、第八师、第一五一师、第一五七师等4个师一起向东起打渔山岛、西至白台山的塔山一线阵地发起进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