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大兵  杨正喜 《探索》2002,1(1):21-24
在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以至后工业化社会的转变中,西方现代化理论作了思想上的指导。由于时代的变迁以及该理论本身存在的意识形态的西方中心论、理论架构的主观臆想和发展实践中的指导无力等种种炔陷而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责难。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时代特点,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理论,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理论。  相似文献   

2.
当代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演进西方“现代化”理论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是西方社会现代化运动的理论依据。本世纪下半叶,非西方国家追求现代化的历史实践冲击了西方正统的“现代化”理论及其方法论。进入90年代,该理论更是受到各方学者的广泛质疑与批判。世界历史上的...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派系斗争是国民党的一个重要政治特征。国民党派系斗争的成因有很多,其中不注重自身建设则是主要的。具体而言,国民党在领导制度建设、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都存在许多缺陷。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观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的总体认知,反映出人们对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及其发展状态的系统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这一理论概念。通过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有助于更好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反映了中国独特的世界观有人曾经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就是用西方文明代替中华文明的过程,因为前者比后者更“先进”,更“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从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性看西方传统发展观的偏颇汪青松现代化是一种世界性现象,按照各国现代化启动与推进的时序差异,可以将其分为早发式与后发式两大类型。酉方传统的发展观曾以西方早发式现代化为摹本提出种种后发式现代化的理论和方案,但在实践中屡屡受挫。唯有...  相似文献   

6.
东方社会主义理论与西方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两大构想。认真学习和研究东、西方理论,对于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东、西方理论的内容及特点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如果从 16世纪初莫尔的《乌托邦》一书发表算起,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贯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两个必然”,正如《共产党宣言》指出的:“资产阶级的死亡和无产阶级的胜…  相似文献   

7.
吴晨晨  许媛 《世纪桥》2008,(8):25-26
现代化是众多发展中国家挥之不去的诉求,但随着现代化理论兜售的西方化论调以及搭乘资本的快车侵入各发展中国家文化版图的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却着实破坏了它们本土文化的生存状态,对其文化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要求每个发展中国家都给出答案的同时,现代化是否就是西方化的问题也将各国的文化安全推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对现代化与西方化问题最好的回答,也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8.
按照各国启动现代化的时序,可大致分为早发式与后发式现代化两大类。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大抵是以他们早发的现代化为模式,提出种种后发式现代化的方案;但在实际演进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邓小平是从世界高度展望,认真构思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总设计师,他也是第一个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世界性现代化浪潮联系起来的伟人。基于对当代中国和世界大局的透彻理解,邓小平洞悉后发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问题,并给予了创造性的解决。在西方现代化理论看来,早发现代化是时势使然自发进行的;而后发式的现代化则是由于外部生存环境逼迫所…  相似文献   

9.
沈荣华、傅永忠在《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撰文认为,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近代以来追求现代化历程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比较研究的科学概括。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追求现代化的历史,中国现代化历程艰巨复杂。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大多没有跳出西方理论的范式,而直到八、九十年代,中国学者才冷静地关注现代化的全球化和本  相似文献   

10.
李鹏飞 《党课》2007,(10):49-49
目前,在少数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族化,派系化现象。家族化,即多数党员同属一个姓氏、家族,或者多数党员之间存在血缘关系;派系化,即由于居住环境、利益纠葛等形成几个派系,而多数党员仅属于其中一个派系。家族化、派系化现象,严重影响农村的稳定、和谐和发展。是新农村建设路上的拦路虎,危害甚多,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在浙江省C市的多元派系村庄中,在派系间的相互竞争中孕育了民主协商的机制。派系间的博弈过程有助于协商理念的确立;派系博弈引发村级治理协商制度的创新;多元派系间的博弈和协商,有利于利益的均衡分配。但就现实存在的派系协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协商民主的理想类型。村庄派系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协商民主的平等主体;派系主体的理性、宽容的精神有待于进一步形成。村庄公共利益的产生和认同将是一个艰难的进程。派系的目标并不在于实现理性驱动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周鑫 《唯实》2011,(3):25-28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环境思潮,具有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未来课题。考察这一理论并分析其局限性,对其进行反思和超越,可以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现代化概念起源于西方工业革命,最初是用来描述工业发展的规模和程度,后用来描述西方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由于现代化决定着各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走向,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形势,所以越来越为各国执政党所重视。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开始关注近代化和现代化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蓬勃兴起,党对现代化问题的思考开始由理论走向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早期的现代化理论主要是在总结西方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对非西方国家的发展问题研究明显不够深入。中国为摸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理论及道路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艰苦奋斗,走着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明显不同的现代化之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实现了从世界现代化潮流中的“后发式现代化”到“早发式现代化”的转变,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得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及道路中蕴藏的丰富经验,从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新思路、新方案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唐纯良教授主编、十多位学者撰稿的(中共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关系史)(以下简称(关系史),199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系统研究的一部专著。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是中国近代特殊历史条件下衍化出来的情况复杂、派系众多的军事政治集团.中共与这些派系的关系史是国共两党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研究这些派系与中共的关系,可以使我们加深对中共领导的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理解;加深对中共制定的统一战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理解;加深对各地方实力派在我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所起作用的正确理…  相似文献   

16.
关于吉林省以城市发展为发展战略中心的构想邴正第1,城市发展程度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德国现代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指出:“人类所有的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世界史就是人类的城市史”(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4章,第106页).现代化理论的奠基人法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其内在的逻辑意蕴,是坚持“两个结合”的过程中孕育而来的。从理论层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建构离不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做指引,其在世界观与方法论上和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一脉相传;从文化层面看,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迪,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基因同根相连;从实践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范畴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基因的创新发展,并从五个方面开创了超越西方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采用什么样的现代化理论才能最快最有效地达成中国的现代化目标,实现民族复兴。围绕这一问题的解决,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社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实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为核心,以西化为基本路径;第二阶段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核心,以俄化为基本路径;第三阶段以中国特色现代化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基本路径。以现代化为核心、以西方现代化理论为逻辑中介、以中国具体国情为出发点的"现代化—中国化"逻辑结构的生成、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展开编织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历史图像。  相似文献   

19.
重新梳理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是解释中国道路、建构中国自身普遍性的必要性工作。它是后现代的现代性,是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研究,也是一种基于整体主义的后西方式现代化研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研究需要从历史中发掘思想资源,从近代寻找现代化运动的动力,在当代总结中国的现代性。中国现代化运动能够走出中国独特的道路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原因,既有传统文化的贡献,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又参考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中国的现代化运动贡献了与欧洲不同的现代性的思想,重新诠释了现代化理论,开拓了新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周月  张晓君 《世纪桥》2024,(2):112-114
现代化长期以来被等同于西方化、资本主义化、工业化。然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实践证明,现代化并不存在某种固定不变的模式,更不能等同于西方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历百年探索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道路,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理论超越、逻辑超越、模式超越,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基石,能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