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导报》2012,(13):44-44
86岁的查德基先生是花垣县的一位语文和美术教师,也是本刊的一位忠实读者。5月中旬,他给本刊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他的一篇文章和几幅画作。现将他来信(部分)的复印件、来稿和一幅画作刊登出来,与广大读者分享,并以此表达我们对查老先生的真挚谢意和由衷敬意。  相似文献   

2.
正画的是人生本来的样子某天早上8点,老树在微博里发了自己画的一幅画,是一盆开得正劲、色彩绚烂的菊花,配诗:"人到会心处,何必曾相识。秋雨落一夜,菊花开几枝。"稍后,又更新了一条朋友圈:"每天清晨起来,感觉还是那样。一天一天一天,活着哪有方向?"配了一张长衫男子俯在江边桥上,凭栏望远山的画作。老树被人们熟知喜爱,正是源于这样的画作。自从2011年7月25日他第一次在微博上发自己的画开始,至今已经有3000多幅,这些画作再通过微信朋友圈的传播,更是把老树推向公众。他的画作很有辨识度,古体画与打油诗搭配,人物基本都是一个戴着礼帽、身着长  相似文献   

3.
画家的诞生     
正法国有个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14岁时已小有成就。父亲带他去见好友毕加索,想让大师收他为徒。毕加索看了他的作品后,拒绝了。毕加索说:"如果您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而不是毕加索第二,您就把他领回去让他自己去创作,他很有前途。"大约40年后,当年那个孩子的一幅画作第一次进入苏富比拍卖行就拍到了160万英镑,他成了有名的视幻艺术派的鼻祖。另一位画家出自中国,他也从小喜欢画画,少有所成。他  相似文献   

4.
2004年,张晓刚的一幅《血缘》以97.72万美元成交,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第一件"百万宝贝":后来,《大家庭》系列中的一幅作品在苏富比拍到了78万美元;很快,他的画作《天安门》在经过一番激烈竞投后,被一位神秘买家以1800万港元拿下;2010年,《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又以5218万港元成交,再次刷新了中国当代画家个人作品拍卖成交的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5.
龚道育 《湘潮》2018,(2):40-42
"驱散世纪的烟云,拂去历史的尘埃;显露画作的本色,凸现赤子的真迹。"2017年仲夏的一天,我们一行三人在华中师范大学一位教授的客厅里,一起欣赏那一幅幅美不胜收的油画、国画、写生、素描作品……看美髯,疑为齐白石,不是齐白石,那美髯寄托着一位孝男对慈母的无边思念。  相似文献   

6.
正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画家巴勃罗·毕加索逝世。今年,是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逝世45周年的纪念日。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其画作的创造性与影响力不言而喻。据统计,他一生创作的作品总计近3.7万件。即使你不全然了解毕加索的艺术形式,想必也熟悉他的几幅代表作品:《格尔尼卡》《和平鸽》与《亚威农少女》。在后人看来,毕加索的盛名也与一位同  相似文献   

7.
最近澳大利亚发生了一件让世人啧啧称奇的“小事”,故事的戏剧性如同小说。贾米森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一家著名画廊的负责人。去年10月的一天,他收到了一封奇怪的快递,快递里面是十几幅抽象派画作和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件,信上说:“尊敬的贾米森先生,我的祖父临终前说他有一部份美国乡村画家安德烈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1977年,郭老仙逝半年之前。一天,他的老友、著名古典戏剧画家关良拿来一幅《鲁智深醉打山门》的画作,请郭老题诗。郭老抱病为此画题诗一首:  相似文献   

9.
齐白石争画     
建国初,齐白石精心作了两方印章,用宣纸包好后托人送给毛主席。毛主席很高兴,特意在中南海设宴答谢齐白石,并邀请郭沫若作陪。 席间,毛泽东为齐白石敬酒,感谢他送的印章和画作。齐白石一愣,说:“我什么时候为主席作画呀?”毛泽东笑吟吟地拿出一幅金绫装裱的纵幅国画,上面画着一棵郁郁葱葱的李子树,树上落着一群毛绒绒的小鸟,树下则站着一头憨厚的老牛,老牛正侧着脑袋望着小鸟出神。  相似文献   

10.
徐悲鸿画牛     
项开来 《党建文汇》2007,(10):44-44
1942年春天,徐悲鸿由缅甸经云南腾冲、保山到大理,沿途义卖画作,筹集抗日经费。他在大理停留月余,举行了一次义卖,共卖出50多幅画,收入两万多银元。随后,他将全部所得通过“富滇银行”汇往总部设在昆明的“云南省各界抗敌后援会。”  相似文献   

11.
何必等举报?     
近看一幅漫画:一位县官模样的人在“有报必办”的案前,正襟危坐,忽见前面一只“违法犯罪”的老虎。张着血盆大口,向一人猛扑过来,县官却无动于衷。为什么不率人严惩“老虎”,虎口夺人?原来没有人向他举报,他在耐心地“就等举报”。看后,令人忍俊不禁。 然而生活中这种“就等举报”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某县一位局长,月工资只有二、三百元,可抽高档烟、喝名牌酒,并花数十万元为自己建起了小洋楼,群众对此议论纷纷,有关部门却说:我们也想查个究竟,就是没人举报!  相似文献   

12.
正1949年9月初,周令钊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为天安门城楼画一幅毛泽东像。他选取的参考图像是毛泽东在北平和谈时的照片:毛泽东头戴八角帽,领口敞开,面带胜利的微笑,背景鲜红。那些天,周令钊夫妇每天天刚亮就带着一天的干粮登上城楼,一直画到天黑。9月30日,画作完成,北京市市长聂荣臻特地来看,评价道:"像!非常  相似文献   

13.
正炎炎夏日在6月如期而至,走进四川省文化馆一间文物收藏室,"吱嘎"一声,老旧地板发出的响动,让原本安静无声的房间显得更加寂静,空气中弥漫着尘封多年的"老旧"气味。蹑手蹑脚走进里屋,正中一张大桌,让房间显得偌大而空荡,桌后两位戴着厚厚口罩的工作人员,正伏案仔细查看着、丈量着、记录着,当他们将桌上物件轻轻提起,一幅幅价值连城的画作墨宝呈现眼前。省文化馆里发生的这一幕,也正在全省和全国许多不同的单位"同步上演"着。2016年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4.
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许地山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虽然这两位大师都先后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名声仍长留人世,他们的作品仍脍炙人口,驰誉世界。两位大师为了艺术和文学,长期呕心沥血,奋斗不息,以至英年早逝。徐悲鸿年仅53岁即意外病故,许地山在49岁时逝世。虽然天意妒才,无可奈何,但两位大师留下永世不灭的作品和巨著,为人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许地山著作等身;徐悲鸿留下传世画作1000多幅,珍藏名画1000多件,还有不少罕本古籍及  相似文献   

15.
明红 《党史文汇》2005,(6):28-31
丁聪是一位具有历史感的漫画家,他挥动如椽大笔,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融于一幅幅幽默、讽刺漫画中.他 70载漫画生涯间创作的数以千计的作品犹如中国现当代社会生活的形象画卷.他两眼盯住现实,堪称执画笔的史官.  相似文献   

16.
人生的画幅     
正我去访问一位画家,他一向以"难产"著名,要很长时间才作出一幅画。他非常郑重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画家,他们作画好像游戏一样,一天画好几张,我的态度是很严肃的,因为我觉得我诞生在这个世界是有使命的,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我去访问另一位画家,他一向以"快手"著称,有时一天作好几幅画,他非常轻松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个文人,他懂音乐,会书法,文章写透世间百态,研究得了金石,他还是位翻译家,他所创作的漫画再版超过15次。当然,如果你拿“十项全能”的帽子给他戴,定会听到一句:“我是个啥画家呀!”曾经,他的画作被人取笑:“什么车夫、苦工、佣人、乡下人,甚至连叫花子也上了画,简直俗气,根本不懂得‘风雅’二字”。  相似文献   

18.
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本书是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所见所闻、所忆所思、所感所悟的自我记录,收录回忆、随笔、散文、小说、对话等多样体裁文章和部分自绘画作。全书分"岁月难忘""静思杂记""读书随感""春水煎茶"和"少长闲集"5部分,生动记录了作者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及部分工作回忆,娓娓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和为政之道,透显出一份至真至深的质朴情感。书中穿插的45幅画作,进一步增添了本书的审美与人  相似文献   

19.
《企业党建》2013,(3):39-39
走进天津大港妇女手工编织发展中心,你会看到妇女们拿着镊子、剪刀、铅笔、烙铁等工具,聚精会神地作画。梅兰竹菊、花鸟鱼虫、水乡风情……,一幅幅画作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妇女们凭借一双巧手。用毫不起眼的芦苇“画”出了新颖时尚的特色年节礼品。2012年,手工编织发展中心共售出大小不一的芦苇画3000多幅,销售收入达1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20.
正此作品是萨金特表现瞬间光影效果最突出、最著名的一幅油画。冷暖色调的相互对比,构成了画面既温馨又浪漫的图景。这幅画后来送到英国皇家美术馆展出时,被人们评论说:"它是那样光彩夺目,以致使周围其它画作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