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炜 《新民周刊》2022,(3):77-77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一张脸的自传》,1994年出版,作者叫露西·格雷利,这本书讲的是露西与颌骨癌的斗争,以及由此产生的毁容。她说,"正是这种痛苦——感觉丑陋——是我一生中的巨大悲剧。相比之下,我患了癌症的事实似乎无足轻重。"她一生经历了38次手术,其中5次是对付癌症的,剩下的都是对付她失去的下巴。回忆录基本上是线性叙事,九岁的露西在学校打躲避球时受了伤。她找到牙医,去掉了口腔内的一个囊肿。但过了一段时间,她的脸肿得厉害。她被诊断出患有尤因肉瘤。  相似文献   

2.
十一种心碎     
苗炜 《新民周刊》2022,(1):77-77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十一种心碎》,书名听上去很浪漫,其实原标题叫《同理心测试》。作者叫莱斯莉·贾米森,她曾经当过一阵"医学演员",按小时收费。所谓"医学演员",正式称呼是"标准病人",按照给定的病例标准来表演所患的疾病,比如哮喘、阑尾炎等等,给定的剧本有10页左右,指导你按照什么样的方式来表演病痛,剧本很细致,深入到角色的生活细节:孩子的年龄、父母的病史、你爱人的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3.
新年读新书     
<正>春节你准备怎么过?阳康后休息可能会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如何打发这7天的假期?已经看了一年的手机,能不能放下手机捧起一本书呢?这些最新出版的图书,每一本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让你打开的时候,走进作者用文字创造的宇宙,让你觉得,阅读,是一件可以让你忘记烦恼的事。01《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  相似文献   

4.
他们的结论证明,每一位美国女性都有高潮的可能。有的人就觉得自己是性冷淡,可能不会有高潮吧,最后通过他们的治疗就发现,每一个女人都可以,只要你学一学就会了。《性爱大师》这本书我最近看了,我先看的剧,因为这两个人太有名了。关于这本书我想讲三个东两,我觉得这本书里面有三个东西是最吸引我的,也是最值得再的,第一个是马斯特斯和约...  相似文献   

5.
《新民周刊》2012,(10):82-83
你把歌声献给雪山,养育你的雪山;你把美丽献给草原养育你的草原……青海省三江源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扎西才吉就是一位如格桑花般的女人。她辞掉人人眼红的铁饭碗,背负着家人的埋怨,把家乡的特产带到祖国各地;她肩负着300多名员工的期望,带领他们把"三江源"打造成了中国驰名品牌;她心怀感恩之心,哪里有难,哪里就有"三江源"的影子...  相似文献   

6.
“第一,不要叫她温柔;第二,不要让她喝三杯以上咖啡,否则她会见人就打;在咖啡馆里要喝咖啡,不要叫可乐或者橙汁;如果她打你,那么你要装得很痛,如果真的很痛,那么也要装得无所谓的样子;在你们认识的第100天,一定要去她班上当众送一支玫瑰,她会很喜欢;你一定要会剑道、打壁球……,另外,还要随时有蹲监狱的思想准备。如果她说要杀了你,那么不要当真,这样你会好受一点;如果她的鞋子穿着不舒服,一定要和她换  相似文献   

7.
金姬 《新民周刊》2013,(49):30-31
2010年,尹建莉以448万元的版税收入首次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自此以后每年就靠这一本书上榜,今年的版税收入也高达390万元。靠处女作连续几年拿到高额版税,这在中国出版界可能是头一遭。无论工作有多忙,尹建莉每天都会打开自己的邮箱,花上一个多小时处理各地读者发来的邮件,这已成为她4年来的习惯。自从2009年1月出版处女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以来,尹建莉就成为中国家长追随的教育专家,她的一本书几乎影响了一代人的教育理念。第一本书的成功让尹建莉连续4年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此书的责编。  相似文献   

8.
张娜 《当代韩国》2003,(1):80-83
"第一,不要叫她温柔;第二,不要让她喝三杯以上咖啡,否则她会见人就打;在咖啡馆里要喝咖啡,不要叫可乐或者橙汁;如果她打你,那么你要装得很痛,如果真的很痛,那么也要装得无所谓的样子;在你们认识的第100天,一定要去她班上当众送一支玫瑰,她会很喜欢;你一定要会剑道、打壁球……,另外,还要随时有蹲监狱的思想准备.如果她说要杀了你,那么不要当真,这样你会好受一点;如果她的鞋子穿着不舒服,一定要和她换鞋穿--最后,她喜欢写东西,要好好地鼓励她……"  相似文献   

9.
《新民周刊》2017,(11):111-111
《时光列车》是帕蒂·史密斯继《只是孩子》之后,再次奉献给世人的一部难以归类、情感真挚的回忆录新作。作者将本书称为自己的"人生路线图",它关于记忆与创作、文学与咖啡、冥想和侦探剧集,关于哀悼和希望,也关于时间及其流逝。全书包含二十则随笔,如同二十个悬浮的车站,串联起她周游世界时曾流连过的咖啡馆以及其他地  相似文献   

10.
曹缤兮 《新民周刊》2022,(33):79-79
曾经的北石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求学、高考、就业、升职….这样的路径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是人生不二的选择,但北石却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正如他自己所说:“一念起,万水千山,我的人生,也因为旅行而改变!”与一般的旅行游记不同,书中内容虽然不乏沿途的美景和令人感动的故事,但更为难得的是北石对于自己一路走来所经历的人生选择、职业转型以及事业最终走向成功的无私分享。有人说:“谁的青春不迷范?”的确,青春的迷茫北石也曾经历过,但他想用这本书告诉大家:只要梦想还在前方,就用你的热爱与坚持为它护航!  相似文献   

11.
微笑的星光     
姚谦 《新民周刊》2012,(46):85-85
无论我怎么想起她,她都是发亮地微笑着,而我的忧愁都是多余的,在她病痛最辛苦的时候,选择了用感谢去面对生命,我怎能用感伤去面对她的离开呢?有很多事情,总是在时间的过程中,不断地与你对话,于是,你开始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在中年以后,忽然之间你开始对于生命的意义有了不一样的体会。上个月回台前,因为在北京上脸书不容易,  相似文献   

12.
冯永锋 《新民周刊》2012,(15):90-90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记述抗癌历史和科学发现的书,不如说是一本控诉人类中的某些利益团体,如何阻挡社会更快速地靠近癌症真相的书,不如说是一本既得利益集团如何把延续有效发现的代价成功或者不成功地"转移给不该承受的人"的书。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你每天一定面对两个"不可知"的世界,一是你所探索的  相似文献   

13.
崔立 《新民周刊》2022,(46):34-34
在网络上关注了一位博主,知性,温柔,烧得一手好菜。有一回,她很难得地发了篇小作文,写了快递员与雪糕的故事。酷暑盛夏,快递员送货上门。她见快递员一身大汗,就说稍等一下,随后,从冰箱里取了雪糕递过去。快递员满脸惊诧,她说没事,只是给你降降温而已。之后,每次快递员送货上门,只要是高温日,她都递给他一根雪糕。  相似文献   

14.
韩国女性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半边天”──女性力量的显示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考上汉城大学医学系的女学生,在春节与全家欢聚时,一位家族长辈叹息着对她说:“你拿走了我们全家男人该得到的福气啊!” 还有另外一个故事,一名女性大学生毕业以后,共进行了16次申请才勉强就职于一个公司。入社一周后,在科里职工举行的晚餐会上,她被一个代理级别的人强迫地亲了一下。虽然她对平时男职工们的玩笑已有所适应,但那天她还是哭了。 想知道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吗?它们既不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也不是90年代,正确的答案是200…  相似文献   

15.
十样清物     
苗炜 《新民周刊》2022,(44):77-77
文激明的曾孙文震亨写过一本书叫《长物志》,讲的是怎么设计园林,怎么鉴赏器物,怎么才叫风雅,他要跟暴发户划清界线,“长物”就是身外之物。明代还有一本书叫《考梁事》,考楽这个词来自《诗经》,就是山里水边搭一个草屋,余事就是多余的事,讲的是书房里的清玩,怎么收藏书画,怎么玩香炉,怎么鉴赏瓶子。这两本书讲的都是风雅之事,题目取的是“长物”,是“余事”,身外之物,多余之事,相互对应上了。  相似文献   

16.
韦宗友 《美国研究》2006,20(3):135-143
美国学者约翰·伊肯伯里在他2002年主编的一本书中写道:“今天美国的显赫实力在近现代历史上前所未有。没有任何大国在军事、经济、技术、文化及政治方面曾经有过如此绝对的优势。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现在只有一个超级大国,而且目前我们还看不到它有任何真正的竞争者。……美国(在  相似文献   

17.
<正>60%以上的系统性硬皮病患者会出现肺动脉高压和肺纤维化等肺部并发症,终于有一款药物能够治疗肺纤维化,但在国内纳入医保的落地过程并不顺利。你一定在影视剧中看到过这样的画面,行军出征前,士兵们整齐列发,穿戴坚硬、厚重的盔甲。代入其中一员,不知你是否这样想过:“要是我的身体坚硬,刀枪不入就好了。”事实上我们身边真的存在这样一种人,他们或是皮肤肌理,或是已深入内脏,身体各个部位开始发硬发紧,就像穿上了一身厚厚的天然“盔甲”,但这“盔甲”不是保护他们,相反施予无尽的伤害。他们被称作硬皮病患者。  相似文献   

18.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12,(46):64-65
在反对者看来,于丹的被轰,主要是因为她的学术浮浅和卖弄包装。无论是《论语》还是昆曲,她都能口吐莲花,似乎要说动天雨,但回头想想只是一堆无用的排比句而已。"不用你代表我们,下去!""下去!"……"哦,下去……"接嘴的是向来以铁齿铜牙、能说会道著称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的舞台上,身着黑色短裙装,脖子上...  相似文献   

19.
柏代华 《新民周刊》2020,(15):30-30
亲爱的老爸:清明时分,我没能来看你,勿怪。你在那个世界,想必也知道是疫情的关系了吧。先跟你汇报下疫情期间家里几件要事。春节把老妈接来了,我们本准备到元宵节后再送她回老家的,但武汉封城,老妈怕上海也会大规模暴发,吵着要走。  相似文献   

20.
莫斯科人和排队如果说地铁是莫斯科的骄傲,那么排队是苏联首都的不光彩现象。可以说莫斯科人每天的生活中离不开排队,几乎买任何东西都要排队。饭店、食堂,咖啡馆且不谈,想吃点冷饮喝杯果汁也得站个队,买一把调羹一只碗,买张报纸买本书,自选商场买只鸡买听罐头更不用说。不知多少时间浪费在排队上,但我很少听到过抱怨。莫斯科人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