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界定国际犯罪时,应当从两重性的视角出发,并抓住国际犯罪的国际性特性。所谓国际犯罪,是指严重危害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依据国际刑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其基本特征有三:即国际危害性、国际公认性和应受国际责难性。其中,国际危害性是国际犯罪的本质特征,而国际公认性与应受国际责难性密切相关,二者共同构成国际犯罪的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2.
梁薇 《今日民族》2008,(11):51-53
国际领域国家权力的调整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启动,原本属于国家独享的权力,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享的权力。冷战的结束促使人们的思维和意识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运用国际机制有利于国家利益的维护,国际机制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参与国际活动,让渡部分权力在国际社会逐渐成为国家自觉自愿的选择。由此,国际机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小康》2006,(12):15-15
时下,“与国际接轨”、“按国际惯例办”成了极为时髦的话语。艺术品拍卖市场监督要与国际接轨,国内股价要与国际接轨,高校本科教育要与国际接轨,电子商务要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接轨,有的是真接,有的是假接,有的是半真半假的接.有的是徒具形式的接。  相似文献   

4.
娄亚萍  刘杰国 《前沿》2008,(3):132-135
国际干预是指国际共同体以国际社会的名义,通过政治、经济、司法、军事等各种手段,对某一国家违反国际规范和国际共识的行为的过问和制止。近年来,国际干预成为国际政治中引人注目的现象。而当今的国际干预由于其合法性、公正性、有效性,在伦理上陷入困境。这需要在伦理上形成一个国际干预正当性的标准。国际社会应该保证国际干预动机正义、主体合法、手段合理、结果有效。  相似文献   

5.
国家和国际体系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两者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近代以前,中国是区域性国际体系的中心国家。近代以后,国际体系出现整体化和全球化趋势,将所有国家纳入其中。因此,从根本上说,中国近代以来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探讨中国千年外交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总结应对国际体系问题的经验和教训,无疑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外交思维,增强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影响力和在制定国际秩序方面的话语权,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也有利于中国对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论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顺善 《求索》2008,(3):132-134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间多边关系发展的产物。国际组织作为一种国际合作的机构,必须具有相应的法律基础和一定的法律行为能力,才有可能持续其对内对外的各种活动。随着国际组织日益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参与者,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逐渐得到了国际法的承认。在当今的国际政治社会中,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所起作用的范围逐渐扩大将是国际组织法律人格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汪洪 《求索》2008,(5):151-15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劳工标准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化给国际劳工标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国际劳工标准作为国际人权法的重要分支,具有国际法的一般特性和特殊性质,它的发展与推广丰富了国际人权法的内涵,为各国以国际劳工标准促进本国劳动立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作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国,应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积极稳妥地推动中国劳动法制改革,以减少我国劳动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并逐步达到国内劳动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协调与接轨。  相似文献   

8.
彭伟 《群众》2023,(10):46-4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国际科技组织作为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非政府性和专业性国际组织,已成为国际科技合作与大科学计划的推动者、国际重大问题新规则的制定者以及新型国际秩序的间接维护者。有没有国际科技组织入驻是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9.
法治名城是建设国际名城的要件,国际名城的目标定位,为创建与国际接轨的一流公安执法环境确立了新的目标价值取向。积极实施优化国际名城法制环境的总体战略,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眼于提高执法主体素质,才能尽快使公安执法水平达到建设国际名城的战略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20国集团峰会、亚欧峰会、金砖四国财长会议等国际会议呼吁,要加快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建设,努力发挥多种货币的作用,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王晓华 《今日海南》2008,(11):36-37
2007年,海南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构想。今年又出台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和《关于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步伐骤然加速。但是,人们对国际旅游岛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亟需厘清。  相似文献   

12.
卢志强 《阵地与熔炉》2002,(4):32-34,58
世贸组织作为当今全球最大的多边贸易协调与管理机构,不仅是国际经济活动规则的制定者,而且还是国际经济合作的推动者和国际问贸易纠纷的仲裁者。在经济竞争日益取代传统的政治与车事角逐而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焦点的今天,拥有140多个成员国的世贸组织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主流社会的代名词和维护当今国际体系稳定的重要支柱。不加入世贸组织这个“经济联合国”,就无法有效地捍卫自己的合法经济权益,无法分亨全球经济发展的红利,也就意味着被国际社会孤立和遗弃。  相似文献   

13.
和谐世界理念:推动国际新秩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玲 《求索》2007,(9):50-52
自17世纪出现国际秩序以来,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国际秩序,其基本特征是强权政治。中国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和谐世界理念,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反映了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求和平要公正的意愿,对推动国际秩序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韩颖 《中国减灾》2011,(12):36-37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自然灾害的跨国界影响目益明显,国际救灾援助成为巨灾后跨国救灾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1世纪以来,中国对待国际救灾援助越来越积极主动,接受国际救灾援助活动越来越频繁、规范,参与国际救灾援助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这些新变化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和对外开放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与交流》2002,(3):41-42
1、国际化程度与国际竞争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企业国际化的过程,其国际竞争力就难以体现,但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并不代表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并不一定是国际竞争力很强的企业。研究表明,改革20多年来,随着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了。  相似文献   

16.
恐怖主义犯罪日益严重威胁着整个世界.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其中,完善国际反恐立法已是当务之急。当前的国际反恐立法已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但还无法满足现有的国际反恐形势,需要采取进一步的举措.统一恐怖主义的内涵.制定一部统一的《国际反恐怖主义法》,使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协调一致。而对于我国而言.同样需要完善国内反恐立法.以有效打击我国国内的恐怖主义,并为国际反恐合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这已成为国际共识。国际社会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已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国际防扩散体系。国际防扩散体系在防止和延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金玲 《青年论坛》2010,(2):144-146
东亚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之一。历史上,大国在东亚纵横捭阖,形成了各种地区性的国际秩序。这期间,日本在东亚国际秩序建构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当前,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各国间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东亚国际秩序处在转型时期。通过探讨当前东亚国际秩序转型中的日本因素,对日本在当前东亚国际秩序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依稀可以窥见日本外交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国际企业的跨文化冲突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晋萍  李伟 《前进》2002,(8):35-37
伴随着入世,从国内企业发展到国际企业,从国内经营转向跨国经营,企业活动的环境框架及由此而决定的对企业的管理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改变主要表现在:除了面对多元而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外,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总是存在着独特的文化,决定了国际企业组织中存在着多元文化的差异。国际企业中存在的多元文化和文化差异必然会产生跨文化冲突。面对跨文化冲突的风险,对国际企业实行跨文化管理成为国际企业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一、国际企业的跨文化冲突(一)国际企业跨文化冲突的表现跨文化冲突表现在国际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由于其中某…  相似文献   

20.
概念界定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法律概念的创设则是学科成熟的标志。百年来,国际社会出现了国际刑事法院审判和国际刑事诉讼规约。实践经验的总结与规范制度的概括表明,国际刑事诉讼法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及特有的价值模式。因此,国际刑事诉讼法概念的析明将展现出一门新的法律,认识并发展国际刑事诉讼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