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形式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其错误在于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图虚名不务实效。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严肃批评形式主义是一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强调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在这里,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了“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的论断。我认为这一论断,十分精辟而科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形式主义的实质和危害。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的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革除形式主义的弊端,推进我们的改革大业,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藏统一战线》2009,(2):20-21
新昌县统战部在统战宣传工作中,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形成工作合力,在全社会营造了解、关心、支持统一战线的良好氛围。一是变“要我宣传”为“我要宣传”,不断丰富统战宣传工作理念。改变以往被动等人家来宣传的观念,采用“请进来”,主动“走出去”的方法,加强与报刊、电视台、广播、杂志、网络的联系,在统战宣传中做到“事先谋划”,“事中参与”,“事后总结”。每项重大活动开始前,  相似文献   

4.
日前召开的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修订通过了《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视察办法》。《办法》明确,市人大代表可在不事先告知的情况下采取“突然袭击”方式,持证就地视察,了解现实中最真实的情况,避免视察活动的走过场和形式主义。(《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5.
近日,江西省人大内司委在深入调研普法工作时,就“六五”普法工作安排及《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普法教育的决议(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在调研中,省人大内司委调研组深入到南昌市、青云谱区等市区,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当地在“五五”普法中落实法制宣传教育责任、开展主...  相似文献   

6.
李玉昌 《云南人大》2006,(11):22-23
我国普法工作走了“一五”到“四五”的20年历程。“一五”普法注重法律启蒙;“二五”普法突出专业法的学习;“三五”普法强调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四五”普法要求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实质上是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变化对公民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不同要求的反映。时至“五五”普法也必然要适应时代的需要.紧密结合地区特点.进一步增强法制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人大不仅是权力机关.也应当是普法的重要阵地.在开展“五五”法制宣传教育中居于什么地位.应当如何发挥作用.是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1998年开始,吉林市妇联在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法律进家庭”活动,让法律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妇女群众的心里,使广大妇女群众真正成为参与全市文明法治环境建设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 一、在农村,依托基层妇女组织,培训骨干,创造性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针对农村普法工作相对较弱的情况,各县市区妇联都联系了1-2个村做试点,研究农村基层普法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她们以培训骨干为突破口,重点对村级妇女干部进行培训,请司法部门的同志讲课,并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采取咨询、考试等形式,使村级妇女干部收获较大,解决了…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民政“四五”普法应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计划与落实的关系。“四五”普法应在认真总结“三五”普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部门、行业的特点,科学、系统地制定学习计划,在克“粗” 求“细”上下功夫。将学习内容具体划分到年、月甚至周,并明确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辅之以保证学教效果的具体措施,罗列出需人大、政协监督的条目,防止图形式,杜绝走过场,真正使计划落到实处,使普法出现成效。 二是发展和巩固的关系。在内容上除按计划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外,仍应将“三五” 及之前的重要法律、法规纳入学习范围,切忌“一…  相似文献   

9.
7月,江口县人大常委会牵头组织了为期一个月的法制宣传活动,开展了“七一。堂法制宣传课”、“送一场普法教育讲座进乡镇”、“出一块普法宣传展板”、“办一台法律咨询”、“一场实用法律有奖抢答赛”等五个一普法宣传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王辉 《湖北社会科学》2002,(11):122-123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党作风建设上的毒瘤,久治不绝。我党三代领导核心一贯重视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害死人。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这些年,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要特别警惕和防止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由此可见,刹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直接关系到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基本特征1、“自私”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人大月刊》2006,(7):10-10
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王守田,在20多年前考上大学,当初学的是建筑专业,作为一个公民,他认为只要自己不违法就可以了,可以与法律不搭界。但后来事与愿违,普法让他与法律沾亲带故,尝到了甜头。于是,他一发不可收,不仅法律学得很好,而且非常出色,获得了法学硕士学位,成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的一名副教授。他说:“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普法,是普法让我改变了人生道路,改变了对法律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1996年2月,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并将此载入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纲领性文献中。结合首都实际,就普法与依法治市工作中的问题作一些探讨,无疑是有益的。一、普法是依法治市的基础工作依法治市是在普法的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一五”普法期间,在普及“十法一条例”过程中,人们在学法、用法中,萌发了依法办事的强烈愿望。在中共北京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呼和浩特铁路局党委十分重视“二五”普法工作,把它作为建设过硬的职工队伍、促进运输安全生产和各项改革事业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摆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切实加强领导,常抓不懈,以高度的自觉性把普法任务落到实处。1、建立机构,制定规划。在“一五’港法工作基础上,他们重新调整了全局各级普法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了领导机构。路局成立了由局党委书记挂帅,党政工团、政法委、综治办和公、检、法等部门参加的“二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普法办公室设在路局党委宣传部,指定专人负责普法工作。各分局、站段按照路局要求,也都…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我建议抓一下这个问题。”时下,这个问题还远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形式主义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这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妨碍极大。闳此,我们必须摒弃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5.
今年,青州市人大常委会完善制度,强化措施,依法履职,通过带头学法、任前考法、监督普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力推进“五五普法”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努力确保“五五”普法任务目标的完成。  相似文献   

16.
田厚钢  叶榕 《群众》2011,(7):95-95
江苏省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要求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省级机关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每年须结合分管工作和部门职能,深入到村镇、社区和基层单位驻点5至7天。同时强调,开展“领导下基层”活动须轻车简从,不事先踩点,不层层陪同,不搞特殊接待,力戒形式主义,须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扑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倡导多“驻点”、不“踩点”,在今天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禹子威 《云南人大》2007,(7):19-19,21
2006年4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这标志着我国在全体公民中组织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正式拉开了帷幕。“五五”普法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的新一轮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乡镇、社区普法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对实施普法规划至关重要。最近,笔者就基层实施“四五”普法的成效、难点和对“五五”普法的设想、建议进行了调研,对乡镇、社区开展普法工作提出以下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浙江人事》2006,(10):37-37
9月1日,省人事厅召开全厅“五五”普法动员大会并举办法制讲座。省人事系统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傅玮作动员讲话。他强调,“四五”普法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我厅人才人事依法行政工作。  相似文献   

19.
谈普法中的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普法,是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二五”普法刚刚结束,“三五”普法开始之际,有必要对我国普法的理论和实际效能作出科学和合理的评估,这种评估对于我国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普及实体法不利于把法律交给人民中国的普法开始于1985年,以六届人大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为标志。而中国的法制重建则始于1979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1979年到1985年的6年里,中国法制的建设全面展开,在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和律师制度等方…  相似文献   

20.
严实 《人大建设》2004,(3):50-50
时下,关于人大视察要变明察为暗访的议论不绝于耳,其中的道理在于事先打了招呼,电话、电传、文件通知,层层安排,容易滋生弄虚作假、形式主义,以至视察者听不到真话,看不到真情。不可否认,有时情况的确是这样。但一般来说,人大视察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关键却不在于“不打招呼”,相反,倒需要“善打招呼”,使人大的履职活动成为“阳光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