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6年2月2日至20日,江青在上海召集解放军的4个人,就部队文艺工作问题进行座谈。会后,由张春桥、陈伯达参加,写了一个《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不久,中央批准了这个《纪要》。《纪要》是林彪、江青相互勾结、阴谋破坏文艺战线,进而夺权的开  相似文献   

2.
在十年浩劫中,江青曾被某些人捧为文化革命的"旗手".她手中挥舞的一面大旗就是<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这个<纪要>曾作为中共中央文件下发全党.其实这个<纪要>的主要内容并非谈部队文艺工作的,也不是由与会的部队文艺工作者"座谈"后形成的.它是一个典型的江氏"一言堂"的产物.是江青伙同陈伯达、张春桥共同炮制出来的.它也是江青登上政治舞台的"宣言书".在十年浩劫中,江青等人利用<纪要>疯狂迫害广大文艺工作者,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直到1 979年5月3日,中共中央批转解放军总政治部请示报告,正式决定撤销<纪要>,使它寿终正寝.那么,它是怎样产生和出笼的呢?本文谨向读者提供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帮江青改文章,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最突出的有三次:一是1966年2月《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二是1966年11月江青在首都文艺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会议上的讲话(以下简称《文艺讲话》);三是1967年4月江青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即《为人民立新功》)。江青这些讲话和作品,经过毛泽东的修改,提高了质量,规范了文字,扩大了影响,一句话,增强了江青的声誉。了解一下毛泽东帮江青改文章的情况,无疑对我们认识江青以及毛泽东和江青的关系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05,(12):45-47
1966年4月上旬,为了学习贯彻林彪委托江青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解放军总政治部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全军文艺创作会议,共200多人参加.我们公安部队(现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队)政治部创作室在文化部副部长的带领下,有3名文学创作员参加,我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5.
彭厚文 《党史博览》2012,(11):14-19
所谓"三突出",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形成的一种极左的文艺创作理论。"文革"时期,由于江青的插手,文艺领域成为"左"倾思想泛滥的重灾区。1966年2月,江青在《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左"倾文艺理论。这套文艺理论成为"文革"时期开展"文艺革命"的指导思想。后来,随着"革命样板戏"的出笼,这套文艺理论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三突出"的文艺创作理论。"三突出"的文艺创作理论影响和支配了几乎整个"文革"时期的文艺创作,成为这一特定时期具有标志性的"左"倾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6.
畸形的“革命样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命现代戏绝对不是江青的发明创造。 早在1958年,京剧《智取威虎山》和《白毛女》就分别在上海、北京引起轰动。1964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推出了37个剧目。其中就包括几乎所有后来“样板戏”的改编原作。也就是在这次会演期间,江青发现了一次绝好的历史机遇:她除了擅自安排毛泽东接见演员外,还在座谈会上发表了“文革”中被称为《江青同志谈京剧革命》的讲话。在讲话中,她说:要在舞台上塑造当代的革命英雄形象,要由领导亲自抓创作,抓剧本。于是,“三突出”和“高大全”的创作原则,就在她的“亲自”炮制下出笼。 上海的柯庆施、张春桥,全力支持江青插手京剧改革。1965年3月16日,《解放日报》的评论称赞《红灯记》“是京剧现代化的出色样板”。“样板戏”之称,始肇于此。  相似文献   

7.
《湘潮》1992,(4)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运动初期,党政军不少领导同志都不自觉地卷入了这场历史动乱。他们当时对发动“文革”的决定没有怀疑,以“反修防修”为出发点,去参加这场运动。然而,他们后来在实践中发现许多现象不正常,许多做法越来越不对头,逐渐对“文革”产生怀疑,进而发展到抵触。以至最终背离“文革”的“大方向”,成为运动的“阻力”,纷纷被林彪、江青一伙所打倒,成了“革命”的对象。“文革”之初,刘志坚同志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主管总政的宣传、文化部门的工作,也是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到这一历史内乱的漩涡之中的一个。他当  相似文献   

8.
萧华是解放军高级将领中有名的儒将,因创作音乐史诗《长征组歌》而名声斐然,成为妇孺皆知的将军。这部史诗在中华大地广为传诵,周恩来在弥留之际还在吟唱着《长征组歌》和《国际歌》。萧华17岁就成为少共国际师政委,抗战时期是有名的“娃娃司令”。1955年授上将军衔时年仅39岁,是最年轻的开国上将,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上将。1950年,34岁的萧华担任了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64年起继罗荣桓、谭政之后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直至被林彪、江青一伙迫害而身陷囹圄。《儒将萧华在总政治部》一文着重叙述了萧华在总政治部工作期间的主要业绩及遭林彪、四人帮迫害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9.
周扬对来看望他的部下说: 我身上患有两个癌症   1965年 2月,江青又一次来到上海。这次上海之行,目的有二:一是与张春桥一起插手修改京剧《林海雪原》(后改为《智取威虎山》)。江青想通过这出京剧来吹捧当时在东北工作的林彪,以便同林彪勾结起来,借这座“尊神”攫取更大的权力。另一个目的,是物色撰写批判《海瑞罢官》的人选。对于《海》剧,江青在 1962年就提出要批判,但一直遭到陆定一、周扬主持的中宣部、文化部的冷落。她又私下先后在北京找了一两位同志去写,但也被拒绝。在上海,她通过上海市委副书记张春桥,合适的人选…  相似文献   

10.
我很有兴趣地在2001年第4期《党史博览》杂志上,读到阎长贵先生的文章《历史事实必须澄清——毛泽东和江青结婚中央有无“约法三章”》。 毛泽东与江青结婚时,中央有无“约法三章”?我对此不持肯定态度,也不持否定态度。 我持不肯定的态度,是因为至今已经公开的中共中央档案中,没有关于“约法三章”的记载。我在《江青传》中曾经提到台湾方面公布的王若飞日记曾记载“哟法三章”,见诸于台湾陈绥民所著《毛泽东与江青》以及崔万秋所著《江青前传》。但是,台湾方面没有公布王若飞日记的手迹,因此不足以作为肯定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召开“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历史回顾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主持。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参加过这一伟大工程设计和建设的有关领导、专家李觉、陈能宽、程开甲、梁守槃、刘敏、刘嘉树等同志应邀出席了座谈会。有关单位的学者樊洪业、王德禄、刘志光及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部分研究人员也参加了座谈会。在座谈中,各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党中央对“两弹一星”的决策和领导、研制过程中的曲折与甘苦、自力更生与依靠外援的关系、50年代形成的大科学体制的特点及影响、“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意义等问题各抒己见。他们回顾历史,抚今追昔,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情。现将座谈会的发言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83年5月14日,胡乔木在《会见美国记者白修德的谈话》中谈到江青的“残忍”时说:“我可以告诉你这样一件事。江青陪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夫人去天津附近的小靳庄参观(她认为小靳庄是她的一个代表作),他们的汽车在路上撞死了一个人,马科斯夫人要求赶快停车,但江青拒绝停车。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江青的人格,即使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她也是多么残忍!”(《胡乔木谈中共党史》,  相似文献   

13.
江青是个特殊人物。她是“四人帮”的核心,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下了累累罪行,于1976年10月6日被中央隔离审查。江青被隔离审查时和之后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本文根据江青被捕之后接触过她的人的回忆等真实史料,描述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江青被捕时,一言不发。她把文件柜的钥匙封在牛皮信封里,写上“华国锋同志亲启”1976年10月6日晚,住在中南海万字廊201号的江青心情烦闷。此前,她与华国锋发生了几次争吵,争吵中,尽管江青气势压人,而华国锋的口气和缓,但华国锋在实质问题上没有向她让步。江青要掌管毛泽东的文件,华国锋不同意。华国锋决定…  相似文献   

14.
在新华社每日播发一篇的“永远的丰碑”中,称萧华是“文武纵横将军魂”(2005年10月12日)。萧华是有名的儒将,因创作音乐史诗《长征组歌》而名声斐然。作为继罗荣桓、谭政之后的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萧华在“文革”中受到林彪、江青一伙的打击,身陷囹圄达七年之久。  相似文献   

15.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正确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科学、理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是在十年内乱中,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严重地阻碍了“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妨碍了文艺、科学、理论的发展。党的  相似文献   

16.
刘武生 《湘潮》2008,(3):8-12
20世纪50代末到60年代初,为了纠正日益滋长和蔓延的文艺工作中“左”的错误,周恩来多次发表讲话。其中,1959年5月3日所作的《文艺工作也要“两条腿走路”》的讲话、1961年6月19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上的讲话))和1962年2月17日在《对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的讲话》,堪称是周恩来纠正文艺工作中“左”倾错误的三篇代表作。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着重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这就明确告诫文艺工作者,只有淡泊名利,才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8.
耿耿 《党史博览》2009,(8):23-26
江青觉得《江姐》妨碍了她培植的“样板戏”,《江姐》就被停演了 1964年9月,歌剧《江姐》在北京公演后,很快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红遍了全国。江青觉得《江姐》妨碍了她培植的“样板戏”,多次讲话要求停演,并要把阎肃调去,另起炉灶,另搞一个京剧全本的《红岩》。  相似文献   

19.
江青立传记     
霞飞 《党史纵横》2003,(7):35-37
江青是个有野心的人。对此,毛泽东看得很清楚。毛泽东生前就多次指出江青有野心。在“文化大革命”之前,由于党内政治生活基本正常,加上各方面条件所限,江青难以登上政治舞台。她只能抑制自己,以待时机。江青自己把这段经历比喻为被“锁在烟雾中”的时期。但她的野心一直包藏着。在“文化大革命”这个特定历史条件下,江青的野心才充分暴露出来,而江青暴露其野心的一个方面,是她在“文化大革命”中为自己树碑立传。江青为自己树碑立传的历史条件1967年初,是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在此之前,中央内部在对待“文化大革命”问题上,明显分成三种…  相似文献   

20.
涤生 《党史纵横》2005,(2):28-33
江青是个特殊人物。她是“四人帮”的核心,“文化大革命”中犯下了累累罪行,1976年10月6日被中央隔离审查 。江青被隔离审查时和之后的情况 ,生活是怎样的 ?这里记录着江青生 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江青被捕之时,一言不发。她把文件柜的钥匙封在牛皮信封里,写上“华国锋同志亲启” 1976 年10月6日晚,住在中南海万字廊201号的江青心情烦闷。此前,她与 华国锋发生了几次争吵,争吵中,尽管江青气势压人,而华国锋的口气和缓 ,但华国锋在实质问题 上没有向她让步。江青要掌管毛泽东的文件,华国锋不同意,华国锋决定,把毛泽东的文件交给中 央办公厅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