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之一。为充分发挥《基础》课的应有作用,应注重其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教育教学考核方式创新、教育教学队伍创新等。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本文通过分析"基础课"的现状及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参与式、一多结合式、实践延伸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的新的教学方法研究。力求为增强"基础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切实增强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多媒体教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媒体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基础”课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既有必要性亦具可行性,更符合现代教育理论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要重视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活动式、心理咨询式等多种方法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处理好内容与形式、教与学、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依据新时期高校《基础》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开展《基础》课教学问卷调查,对《基础》教学实效性进行综合分析,为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努力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通过实施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活动、任课教师队伍与专职辅导员队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较好地达到了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的良好效果。探索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构建和谐、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教材的内容、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教师自身的素质等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由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而成的一门新的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新探索.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构成了这门新课程设立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人们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国家培养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和教学的实际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之一。长期以来,《基础》课教学普遍存在理论讲授过多、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吸引力不足、教育效果欠佳等现象。本文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专题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教学方法改革为关键,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积极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教学改革,并取得明显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作为一个系统,作为系统来讲,它包含若干地位不同、功能不同、各具特色的子系统。为了完成其教育任务、实现其教育目标,达到其教学效果,就必须合理其课程结构、优化其系统功能,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树立整体观念和创新观念,实现其内容、功能、机制和方法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的必修课程,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在新的条件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面临着实践教学缺乏、教学方式单纯、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信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功能、实效的发挥。因此,重视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正确地认识人生理论和实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现实性、实践性等特点.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和特点,是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基础”课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达到理想的育人目的,就要进行教学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意义,在于引起工作在这条战线上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以便积极投入这方面的研究,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面临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集体本位与学生主体的张力,二是社会的功利性与道德的非功利性的张力,三是理想与现实的张力.“基础”课的教学艺术体现为生活中“真”与“善”的感性呈现,既要挖掘真与善的内容,又要用感性的形式呈现出来.感性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语言艺术,二是影视资料,三是非语言因素,四是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越来越注重理性化和实效性。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只有针对学生实际形成特色,才能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因此,我们对在校高职生及相关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性、应用性、实效性的特点设计了"1+1+3"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集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一门课程。通过实施参与式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就能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学生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的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牛玉萍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2):140+145-140,145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关键是以教材为基础,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内容体系的有效转化。本文提出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内容体系的有效转化必须做到:吃透教材,教学内容要遵循教材的精神;读懂学生,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紧跟形势,教学内容要富有时代气息;立足自身,教学内容要体现院校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