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郑景元 《理论探索》2005,(1):120-121
公私法划分在西方经历了公和私的观念、早期罗马法的公私法划分、近代公私法的分野和现当代公私法划分理论的变迁等四个时期。不同时期的公私法划分理论对当代法治建设都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 ,但就整体而言 ,公私法划分对我国当代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民主行政的迅速发展和行政任务日益增加,促使行政机关为实现行政任务开始寻求与私人部门合作,公私合作兴起。公私合作背景下,行政法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基础和研究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行政法面临挑战。公私合作背景下,行政法研究重心、性质、行政行为形式、研究范式等都发生变化,也为行政法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3.
公私合作行为是弥补公私合作背景下传统行政行为形式的不足而孕育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行政行为.现代行政国家行政任务不断增加,行政机关为完成行政任务,不得不同私人部门合作,导致公私合作兴起.公私合作行为主要体现为行政契约和私法上的契约."治安承包"是一种典型的公私合作行为.通过对它的行政法实证分析,以期达到考察公私合作行为的法律形式.  相似文献   

4.
五大发展理念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方法论,不仅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方法指引。在秉持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摆在完善法治理论体系的核心位置,协调发展理念是法治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理念是体现法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融合的理论发展趋势,开放发展理念是拓展法治理论体系广度和深度的有效路径,共享发展理念是彰显法治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5.
2016年,行政法学界围绕行政法基础理论、行政程序立法等问题,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对促进行政法学理论发展、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016年行政法学研究呈现出三个特征:第一,选题紧密结合法治实践,为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二,案例研究方法的运用明显增多,反映出大数据时代行政法学研究方法的变化.第三,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促进了理论创新与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4年在行政法学研究领域形成了一批比较优秀的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了行政法学研究持续健康发展。其研究热点与现状:在行政法基础理论方面,主要致力于行政法理论本土化问题的研究,并结合公共行政的变迁及发展,探讨现代行政法学的转型。在行政法原则方面着重探讨行政法定范围的界定,行政合理性原则的理论渊源、内涵变迁及对行政行为适当性判断的影响。如何以法治引领改革,继而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研究的新热点。而对于行政行为的研究仍是行政法学研究关注的焦点。有关行政主体及组织法问题方面,主要关注:行政体制改革和公共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问题。但研究中仍存在着薄弱环节:即对实践中应当回应和解决的问题,研究还有待深入;在研究具体制度问题时,具有比较明显的"立法主义"倾向;在研究方法上,还有可以拓展的余地。  相似文献   

7.
社会管理创新倡导社会管理理念导入服务性、管理主体推进多元化、管理手段强调多样化、管理过程实现程序化。其对行政法学基本理论革新提出了相应要求:在行政法学理论基础的讨论中,当回归公权力管理和服务并举且以服务为依归的规范主义预设;在行政主体理论中,当引入社会行政主体取代授权行政主体,并与职权行政主体共同组成行政主体;在行政行为理论中,顺应司法实践以及我们的表达习惯,还原行政行为包括行政权力运作的一切活动的最初定位;同时,改变"重实体、轻程序"传统理念,从宏观的法治理念层面、中观的法律原则层面和微观的制度规则层面全力推进程序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法治评估实践在国内各地蓬勃发展,对于推进法治建设、贯穿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优化法治理论和知识传统等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国内对法治评估的研究涉及面虽然较广,但对更为重要的评估方法论的研究却寥寥可数。现实表明法治评估的生成以及运作需要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方法论体系用以指导评估的概念化和操作化。本文试图在厘清法治评估方法论核心问题、并透视世界正义工程法治指数方法论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法治评估的真实样态,尝试性地提出适合中国法治评估理论格局的法治评估方法论。这种评估方法论实际上是建立在跨界的理论格局基础上的,它需要对于不同学科领域中相同或者不同的语言、概念、制度进行沟通,以取得主体间的商谈和沟通的共识达成。更为重要的是,法治评估的实证前景决定了评估方法论的实然向度——迈向实证主义。  相似文献   

9.
行政法人的概念在我国学界普遍存在且备受关注,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立法中亦可觅其踪迹。惟我国大陆尚未在立法上明确其内涵及法律性质。通过比较德、日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和实务现状,究学理之内涵、通实践之惯例,在比较法视野下透过对比研究行政法人的法律属性、组织构造和基本任务,并结合当下我国公私合作完成行政任务趋势与背景下的行政机关法人化之趋势,归纳总结出行政法人制度在我国现行法治环境下的法律属性及其三项构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旗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法治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蕴含着深邃的马克思主义法治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把握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良法善治的根本理念、坚持系统辩证的法治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8)
后G20时代杭州城市管理不能有效地促进杭州社会的良性运行,急需转变。公私合作作为新型的城市管理治理理念,在国外得到充分的验证,具有较好的前景。通过对杭州城市管理中公私合作的探索分析,阐释了公私合作的优越性。提出从多元合作模式、学习型政府构建、智慧城市建设与顶层设计四个层面促进公私合作在城市管理领域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31)
如果要达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预期目标和水平,保证这一伟大历史实践的方向、价值和目标,那就必须实现方法论意义上的自觉。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必须科学把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本质、方向,坚持方法论前提自觉;强化"民主法治""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方法论理念自觉;坚持"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法论原则自觉。  相似文献   

13.
丁国峰  蒋淼 《行政论坛》2022,(6):118-126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高度耦合性,在法治国家建设背景下,法治化正是透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有效和更高质量的一个视角。在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型中,我国初步建立起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但在制度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治理理念、方式和秩序的法治困境。对此,需要重构以权利为中心的环境法治体系,作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前提;以“差序协同”的理论推进环境利益共同体合作治理,以此维护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以“三治”有机融合的方式尊重生态环境治理差异性,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古代“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理念为背景,较为系统地阐释了该理念的内涵及它发生、发展和形成的途程。着重点在于探讨同该理念紧密相关的前贤们在以民为本与富民教民、法治与治国、德治与法治、为政与治吏诸关系上的经典论述,以揭示这些文化遗产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与法治建设的镜鉴和继承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律性质公私二分理论的适用条件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法律性质公私二分的理论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历史嬗变,可以看到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清晰分离是法律性质公私二分的前提.即便当代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逐步由对抗走向融合,法律性质公私二分的理论也只能说是部分地失效了,它的适用条件仍然存在,在传统法律的调整领域其必须被充分地尊重.而在当代中国“强势公权”之语境下,法律性质公私二分的理论则更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的现代化范式下,政府如何通过行政法理念的重塑及其模式的转换,获得有效的制度资源和广泛的机会认同,已逻辑地演绎为行政法学界的时代性命题.现代行政法的理念应在"控权"和"服务"的基础上,构筑行政权与公民权良性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时下的世界正处于一个社会权力涌动、公共行政风起云涌的变革时代.转型社会带给传统行政法学巨大的冲击:行政法的基本理念亟待更新,其研究范畴需要扩展,科层制的组织结构濒临破产,行政行为的类型面临重塑,行政救济责任体系需待重新厘定,行政合作将成为行政法研究之新视域.如何因应时代变迁,作出何种表达,是摆在每一个学人面前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当代政治学研究越来越注重探究关于理念及其相近(或相关)因素(如文化、话语和政策框架定义)对政治变革和政策变迁的影响的因果关系。本文主要以最近30多年来西方国家比较政治研究中理路清晰、轮廓完整的"理念转向"为关注点,首先,框定了政治研究中所指涉的理念的概念涵义,进而叙述了它得以发生的宏大社会科学背景,还对其基本历程和主要著作做了概要性描述和提示性介绍。其次,文章尝试性地概括出该路向上实证研究中经常涉及到的三组变量关系及其各自的认识进展。最后,在社会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上,文章总结了该路向的论著所蕴含的启示意义: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通常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社会世界,其中事态变化多由于内生动因,变迁很少是线性的,而变迁结果也就往往难以呈现所谓的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0)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民主法制方面的具体体现,不仅指导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并且指明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向。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进行探索的重要成果,是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开创性贡献,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直接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一个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篇章,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举措,是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国家理论和执政兴国理论的重大贡献,同时也表明了执政党对治国理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当赋予法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格局中更为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