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埔》2016,(2)
正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黄埔军校过往历史的风采与轶事,渐为世人所了解和认识。创始于1924年6月的广州黄埔军校,开创了现代中国军事成长历史,绵延连续了半个多世纪,流传着许多不朽颂扬与军人风采。黄埔军校作为著名军校,在现代中国社会留下了深深印记,以其称誉世界长存中国之军事魅力,引发广大读者与热心史事之无尽话题,黄埔历期师生开启的黄埔  相似文献   

2.
《黄埔》2020,(4)
正中国现代军校招收女生始于黄埔军校。女生队的出现,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于中国近现代军事、政治、人文、社会诸方面,都有着值得评述的历史作用与影响。黄埔女兵在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时刻前仆后继、救亡图存,在国民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及军事、政治、社会诸多方面留下各自不同的轨迹,为记忆与传颂她们在中国历史画卷中谱写的壮丽诗篇,宣传"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黄埔》杂志社编辑出版了增刊《黄埔女兵》。  相似文献   

3.
《黄埔》2020,(2)
正中国现代军校招收女生始于黄埔军校。女生队的出现,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于中国近现代军事、政治、人文、社会诸方面,都有着值得评述的历史作用与影响。黄埔女兵在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时刻前仆后继、救亡图存,在国民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及军事、政治、社会诸多方面留下各自不同的轨迹,为记忆与传颂她们在中国历史画卷中谱写的壮丽诗篇,宣传"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黄埔》杂志社编辑出版了增刊《黄埔女兵》。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的黄埔军校同学会,是广大黄埔同学自己的组织,是团结联络国内外黄埔同学的社会团体,是党和国家联系国内外黄埔校友,联系并做好原国民党海、空军起义人员工作的纽带和桥梁。其宗旨是“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政治和军事干部的学校,因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故取名黄埔军校。“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震撼了中国大地,使当时正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孙中山,从屡遭失败和挫折的痛苦中得到了启示。1924年,孙中山先生确定了“联…  相似文献   

5.
陈予欢 《黄埔》2010,(5):43-45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黄埔军校在过往历史中的风采与轶事,逐渐为世人所重新了解和认识。黄埔军校作为现代中国著名军校,以其称誉世界、长存中国之军事魅力,引发了广大读者与热心史事学者的无尽话题。笔者亲历其间20多年的“黄埔热”史事记述,谨将点滴感想与体会说于读者及学界。  相似文献   

6.
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纪念 2014年正值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黄埔,是海峡两岸、国共两党共同的历史记忆。目前,第一届“穗台黄埔论坛”于广州举行,海内外多位赢宾畅所欲言,追忆黄埔往事,共话黄埔精神。本刊在此选载部分发言内容。阅渎黄埔,也是阅读近现代中国。  相似文献   

7.
正记者:国共两党的黄埔将领有多少?陈宇: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著名将帅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决定现代中国走向的人。据《广州市志·军事志》记载:"黄埔军校作为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官的军事学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人民解放军中获少将以上军衔的有40余人……国民党军方面,任兵团司令以上职务的有60余人"。  相似文献   

8.
本刊记者 《黄埔》2013,(1):66-73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在广州的长洲岛上成立了,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它的成立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成就了黄埔群体的传奇人生。它没有因时间的久远,而冲淡人们的记忆;也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减退在人们心目中的魅力。如今,近90年过去了,它依然让人常忆常新。为了帮助读者更详细地了解黄埔军校,更全面地认识黄埔师生,更深入地解读黄埔精神,在即将迎来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大校、黄埔军校校史研究专家陈宇。陈宇,祖籍山东,1957年生于北京,军人世家;1976年参军,解放军首届(1983)历史系本科毕业生,先后供职于连、团、师、大军区政治部、中央军委办公厅各级单位,曾任《军事历史》杂志主编等职;多次参加边境作战等重大军事行动,立功受奖;学术研究涉及战争史、兵法研究、将帅研究、国家安全战略等领域。他潜心研究黄埔军校史30年:在南京完成四年大学学业;毕业实习在广州撰写黄埔军校研究学士论文,此后20多年间四访黄埔岛;在当年的成都北较场黄埔军校校园内工作生活五年,得天独厚地巧合积累了广州、南京、成都三地黄埔军校本部的丰富史料;上世纪80年代遍访当时在世的各地所有黄埔一期生及各期毕业生600余人,尤其对黄埔军校第一期和第二十三期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发表有关黄埔军校史文章50余篇,出版专著《黄埔军校在大陆最后一期》(1993年黄河出版社)、《中国黄埔军校》(2007年解放军出版社),总撰稿文献纪录片《黄埔军校》(2011年中央电视台)。从本期起,本刊将连载陈宇研究员访谈录,听他讲述黄埔军校的风风雨雨,感受黄埔师生的壮怀激烈,感悟穿越时空的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4,(2)
正201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支持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建立后,培养了一批批军事与政治人才,为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如今,黄埔军校已成为海内外黄埔同学和亲友共同的历史记忆,黄埔精神已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认知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
论黄埔精神     
名扬天下、如雷贯耳的黄埔军校及黄埔精神,长久以来一直为海内外华人及仁人志士津津乐道。回溯历史不难发现,黄埔精神的核心要义是爱国,而肩负着将黄埔精神付诸实施、发扬光大的历史重担,进而将黄埔精神不断充实与丰富的,则是黄埔军校学生。进入新时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之下,黄埔精神被赋予了新的现实意义,即包括青年民众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携手,秉承黄埔先辈的宏愿与初心,推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20,(2)
正2014年,在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之际,我社编辑出版了大型史料性增刊《黄埔军校史料汇编》(珍藏版)。内容包括:黄埔军校同学录(本校1至23期),黄埔军校本校、分校概况,黄埔军校校令、军令、宣言、公告、校规、条例汇编,黄埔军校军歌集,黄埔军校大事记等。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社编辑出版了大型增刊《抗战中的黄埔师生》《我的抗战——黄埔师生口述抗战历史》,充分展示黄埔师生在抗日战争中的突出贡献,大力宣传黄埔师生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黄埔精神与爱国是不可分割的,因为爱国——爱中国是黄埔精神的基因。所谓黄埔精神,顾名思义就是黄埔军校的精神,也是黄埔军校创校者孙中山先生救国图存的爱国精神。近代中国,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所言:“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  相似文献   

13.
单补生 《黄埔》2010,(6):42-43
自从我收藏到黄埔四期同学录之后,心中产生一个似乎不切实际的想法,那就是何时能收藏到黄埔五期同学录呢?黄埔军校史稿记载,黄埔军校在大陆分为:一、黄埔时期;二、南京时期;三、成都时期三个阶段。黄埔时期称之黄埔军校早期阶段,是指在黄埔长洲岛上的第一至五期。第一至三期校名是“陆军军官学校”,第四至五期则易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收藏讲究专题系列,  相似文献   

14.
《黄埔》2016,(3)
正广大黄埔师生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中,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也是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在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指出,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核心是为统一中国、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  相似文献   

15.
正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进程中,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黄埔师生驰骋疆场,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全体中国军民一道,抛头颅,洒热血,表现出中华儿女非凡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他们以生命和鲜血淬炼出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抗日战争时任副团长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17,(4)
正2014年,在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之际,我社编辑出版了大型史料性增刊《董埔军校史料汇编》(珍藏版)。内容包括:黄埔军校同学录(本校1至23期),黄埔军校本校、分校概况,黄埔军校校令、军令、宣言、公告、校规、条例汇编,董埔军校军歌集,黄埔军校大事记等。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社编辑出版了大型增刊《抗战中的黄埔师生》《我的抗战——黄埔师生口述抗战历史》,充分展示黄埔师生在抗日战争中的突出贡献,大力宣传董埔师生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17.
回顾与展望     
《黄埔》2008,(3):1-1
今年6月16日,是《黄埔》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日。 20年前,在《黄埔》杂志的创刊词中,编辑部开宗明义地宣示了本刊肩负的重任,这就是“如黄埔军校初期曾经创刊的《黄埔日刊》、《黄埔潮》、《革命军》、《中国军人》一样,《黄埔》将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黄埔军校精神,肩负起时代的重任。今日,《黄埔》肩负的重任是什么呢?黄埔军校一期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徐向前为本刊创刊题词昭示了《黄埔》的任务:‘为黄埔同学立言,为祖国统一尽力。’”  相似文献   

18.
正"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这是毛泽东高度评价黄埔军校的一句名言。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在黄埔军校工作过,但是他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23,(1):30-31
<正>姚斌,黄埔军校第19期生孙荫霖之外孙,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张自忠的侄重外孙。民革聊城市委会委员、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供电段电力技师。黄埔精神,实质是以“爱国、革命”为核心的精神力量,是维护和捍卫祖国完整统一的坚强信念。今天,随着岁月的流逝,黄埔军校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遥远的记忆,但黄埔精神却穿越时空,  相似文献   

20.
李熙宗 《黄埔》2013,(3):6-6
发扬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建会宗旨,是黄埔同学应该身体力行的义务和责任。什么是黄埔精神?我看应该是爱国革命!为什么说爱国革命是黄埔精神?首先,我们应该从黄埔军校的诞生说起,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时,孙中山先生视察了黄埔军校后在作报告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我们今天要开办这个学校是希望什么呢?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