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11月、12月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党历史上是一次划时代的会议。这两个会议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已经载入了当代中国的光辉史册。岁月飞逝,往事难忘。这两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虽然已经过去20年了,但当年参加这一盛会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2.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和伟大意义的会议,是我党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点。这次会议也是我们党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历史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  相似文献   

3.
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会议,分别成为我党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两个转折点,是我党历史上的两座丰碑.前者在中国革命极其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成为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后者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处于严峻挑战的时候,果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路线,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具历史意义的转折点.本文拟就这两次会议实现转折的历史背景、转折特点、历史意义等诸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历史背景之比较  相似文献   

4.
郑德平 《党史文苑》2012,(18):58-61
胡锦涛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发表的"七一"讲话,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每一个十周年党庆纪念活动的政治惯例,又是为2012年下半年召开十八大确定政治基调,也是新时期新时代我党对自身历史的最新总结,更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强执政党建设提出的最新要求。胡锦涛的"七一"讲话以"讲成绩——摆问题——谈部署"为基本结构,一是对党的历史作出最新总结;二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最新要求;三是对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政方针作出系统阐述;四是对新时代我党对外政策和主张作出原则阐释;五是对新时代青年提出殷切期望。这个讲话透出中国在未来怎么走的许多重要讯息。  相似文献   

5.
2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始认真、全面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前后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民主革命时期的遵义会议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改变了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重要会议,是20世纪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振兴进程中的两座扭转乾坤的伟大历史丰碑。这两次会议都是在我们党面临严重挫折的情况下召开的,而且都是依靠我们党自己的力量,纠正了…  相似文献   

6.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我们都还记得,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中国面临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粉碎“四人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和世纪之交的重要时期召开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是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会议,是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去夺取建设有中国恃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会议.这次会议是我党历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四年,在党的历史上是很重要的时期。党的十四大继往开来。“往”,如果讲得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七十多年之“往”;直接地讲,是新时期十四年之“往”,足继这个“往”。从十四大以后新时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来”,是开新时期的新阶段之“来”。十四大报告给新时期十四年这一章历史写了下了基本总结,又为下面一章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1991年,胡绳同志主持写《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时讲过,我党历史时期的划分是不是可以以民主革命时期为一段,社会主义时期分两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时期的前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了社会主义时期的新篇。这是我用自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地位的会议,本文就思想解放运动、社会发展的转折、政党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它的重大的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  相似文献   

10.
最近召开的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党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赵紫阳同志在这次大会上所作的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论,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主线,以两个基本点为经纬,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和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会议。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重要时刻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在统一全党思想和认识的基础上前进。民主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这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有过两次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重要会议。一次是1998年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江泽民总结概括了改革开放20年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本经验,共十一条。另一次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江泽民总结概括了十五大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  相似文献   

13.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无论从哪个角度评价,都具有历史转折的意义。本文着眼于研究这一历史转折的内涵,以有利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一、历史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是偶然发生的。从中外历史看,一个变化的时代可以调整一次会议。中国共产党的十大和十一大只间隔四年即可证明。同样,一次成功的会议往往会改变一个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性会议;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催生婆。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应该看到,一次成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说就是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一、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历史必然性三中全会实现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党和国家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中国客观形势的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结果。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客观形势和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中国社…  相似文献   

15.
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时候,有的同志问:为什么《决议》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而不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是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相似文献   

16.
<正>1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他提到两个"划时代"的"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划时代"一词,有着极强的分量感、厚重感,标志着这两个"三中全会"在中共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因为它开启了新时期。习近平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17.
杨海婷 《世纪桥》2010,(3):20-21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实现了我党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30年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及当今中国的发展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党必须坚定信念,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求实》1981,(Z2)
这一部分是讲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但由于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左的错误,党的工作是在徘徊中前进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从党的指导思想上进行拨乱反正,从根本上扭转了左倾错误方向,开始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着重阐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讲华国锋同志的功绩和错误。第二个问题是讲党的三中全会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相似文献   

19.
陈风楼 《唯实》2004,(2):75-78
我党历史上因为干部准备不足曾经出现了三次"干部恐慌"现象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第二次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要防止和解决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必须有正确的干部路线和政策;必须从制度上解决好干部队伍的新陈代谢问题;对干部的培养使用必须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必须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努力避免运动式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下简称"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只开了五天。五天会议,简单、平稳、顺利,波澜不惊。会议闭幕当天就发表了三中全会公报。但是,它向关心政治的人们表明:重大转折已经发生,而且,这是一次堪比遵义会议的重大转折,因为它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命运之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