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历程中培育和形成的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释放中国革命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所具有巨大潜能,就是要深入挖掘中国革命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彰显其时代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继承革命文化。中国革命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文化璀璨夺目的瑰宝,是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大力彰显中国革命精神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彰显中国革命精神的激励作用、鼓舞作用、凝聚功能、导向功能,弘扬中国革命精神,继承革命文化,提供精神引领和价值引领,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凝聚磅礴的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2.
列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立场上观察和分析中国问题,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观。列宁痛斥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力量蕴藏在民众之中,阐明了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和世界革命的联系,深信未来的中国革命要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并科学预见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列宁的中国观启发我们在新时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扬斗争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创立和发展了中国革命统一战 线的理论与政策,确立了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法宝地位,指出了中国革命统一战 线的规律,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地做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4.
革命歌曲作为中国革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长期革命斗争中产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革命歌曲是伴随着中国革命各阶层的成长和壮大而逐渐发展的。其创作与传唱对各时期革命的发展又产生了有力地推动作用。革命歌曲不仅具有其它艺术形式的审美和娱乐作用,同时也对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现实的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中国革命和建设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本文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学者以"中国苏维埃运动"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27年至1937年10年历史,但"苏维埃革命"更触及事物本质,以其命名更为适宜。中国苏维埃革命的兴起以共产国际和斯大林中国革命三阶段论为指导,从宣传苏维埃到建立苏维埃,从不退出国民党的内部联合到外部联合再到抛弃国民党旗帜,从认同直接革命形势到承认革命的第一个高潮已经过去,从以城市暴动夺取政权为中心到逐步重视农村革命根据地,从俄国苏维埃无产阶级专政的模式转到中国苏维埃是工农民主专政,体现了共产国际指导中的调适和结合。中国革命苏维埃方略的系统确立,有利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三阶段论的重大缺陷,造成"左"的错误发生,并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因其所处历史阶段的性质,使革命的性质、领导阶级、阶段形成了多重二元性。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是革命成功的关键和保证。历史证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需要一个强大的先进的阶级和政党来领导。如此,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才能取得胜利和成功。  相似文献   

8.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毛泽东运用实事求是这一精髓,开辟了中国革命的道路,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军事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等重大问题,指导中国的革命走向胜利,并在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9.
法国作家马尔罗的小说《人的命运》描述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和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一时期的中国大革命。在这部小说中 ,他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描述了参加大革命的革命者以及他们的革命动机、革命思想、革命心理和采取的革命手段并展望了革命的前景。因此 ,研究马尔罗眼中的中国大革命对于我们研究中国革命史是一个极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表明,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在于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属性和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了的,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针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勇敢地提出“反对本本主义”,进而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号召,并身体力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总结中国独创性历史经验,吸收中国优秀文化精华得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原则,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成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并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由此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以后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基于对中国社会特殊矛盾、社会结构、农村阶级的深刻分析,坚定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这一中国革命新道路,并在井冈山进行了具体的实践,这是中国革命进行独立实践探索的起点。在井冈山,毛泽东把枪杆子、农民队伍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转机。井冈山是这三个条件结合在一起的首创基地,是毛泽东思想的发端之地。  相似文献   

13.
工农联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个"农民国度"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在找到并确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新道路之前,毛泽东也曾受到"城市中心论"的影响。在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向乡村转移的过程中,毛泽东积极探索并正确处理好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工农联盟思想,最终催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是其对干部教育问题和整个革命事业思考的结果,是一代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的独创,他认为,干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明确提出“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针;干部教育要同中国革命相结合,为中国革命事业服务,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干部教育工作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这些基本思想构成延安时期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最根本的内容,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在探索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先后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了卓越贡献。纵观历史,毛泽东的实践对我们实现"中国梦"具有的重要启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保持道路、制度和理论自信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系统思想,是对中国古代系统思维和马列主义系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科学吸收了中国古代系统思维方法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系统思想中的系统始基、系统整体性、系统相关性、系统层次结构性、系统协同倍增等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民族自信心的形成,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紧密联系的。毛泽东的民族自信心具有继承性、科 学性、人民性等特点,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毛泽东民族自信心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对我 们的工作和学习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和创建人民军队、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创举。在斗争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是在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适合中国青年教育实际的科学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各种挑战,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对于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及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造利用、批判继承,以及与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的态度,对于我们今天的新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