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一个诱人的大项目,一些急于招商引资的地方官员被搞得晕头转向。利用这一点,5个无业人员假冒香港大公司管理人员,以投资为借口,诱骗内地党政领导、公司高管到香港等地考察洽谈,布下“天仙局”进行敲诈。(“天仙局”一词港剧中常有出理,指行骗者抛出虚无的诱饵,设下连“神仙都难识破”的骗局来骗取钱财)一年间,这伙人成功作案16起,敲诈勒索安徽等8个省市招商官员近千万元。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主办的内地与香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研讨会于1992年11月3日至4日在广州召开。这是内地与香港第一次举行的为交流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经验,探讨内地与香港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的盛会。这次研讨会有来自内地、香港的知名学者、律师、法官、政府官员和学术团体等的代表40多名。研讨会主讲嘉宾是高卢麟博士、戴婉莹署长、胡红玉女  相似文献   

3.
内地赴港求学的女研究生陈静,因为行贿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索取期末考试试题而被判6个月监禁,这则消息最近在香港和内地都引起巨大轰功.……  相似文献   

4.
叶秋华  李温 《法学家》2007,(3):8-14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历时十年,香港的法制也在"一国两制"原则下走过了十年历程.回顾这十年的历史,虽然香港法制中还存在某些问题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例如香港与内地的区际法律冲突问题,香港法制与内地法制的比较与借鉴问题等,但从整体上看,香港法制在"一国两制"原则下的运行是成功的,它对保持香港的持续繁荣与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香港法属于英美法系,香港公司法承袭了英国公司法的传统,又立足于香港的实际。比较分析内地与香港公司法的异同,是吸取英美法系优秀法律文化的一条捷径。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司的概念及种类、公司设立、公司资本、公司组织机构以及公司解散等问题的比较,找出内地公司法与香港公司法的不同之处,取香港公司法之长补内地公司法之短,以促进我国公司法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香港感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央人民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自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以来,内地与香港的经贸交流以及相关的司法、文化合作得到迅速发展,为了更深入了解香港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加强两岸公证机构的合作,推动两地经贸与文化发展,受司法部委派,山东、河北两省公证界人士一行十人于2005年5月10~16日赴港考察,先后参访了香港律政司、中国委托公证人协会、香港国际公证人协会、香港廉政公署、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公司注册处以及香港律师会.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随着内地经济不断发展及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内地企业之间及境内外企业之间的投资、收购及兼并现象越来越多(例如近五十年来内地企业不断进军香港市场,在香港上市或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公司或H股公司不断投资内地,收购内地企业或资产),投资风险管理相应越来越重要。下面简要介  相似文献   

8.
(2 0 0 3年1 2月7日商务部令2 0 0 3年第1 0号发布)为了促进香港、澳门与内地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鼓励香港服务提供者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企业,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现对《关于设立中外合资对外贸易公司暂行办法》(外经贸部2 0 0 3年1号令)作如下特别规定:一、自2 0 0 4年1月1日起,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以合资、合作、独资的形式设立对外贸易公司。二、申请设立对外贸易公司的香港服务提供者和澳门服务…  相似文献   

9.
法学动态     
一国两制下香港与内地的民事司法协助(等五则)周汉华一国两制下香港与内地的民事司法协助关于香港与内地司法协助的性质,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属于一国内部平等法域之间的区际司法协助。最近,外交部条法司官员徐宏在《法学家》杂志(1996年第6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之间的民事司法协助,不属于一国内部平等法域之间的区际司法协助,而是根据一国两制产生的,中央法制施行区域与地方特殊法制施行区域之间的司法协助。解决香港与内地民事司法协助问题的最正要原则是“一国两制”原则,既不能完全照搬国家之间司法…  相似文献   

10.
内地与香港律师管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内地与香港律师专业发展计划”的安排,2005年8月2日,大连市律师协会一行11人去香港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研修,经过对香港律师协会、大律师公会、律政司、立法会、委托公证人协会、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等单位为期一周的参见、参察,在香港的p.c.woo&co律师事务所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工作与学习,对两地的律师管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于内地而言,真正意义上的律师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199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正式颁布,为内地律师制度确立了法律基础,自此,内地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开始步入了专业化、规模化的…  相似文献   

11.
信任危机仍在继续 最近两年的中国经济学界可谓多事之秋.2004年8月的"郎顾之争"掀起轩然大波,随着科龙董事长顾雏军的倒台,那些一度力挺顾雏军,为国企产权改革和市场化取向辩护的主流经济学家,依然摆出一副无辜的样子,照样冠冕堂皇地在公众场合亮相.当2005年10月香港学者丁学良一语惊人,发表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内地的经济学家到国际上最好的50个经济系里当研究生的资格都不够"的评论,这时内地的主流经济学家们如坐针毡而集体失语.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律》2009,(1):108-108
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批准在香港注册的内地法律服务机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阕於审理涉港澳经济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87年10月19日法经发[1987]28号)之规定,本公司以接受委托的方式为内地法院提供涉港法律文书的快速送达业务。此外,本公司亦向内地有关机构和人士提供代办香港公司的商业注册登记以及股东情况、香港公司的不动产登记情况查询等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13.
刘力 《法学评论》2012,(5):72-78
香港非营利组织对于内地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由于内地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定,香港非营利组织在内地的活动尚有合法性的疑问,另外,内地与香港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分类、登记、管理等诸多问题存有差异,从而为某些内地组织或外国社会组织寻求在香港转换主体身份提供了便利,也为某些社团式香港公司来内地进行营利活动创造了机会,因此探讨香港非营利组织在内地活动的合法性尤为重要。本文以两地法律冲突为研究基础从区际私法角度探讨了活动合法性的法律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14.
郭文纬,1947年出生于香港,在香港廉政公署任职长达27年,2002年到2006年出任香港廉政公署副专员。近几年,刘金宝、黄宏生、周正毅等内地大贪巨骗相继落入法网,而郭文纬,正是这些案件的港方牵头主办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内地与港澳先后签订了CEPA协定,从CEPA涵盖的三方面内容来看,服务贸易是重点之一。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法律规定,着重探讨了CEPA有关服务贸易规定在内地与香港之间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如:市场准入、服务提供者定义等,对此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的条件、以注册地标准兼控制标准来界定香港公司的身份和加强内地与香港之间服务行业的沟通合作等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6.
车丕照 《中国法律》2002,(4):27-29,89-93
2002年1月下旬,在国家外经贸部官员与香港财政司司长的磋商中,已将原先提出的“内地与香港自由贸易区”的称谓正式定为“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多数人士认为此一名称比“自由贸易区协议”对香港更为有利,因为後者主要针对货物贸易,而“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则函盖商品和服务,而服务业则是香港的主力所在。但我认为,这种更改并不见得妥当。  相似文献   

17.
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学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11月15日至17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在福州举办了“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承办单位是福州大学法学院,来自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以及我国内地和香港的专家、学者和从事环境资源管理工作的政府官员、管理人员等120人,围绕“环境资源法学理论与制度创新和发展”这个主题,就新世纪环境资源法的新问题、新思路与新  相似文献   

18.
提高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内地的了解,促进他(她)们"北上"到内地发展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我国"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以下简称交流计划)的政策目标之一。该交流计划自2012年开始已经实施多年,但其政策效果究竟如何还未有研究。本研究结合研学旅行相关理论和群际接触理论,使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考察交流计划短期项目的政策效果,即是否增进了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其发展的兴趣和了解,以及对这些城市的好感。研究发现,大部分愿意参加交流计划的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有好感,而且对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其发展感兴趣,但并不了解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其发展;交流计划显著提高了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其发展的兴趣和了解;参加了交流计划的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变得更有好感的比例要高于没有参加交流计划的学生,但差异并不显著。本研究为评估交流计划在增强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内地了解的有效性提供了首个定量实证证据,为国家制定和完善有关香港青年大学生的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胡健 《中国法律》2009,(4):43-46,98-103
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在更加紧密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跨境破产。香港回归前,内地就曾发生过多起涉港的破产案件,比如南洋纺织品商行宣告破产案、广州市荔湾区建设公司诉香港欧美中国屋宇有限公司案、国际商业信贷银行深圳分行破产案等。香港回归後发生的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案中,不少债权人就来自于香港;而在香港引起广泛关注的上市公司海域集团破产案中,由于内地与香港之间没有相应的跨境破产合作机制,香港高等法院任命的破产清算人得不到内地法院的认可,无权处理公司在内地的资产。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之夏,在经济界,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郎成平教授在内地掀起一场"台风".这场被称为"郎飓风"的风暴在学界、企业界以及整个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