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必须使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成为生产条件,使一定的生产条件不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界限。”[1](P36)马克思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的状况制约着人的发展的程度和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的生产力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是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生产力含义不少人认为,生产力三要素说(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斯大林的创造,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意.马克思和思格斯早就指出,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人和物质资料两方面的内容,是人对整个社会现实生活全面的创造性活动.人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核心.生产力是人对社会现实生活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能力,是人自身的对象化,或者说生产力是人的创造能力. 有的人则认为,生产力"三要素"应该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组织管理.人类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就是劳动者利用工具,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物质变换过程.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是否起作用?人们的认识还不一致。有的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本就没有联系,谈不上起什么作用;有的人认为,两者还是有点关系,但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不大。笔者认为,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全面、持久发展的可靠保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学说告诉我们,人类的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大系统,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自身生产三个领域。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在精神生产领域的地位和作用,论者颇多。下边,主要从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展物质生产力中的…  相似文献   

4.
魏屹东 《理论探索》2001,3(6):40-41
从人的需要这一内在动因出发 ,考察生产科技化的整个过程 ,认为人的需要是产生科学技术的内在动力 ,科学技术则是人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生产力系统和科技系统的发展在经历了古代浑然一体、近代分化和现代融合三个阶段后 ,形成了科技化生产力。科技化生产力是生产力和科技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系统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维度分析,信息生产力是当代先进科学技术的集中体现,表征着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生产力发展的价值维度分析,文化生产力在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体现着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变化;从生产力发展的生态维度分析,生态生产力体现了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体趋势,代表了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把当代社会先进生产力的系统结构描述为:以"信息生产力"为科技平台和物质基础,以"文化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为重要特征,以"生态生产力"为目标指向和发展趋势的生产力系统。  相似文献   

6.
人是生产力中决定性因素,而人又是有思维、有精神的行为主体,能否调动起人的精神因素和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对于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极为重要。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进程来看,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承担的主体虽然是一个客观存在,但这一主体的合力却不能自发地实现,而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和引导才能实现。这就需要发挥政党代表先进生产力方向的作用,通过必要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组织和引导,使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力的行为形成巨大的合力和保持明确的前进方向。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能创造生产  相似文献   

7.
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组成。物质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促进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发展,不断提高两种生产的能力,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即文化生产力,简称文化力,是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同社会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文化两大系列。马克思认为,科学是生产力;邓小平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34)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概念,应坚持全部生产力和全面生产的观点,我们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把握生产力范畴,树立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相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生态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形态,其生态化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也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要求。生态化的发展,要借助于生产力要素的生态化变革来完成。当前,我国的生态生产力系统发生了深刻的要素变革,是生产力生态化转型的核心体现。中国当代生态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变革体现在四个方面:生产主体从"经济人"转向"生态人";劳动对象从"硬资源"向"软资源"拓展;劳动资料优化从关注"水平维度"转向关注"生态维度";生产过程从"单向式"转向"闭环式"。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系统.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之前,由于生产的规模狭小,社会分工简单,人们把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看作生产力的三大要素,是符合当时生产力实际的.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出现后,生产力系统的内部要素和结构自然也越来越复杂了.我认为,现代生产力是由以下六大要素构成的.一、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能动的要素.它包括直接生产者、生产的管理者和为生产服务的科技、教育工作者.他们既是劳动资料的制造者和使用者,又是劳动对象的改造者、开发者;既是直接的生产者,又是生产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管理者,是科学技术的发明、传播、应用者,因此,是生产力系统的核心,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索.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首先,这是由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功能决定的.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技.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它只能物化在生产力各个要素中,才能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第一,科学技术使劳动者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主要是指劳动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责任心和积极性.决定社会全貌、制约历史发展的终极因素是现实的生产力,而不是人们所拥有的生产能力(或生产潜力).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社会拥有的全部生产能力.因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买的生产力.则必须促使生产力结构中的三大要素的有机结合,这个结合的关键是人的因素.劳动者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在同样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衡量社会主义社会动力的尺度、衡量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尺度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但其中最主要、最高的尺度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外在方面-客体生产力的积聚,内在方面-主体生产力的开发.生产力内部主客体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尺度、社会主义社会动力的尺度是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生产过程的系统构成基本是人、物两要素,后来,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生产力的发展中曾经起过决定性作用,自第三次产业革命以来,尤其是正在兴起的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规律体系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经济规律是深蕴在经济现象之后,依存于经济运动过程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运动过程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的生产过程;二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关系。这两个方面既密切融合为一体,又相对独立。它们各有自己诸多内在的、普遍的和经常的必然联系。前者之中的规律性体系是生产力方面的,亦即生产力规律体系;后者之中的规律性体系是生产关系方面的,亦即经济规律体系。在任何生产过程中,这两类体系都是相对独立,且又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化生产力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化生产力这一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文化生产力的社会功能,就文化生产力的定位和焦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文化生产力是文化生产力是指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能力。它既是人的全面发展重要内容,又是指引和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协调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社会功能是,文化生产力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做人、做事的思想和方式,也为我们能够在社会领域里理解、协调各种关系并且为满足我们的需要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8日《陕西日报》“报刊纵览”栏择要转载了《科技日报》今年3月27日第一版《钱学森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文中说:“钱学森说,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参加生产的劳动的人,二是包括机器在内的劳动工具,第三是生产劳动的对象,包括材料、零件等。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趋势,是当代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这种趋势不仅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在科学、技术、生产出现一体化趋势的今天,有人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命题存在着缺陷.他们的理由是:科学是知识形态,是精神性的东西,不是现实的生产力;技术在没有转化为生产之前,也不是现实的生产力.而生产力只能是容观的物质力量,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那未,在生产力中就同时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种因素,因此生产力也就不再是容观的了.以此引伸,其一是说,知识形态如果可以作为生产力,那它就和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一样成为物质力量了,这样一来,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就无从划分了.其二是说,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  相似文献   

17.
文化生产力的产生不仅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时代背景,也有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它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理论"、"精神生产"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思想发展的逻辑必然.深入探讨文化生产力问题不仅在实践层面有助于当前我国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且从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8.
一、生产力的内在矛盾和内在动力。 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内在矛盾性。正是生产力的内部矛盾,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即人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同自然界之间进行的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关系。正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这种交换中,人和自然之间不断产生和解决这个矛盾,由此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关系就构成了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9.
山区人民仍然贫困落后的症结何在?简单的说,当然在于生产力的不发达,而生产力不发达的原因,则在于生产结构不合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作为劳动者的人的本身因素是生产力中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此,主要原因应当在劳动者本身去找。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劳动力的组合方式不合理即人口布局不合理是山区人民长期贫困落后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同任何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它内部矛盾一样,生产力也是在其诸要素所构成的内部矛盾推动下发展的。作为一个巨大系统存在的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基本要素,和科学技术教育、生产管理、生产信息等要素。它们不是杂乱地堆砌在一起,而是在特定的关联方式下形成为有机体。生产力诸因素的合理组合,是生产力获得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