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国 《湘潮》2008,(10):53-56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自己的礼炮部队。在重大庆典和重要迎宾活动中,鸣放礼炮,用来烘托隆重、热烈、喜庆的气氛。礼炮部队起着别的礼仪无法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各国把礼炮部队作为对外展示本国风貌的窗口。我国的礼炮部队经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这支部队以精湛的技艺和良好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他是一名很普通的老兵,一旦融入了人流就很难再找到他。 他又是一名极不普通的老兵,22年来,先后参与完成了159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来访时的迎宾礼炮鸣放任务以及新中国成立40周年、50周年国庆庆典,香港、澳门回归庆典等礼炮礼花鸣放任务。  相似文献   

3.
开国回眸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风风雨雨地走过了50年。然而,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那震耳欲聋的礼炮,洪亮有力的军乐,五彩缤纷的礼花,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山炮当礼炮礼炮仪式起源于德国中世纪。火地虽说是中国最早发明的金属兵器,但中国历朝历代皇帝,没有一个想到用火炮这种雄雄赫赫的“语言”来作一种礼仪。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还没有礼炮队。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中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必须要有鸣放礼炮这项仪式,这就要有一支礼炮部队。1949年8月1日,聂荣臻代表中央军委把第一面八一军旗授给了特种兵司令员高存信,命令…  相似文献   

4.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有54门礼炮齐鸣28响。然而,你可知道,为了这震撼世界的礼炮声,当时的旅大公安总局、大连铁路公安局的干警和苏联驻军,付出了怎样的汗水和艰辛呀! 鸣放礼炮始于400年前,原本是一个国家的战船进入另一个国家的港口时,双方对空鸣炮,用来表示致敬。后来,成为一种国际惯例,被用作一个国家举行隆重典礼和迎宾场合的不可或缺的礼仪。中国人民为了庆贺开国大典,当然也要鸣放礼炮。但是,当时的中国,解放战争的炮声还没最后停息,百废待兴的工业还不能生产礼炮和炮弹。怎么办?开国大典筹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5.
谈婚论嫁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本来是用不着别人饶舌的事情,但近来不时撞入眼中的怪现状,又使我忍不住要说上几句。仿佛是前年底吧,东北某地在全国婚礼奢办的持续热潮中,又一次异军突起,创造了鸣放19响礼炮的记录。据说只有这样,才显气派,否则就要因“寒酸”遭人耻笑。作为东北人,从报上看到这则消息后,真是百感交集。东北人向来豪爽大方、出手不凡,这回又来个“比国王更贵族化”。慢说国内,便是外国  相似文献   

6.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鸣礼炮28响,轰鸣的炮声震彻大地的同时,也在许多人面前划出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毛泽东为什么让礼炮鸣放28响?这“28”里面,到底隐含着什么不同寻常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在宜宾县,说起宜宾碧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一提到"西部农庄""綵山四季花海""宜宾首届郁金香文化季",很多人就会想到那个返乡创业的"80后"小伙子——罗军舰.  相似文献   

8.
人民解放军编制军衔的几次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平 《党史博览》2002,(3):49-53
军官职务编制军衔,简单地说,就是哪一级军官该授什么衔,这是各国军衔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军衔等级和职务等级,是近代以来各国军官制度的两大等级体系。编制军衔,就是协调这两大等级体系的依据。世界各国军队一般  相似文献   

9.
正经党中央批准,今年1月1日起,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任务。此前守卫国旗35年的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光荣结束使命。2018年的第一天,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即发生了两大变化。首先是,由军乐团8名礼号手在天安门城楼,演奏该团仅用3天写出的《升旗号角》音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10,(9):56-57
<正>黄小平在6月16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曾设计了一艘军舰,自认为这是天底下最先进的军舰。于是,请来造船专家品评。造船专家观看了威廉二世设计的图纸,说了这样一番话:陛下,您设计的这艘军舰,它的船形将是世上最美的,它的航  相似文献   

11.
解放军在发动渡江战役之前,曾对中外的媒体发出最后通牒,限令各国舰只于1949年4月20日前驶出长江水域,并严禁各国船舰于长江上航行。但旧时的“日不落国”、老牌的大英帝国舰队近百年来,在中国耍惯了威风,虽然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势渐衰,已无往日的风光,但对于中国还是不放在眼里的,关键时刻又要插一手,想把过去的历史重复演出,他的军舰非但不撤,反而要逆水上行。  相似文献   

12.
徐宝来 《湘潮》2006,(1):55-55
2005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诞生90周年纪念日。当我打开那本发黄的《海的记忆》个人相册时,目光久久地停留在一张珍贵的照片上《:胡耀邦与水兵在一起》。1981年4月26日,“132”号驱逐舰停靠在舟山定海军港码头,我们水兵刚吃过早餐,正三五成群在码头上散步。“嘀!嘀!嘀!嘀——!”三短一长的备战备航警报突然响起,我们已跑步回到军舰各就各位。半个小时后,随着“嘟——,嘟——”两声汽笛声,军舰驶离了码头。果然,出航后不久,舱内扩音器里传来了高政委的声音,他说,今天执行的是一件光荣的政治任务,军舰要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从普陀山接送到渤…  相似文献   

13.
齐千里 《党史文汇》2014,(11):20-23
正奏唱国歌,鸣放礼炮,在悲壮低回的变奏乐曲声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向抗日英烈敬献花篮──这是2014年9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后的首个纪念日仪式。悲壮的乐曲正是诞生于山西的《在太行山上》。它属于全中国人民,也属于全世界爱好和平和正义的人们,同时,作为一代战歌,《在太行山上》有着鲜明的时空指向。在抗战胜利69周年纪念日到来的前夕,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  相似文献   

14.
初露锋芒1919年8月14日下午1时。上海码头。法轮“麦浪号”鸣笛解缆,徐徐启动。陈毅等四川中国赴法留学生纷纷涌向船舷凭栏观望。黄浦江上停泊着一片外国军舰和商船,其中以桂英国米字旗居多,也有不少挂太阳旗的日本商船。这是陈毅生子第一次如此贴近地观看外国船只。忽见“麦浪号”的尾浪中,一只小舢舨剧烈颠簸着,小舢舨上的妇女奋力向岸边划,防止被浪击沉。这一切,强烈地刺激着陈毅的感观,使他近来遇到的几件事重新在眼前闪现。在四川三都长江江面,英国军舰闯沉中国的木船竟扬长而去,七八个中国人葬身江底却无处伸冤;在上海,到…  相似文献   

15.
天安门广场,礼炮轰鸣。在共和国主席和外国元首的注视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高擎八一军旗,迈着雄健的步伐走过来了……那枪刺与礼服的组合,似高山的雄姿,风采赫赫,挺拔撼天;那平面与直角的交融,似大海的涛声,汹涌咆哮,震耳欲聋!就是这支队伍,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英姿雄风,把  相似文献   

16.
“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蔡廷锴将军乘船至香港小住。1932年7月14日,与菲律宾马尼拉中华商会主席许友超一起乘“芝莎开尼”号轮至厦门,受到厦门人民的热烈欢迎。当轮船驶进港湾靠近码头时,美国驻厦门的浅水舰鸣放礼炮,厦门各界人士的代表一齐登上轮船,向蔡廷锴将军敬献锦旗。蔡将军当晚留宿厦门,翌日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特地参观了日光岩上的郑成功水操台,以追念这位民族英雄收复台湾的丰功伟业。1933年,蔡将军补  相似文献   

17.
国人的礼仪与精神文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休假,忽听得楼下一声炮响,声震屋瓦。原来是一对新人在举办很有创意的婚礼,把礼炮引用进来。过去,一提礼炮就要想到天安门广场,想到国王或总统。现在,普通百姓的婚礼也用礼炮,可以从侧面说明,国人的生活质量确实提高了,结婚的仪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内容更丰富了。  相似文献   

18.
“干舰海军”,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由1000艘战舰组成的舰队,也不是美国海军要再建造1000艘军舰,其真正的含义是要联合世界上所有能联合的海上力量,一起应对各种海上威胁,其实质就是与外国海军结成亲密伙伴关系,形成一个国际海上联盟。因此,美国“千舰海军”计划又叫“全球海上伙伴关系”计划。  相似文献   

19.
强领导者如何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一部好莱坞影片叫《兵临城下》(Enemy at the Gates),故事的背景是二战时期苏联红军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的那场殊死保卫战。当时德军势头凶猛,而苏军节节败退,苏军元帅在震怒之下,问手下的军官怎样才能守得住6一个军官建议说,“对所有背叛、逃跑的军官与士兵格杀勿论,以此加强纪律。”但他的建议不被元帅认可。这时候,另一个军官则说,“给他们(士兵)希望,给他们勇气,激励他们对祖国的爱,让他们相信最终会迎来胜利,所以我们要树立一位英雄来激励他们。”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苏军最终获得了胜利。这是一部影片中的情节,但对领导者如何提…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的衙门官吏,见了洋人大都是奴颜婢膝,出尽了洋相。但左宗棠却不卑不亢,不崇洋媚外。当他督闽时,在福州的英国领事有雅芝归调离中国,而接任的英国领事名叫贾禄。贾禄来福州赴任时,左宗棠对待他以平常的信札来往。接见时也用和中国同等级别的官员礼节接见,这就使贾禄很不高兴。他向清朝总理衙门告状,说左宗棠没有礼貌,对待英国领事不用“照会”,而用“札”。接见英国领事没有开中门,没有鸣礼炮。而其他外国领事们,在上海、广东等地,都受到“照会”和“礼炮”的接待。唯独福建不然,对洋人十分无礼等等。左宗棠立即义正词严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