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重阳要求全真教徒出家,并不是要其出世,而是要其在心地上超凡脱俗;全真教徒仍然生活在尘世间,而且要去做入世的功德。一般会众虽不必出家,但追求的却是超尘脱俗的出世境界。思想上要出世,行动中要入世,这种出世与入世的有机结合,就是王重阳理想的神仙境界,充分显示出全真教的世俗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谭处端借助佛教的因缘论否定了人的身体的真实性,破除了传统的肉体成仙观念;利用佛性论确立了真性的核心地位,使真性称为成仙的根据.他从禅宗的心性论出发,把真心与真性合一,将修心与修性合一,要求修行者去内求真心、自悟真性.他借用佛教除三毒的思想,来解说他的心性修炼方法;又借鉴佛教的修行方式,要求全真教徒出家进行苦修;同时,受居士佛教的影响,也不反对信徒在家修行.他还主张修行应该随缘自得、不修而修.追求一种如行云流水般自在逍遥的神仙境界,这都是受佛教特别是禅宗思想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的自由精神--简论儒道释的自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是自有其自由精神的儒家"入世的自由",道家"忘世的自由",佛教"出世的自由",以及三者会通的超越的自由精神.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传统自由精神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4.
朱光潜的治学精神弥足珍贵。他毕生奉行的座右铭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因做“入世”的事业,他有儒家兼济天下,学以致用的热肠;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因有“出世”的精神,他得道家超然物表,虚静无为的精髓;具有淡泊明志、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5,(5)
<正>他,出身人文世家,却偏好蚊虫花草;他,一个不折不扣的"捣蛋鬼",搞起科研来却特别执著较真;他,从小就不是一个优等生,却成为中国科学界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功成名就,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入世"中的"出世"境界……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被子植物生殖生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推动中国实验胚胎学迈向实验生殖生物学的先驱杨弘远。  相似文献   

6.
论党校精神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有了精神,人便有了灵魂。人有精神,生活便精彩。没了精神,便不成其为人。人无精神,生活便无味。生活一无味,人便更颓废。到极处,人便会出家出世,便会去找宗教。一代书圣王羲之曾以黄庭换白鹅名扬千古。他明确地说:上药三品精气神。可谓揭示了人之真谛。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这是世间一大规律。  相似文献   

7.
成长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儒家讲入世,强调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道家讲忘世,强调清静无为,精神超脱,以柔克刚,安世处顺;佛家讲出世,强调万物皆空,排除烦恼,自度度人。  相似文献   

8.
人生哲学方面,蕅益智旭把"孝"推崇到极高的位置,将孝分为世间孝与出世间孝。智旭认为世间孝非真,因此,修孝道的最佳途径是舍慈母而出家修行,以修出世间大孝。智旭还努力从戒杀、孝慈、心性等方面会通儒佛。在孝道观上,智旭虽然表面上强调世孝非真,出世孝为大孝,但实际上暗自里从不同的角度会通儒佛。  相似文献   

9.
中国入世,标志着我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大潮.中国近代史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社会要发展,国力要增强,改革是原动力.我们要把握入世这一机遇,做好应对措施,在大挑战与大开放中求得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不出问题,除了要有纪律、有约束、有监督以外,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精神境界要高”。领导干部的精神境界,是指其学识、抱负、气度、道德、情操等诸方面的内在品格修养。小平同志曾谆谆告诫各级领导干部“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宽阔”一二字是对大境界内涵最朴素的概括。“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开阔之人,其志向必然远大,气度必然恢宏,情操必然纯洁。领导干部要具备大境界,就是要具备国家至上的政治境界,事业至上的工作境界,奉献至上的思想境界,他人至上的人生境界。具备大境界,既是…  相似文献   

11.
张米 《新湘评论》2023,(20):62-63
<正>苏轼和苏东坡是同一人吗?是,也不是。他少年及第,意气风发,苏轼之名天下皆知,夺尽眉山灵气。他看淡荣辱,深交百姓,入世循礼法而情重,出世忧家国而旷达。他甘愿清贫,躬耕自省,人生三起三落,东坡雪堂笑谈人间。  相似文献   

12.
古代书院选址体现了较为丰富的德育环境思想。选址于依山傍水之处体现了山水比德思想和生态道德观念;选址于城郊结合部是古代文人"出世"与"入世"矛盾观念的体现;选址于历史文化遗迹之处体现了注重人文环境对生徒的熏陶。古代书院的选址能为目前高校的德育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人们通常认为嵇康的思想是出世的,这种观点在表面看来是不容置疑的,他的玄学清谈以及对老庄思想的发展,似乎与孔儒思想中的"济世之志"、"功名之念"有着太远的距离,然而结合魏晋时期的社会政治、纵观历史上文人心态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嵇康思想人格中的入世精神。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03,(2):4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的《入世与政府改革》一文认为,中国入世后,政府管理体制和行为方式面临的挑战最直接、最突出.政府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如今各国之间的竞争,是公共环境水平的竞争,是市场有效性的竞争.而能创造和维护有效市场机制和良好公共环境的是政府.因此,入世是政府入世,是政府的管理体制和自身行为要更加符合市场机制的要求.这是一场意义深刻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移民是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伴生现象之一。信仰主体的都市化必然带来该宗教的都市化。信仰环境变化是导致信仰表达形式变化之原因所在。制度空间直接影响信仰场景的都市化(或称复制)程度,进而影响信仰行为的结构变化。藏传佛教本身是一种二元结构信仰体系,这为藏族移民和藏传佛教的都市化提供了教理依据,从而使藏民在入世和出世之间自由转换而较少冲突。  相似文献   

16.
必须有一个应对入世新形势的正确态度.这主要是克服两种倾向,一是惊慌茫然的情绪,觉得入世后国外农产品都进来了,占了我们的市场,本来就难销的农产品怎么办,显得不知所措;二是漫不经心的态度,认为我国农产品主要是农民自己消费多,国外的来了也改变不了这个格局,没有什么了不起.这两种倾向都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不要惊慌茫然,又要积极地应对,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采取积极果断的应对措施,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     
《奋斗》2002,(1):28-29
入世后农业领域受冲击最大;环保产业入世后将发生变化;旅游业要经受人才流失的挑战;入世后的承诺;入世为政府改革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迎接入世的挑战,中国企业界多年前已经开始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的制度创新.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农业几乎无动于衷.冷静思考,入世后的中国农业前景并不乐观,其出路只能是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能力.一种作风。思想政治工作要大力营造这种氛围,重在提升其境界,弘扬其精神,发扬其作风,充实其要素。  相似文献   

20.
WTO作为一种制度框架、游戏规则,它将影响我国经济的所有方面、覆盖所有角落.四川地处内陆,更要密切关注入世之后市场竞争动向,以便在短短几年过渡期内作好各方面准备,少走弯路,不吃大亏.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发展思路,积极应对入世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