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分则和--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儒家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孔子"礼之用,和为贵"、荀子"义分则和"思想为文本根据,指出儒家关于"和"与"礼"的关系是,"和是礼中所有",是"礼"作为等级制度的内在结构性功能;荀子用"分"与"和"表述"礼"与"和"的关系,则从制度伦理的层面上回答了社会怎样才能实现和谐,进而提出了"义分则和"思想,即合宜的制度安排是达至社会和谐的基础.这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儒家智慧,具有达古通今的普遍意义,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当确立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文明委从今年春季学期起,在全省1700万未成年人中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突出抓好"八礼四仪",让未成年人易懂易学易做。"八礼",是指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四仪",就是在7岁、10岁、14岁、18岁四个重要节点,组织举行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通过开展"八礼四仪"教育,从生活细节入手,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养成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  相似文献   

3.
《论语》中体现孔子法律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和礼。其法律思想基于仁,实现仁则要靠礼去规范和强制。他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理想和目标,把礼作为仁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仁必须统一,以礼的准则来行仁,以仁的自觉来复礼,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达到完美统一,以此维系孔子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4.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并呼唤诚信文化。作为礼仪之邦,我国很早就把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居于精神统治地位的儒家将"信"作为仁学的"仁、义、礼、智、信"五端之一,要求全社会成员加以奉守,不仅把"信守诺言"作为君子的良好操守,也把"取信于民"作为国家统治的民本根基。在当代中国,诚信是立身之本、经商之道、为政之要,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坚持诚实信用这一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既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相似文献   

5.
"绘事后素"是《论语·八佾》篇中孔子答子夏问诗的一个类比。孔子用在素白的底子上加以色彩的绘画方法来寓意礼是建立在"仁"这种质地上的华饰,从而从"绘事后素"导出"礼后于仁"、"美后于善"、"文后于质"的美学思想。孔子从仁与礼的思想出发考察诗,充分体现了孔子"依仁游艺"的观点。孔子用礼作为一个重要标准来评价诗,其中文质并举的观点完全不同于道家、墨家的文质观。绘与素、礼与仁、美与善、文与质的二元统一,实现了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中和,倡导的是艺术显现与人格修养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朱子的天理论思想,向来是中国哲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理学的哲学化对于呈现朱子思想内容做出了很多贡献,不过,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始终没有对其学问标准进行过反思。在这种情况之下,朱子学的研究随着中国哲学学科发展,呈现了碎片化的面貌,丧失了对其内在一惯性及学问一体化之研究方向,无法呈现朱子学对于儒学及哲学发展所应当有的贡献。当反观朱子自己对"理一分殊"思想的运用时,我们发现它被朱子用来说明礼仪的起源,作为廓清儒者经学研究、议论南宋国家层面礼制推行的依据,推动着儒者礼仪实践活动。在"理一分殊"的理念之下,礼仪是礼的经验形式,礼经是礼的文字形式,皆是礼的一理分殊。如果我们能够先放下现有的哲学学科标准及经学知识框架,对朱子的礼学作品进行更加内在的研究,那么无论对于哲学还是经学的发展将会有更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志愿礼"应2010年广州亚运会而生、承中国礼仪传统文化而立,成为志愿者专属的标志性礼节。"志愿礼"体现的是中国公民社会的积极发展,是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时代精神与时代气息的浓缩,也是中国文化品格的体现。"志愿礼"重视志愿者的精神收益和心理感受,符合了现代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志愿礼"的使用与推广,将会使社会对志愿服务有更多的理解与认同,同时也会激发志愿者的荣誉感与认同感,必将为推动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出独特贡献。同时,"志愿礼"作为广州亚运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载入志愿服务发展的史册,成为广州志愿服务事业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杨小草 《前进》2017,(4):52-53
<正>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君子要求具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领导干部更应该从"君子六艺"中感悟领导艺术。领导干部应具备"礼"所要求的高贵品格和礼仪修养。礼,古有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是古人对君子文明礼仪方面的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属于社会道德范畴,后经儒家宣扬和教化受到统治阶层关注和利用,形成典章制度和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9.
礼产生于氏族社会,至夏代时逐渐有了法的性质,礼制由此产生。到商朝时,礼的法律化进一步的加强,与"法"相互配合对社会进行控制,此时的礼制已日趋的完备,并为西周礼制的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吴心 《黄埔》2008,(1):56-57
中国古代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也是祖先留给后代子孙的一份遗产。“礼”和“仪”,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包括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既是人际之间相互交往的准则,又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观念。“仪”则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礼”和“仪”是相互关联的,“礼”是“仪”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彭林 《传承》2012,(21):94-96
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离开了"礼"来谈中国文化,可以说无从谈起。"礼"是修身和教化的工具,是要让人"修身践言"、"行修言道",它的核心是要教人懂得"辞让"和"忠信"。一个社会没有"礼",就没有了分辨是非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民生服务     
【百姓语录】重庆黔江区某事业单位一职工私下抱怨:“在元旦节的3天里,从早到晚、从城里跑到乡下共送出了14份人情,不但把元旦节单位发给的一点‘红包’送完,连当月的工资也全部耗尽了。”时下,“人情风”劲吹,可谓无时不有,无处不至。什么结婚、升学、参军、生日、添丁、乔迁、聚会等名目繁多,应有尽有。这些“人情”,作为一般关系的“礼”,二三十元是拿不出手的;作为特殊关系的“礼”,没有几百元也是拿不出手的。因此,这些“礼”简直压得普通工薪阶层喘不过气来。笔者认为,要刹住这股“送礼风”,还需各单位领导带带头。(井水)  相似文献   

13.
严铭 《人民论坛》2010,(6):250-251
《水浒传》充满了浓郁的"礼"文化气息。《水浒传》中的"礼"文化主要表现在相见礼、夫妻道德礼、祭祀礼、秩序观念、规范意识等方面。梁山好汉因为内部重礼、讲礼,为自己筑起了精神情感的堡垒,打造了梁山事业的辉煌,但由于他们对"礼"的认识的局限,最终导致其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充满了浓郁的"礼"文化气息。《水浒传》中的"礼"文化主要表现在相见礼、夫妻道德礼、祭祀礼、秩序观念、规范意识等方面。梁山好汉因为内部重礼、讲礼,为自己筑起了精神情感的堡垒,打造了梁山事业的辉煌,但由于他们对"礼"的认识的局限,最终导致其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把教育作为一种家庭的投资行为,也许是我国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的一种“经典”理念。“学而优则仕”在古代并不完全是一个学习目的论的命题,“优”是有余力的意思。谓之学了还有余力就去当官。《礼礼人惊呼:把市场理念和等价交换的原则带进学校,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分数和升学率,至于德育,投资者(学生或学生的家长)没有多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正"文明礼仪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小胜以术,礼者,履也;第二种境界,大胜以智,礼者,门也;第三种境界,至胜以德,礼者,德也……"近日,济源市"人大讲堂"座无虚席,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张端的"文明礼仪"知识讲座让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受到了一堂生动的礼仪教育。2018年以来,济源市人大常委会以"两个机关"(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和"三个人大"(书香人大、文明人大、智慧人大)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对人的美德进行高度概括,"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首次鲜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积淀,而应把它作为最基本的价值资源。可以说,"仁义礼智信"以另一种形式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其基本内容也应当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18.
厉茂棠 《今日浙江》2007,(24):52-52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礼会建没,并把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列为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食品药品与人民群众健康密切相关.从目前城乡食品药品安全的形势来看,农村是监管较薄弱的地区.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城乡并重的观念,把城市和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继续做好城市食品药品监管的同时,把农村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作为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抓,使农民的饮食用药能"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9.
李虎群 《人民论坛》2013,(28):29-30
礼排名:第8位得票数:5256得票率:48.1%精华阐释:礼的本义,是敬奉天地、事神致福的意思。礼之本为仁,礼之质则为敬。一切礼节若没有恭敬之心,都是虚礼;一切仪式若缺乏敬畏之意,都是俗套。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礼可分为个人之礼、人际之礼、制度之礼和民俗之礼四个层次,无论哪种形态的礼,都是对天地和人心本然状态的洞察和遵循。  相似文献   

20.
曹乐文 《新东方》2011,(4):55-57
海南明代人才辈出,特别是丘濬的博学多长、海瑞的刚正不阿举世闻名,但真正进入朝廷权力中枢、辅佐皇帝的只有丘濬与廖纪二人。廖纪在嘉靖初年朝廷"元老"和"议礼"两派的斗争中保持中和,稳定了朝廷人事关系,把儒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