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小英 《学理论》2009,(20):75-78
我国目前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如何对其进行协调和控制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利益调整中公平与效率的应有之意出发,探讨法在利益调整中如何均衡公平与效率,从而使两者处于动态的平衡,最终促进利益调整中法的公平与效率价值之实现。  相似文献   

2.
经过《论犹太人问题》和《神圣家族》的铺垫,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彻底了断了与布鲁诺.鲍威尔思想关系。本文通过对这一著述中的三个片段的解读,甄别了马克思、恩格斯论述问题的逻辑和方式,把握了其进行思想论战的特征和思路,指明他与鲍威尔思想之间的纠葛源于两者观照、理解和把握世界方式的巨大差别:是从观念、精神和自我出发还是根源于现实、感性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包含有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正面的比较完整的表述,认识和把握这种表述对于深入准确地理解唯物史观意义重大.经过对该章文本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这样的表述之所在,而经过对这种表述的分析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章表述的唯物史观与我们通常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基本一致但又有所不同,这是一种最终用物质生产活动解释历史的理论.强调物质生产活动在社会历史中以及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意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这一结论为唯物史观研究带来了一系列值得进一步思考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The fundamental distinction between Ricardo and Marx is once more examined, chiefly with reference to the current spread, among some leftwing economists, of a neo-Ricardian school. So a crucial point seems to be the particular meaning, which is quite a-Ricardian, of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Capital. Anyhow, this section is often misunderstood, because of its difficulty, and its philosophical form.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视对生态问题的研究,揭示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并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新发展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把协调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等方面作出了贡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则在于强调和警示人类必须按生态平衡规律办事,和谐发展;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等.改革不合理的社会生产方式,既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范鑫 《学理论》2008,(18):58-59
青年马克思的法哲学观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形成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住。本文从“个人与自由”、“自由与法律”、“国家与个人”三个方面对青年马克思以人类理性、自由为核心的法哲学观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汤池海 《学理论》2012,(33):13-14,27
我国社会信仰迷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呵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只有了解信仰、敬畏信仰,才能坚守信仰。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面临着各种风险和考验,共产党人只有以敬畏之心,努力学习、宣传、坚守马克思主义,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吸引力,才能永立时代的潮头,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把我国建设得更加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  相似文献   

8.
蒋楼 《学理论》2010,(1):69-71
合理思维方式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关键。马克思人道主义研究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亦即传统哲学本体论思维方式。由于其存在巨大的思维局限和不合理之处,于是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既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精神蕴意,更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人道主义实质。实践观点及其思维方式的确立,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因而,实践观点思维方式即是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合理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A close examination of the Marx vs Proudhon debate shows the need to assimilate the bitter experiences of the socialist (statist and libertarian) movement in the last 150 years or so, in order to develop a new kind of problematique suitable for today's rea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ised market economy. A problematique, which will be the basis for a new project aiming to provide not just another utopia (justified by pseudo-scientific or 'objective' laws of social evolution) but also a way out of the chronic multidimensional crisis to which the dynamic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has led us.  相似文献   

13.
14.
张波 《学理论》2008,(24):50-51
当我们面对马克思哲学文本,我们不难读出马克思哲学是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创造哲学。马克思生存论的实践哲学面对人自身,强调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人与人、人与周围世界的生成关系,马克思实际上确立了实践哲学的人学维度。  相似文献   

15.
16.
费尔巴哈在反对宗教、反对思辨哲学的斗争中,以人来代替自我意识,以人的本质来代替神的本质,重新确立了人在哲学中的地位。这对早期马克思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这样,由于费尔巴哈未从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并未超出以往哲学家的抽象的人的观点。马克思就认识到费尔巴哈理论的这一缺陷,并对此展开深刻的批判,形成了他的人学思想。主要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篇著作中分析马克思的相关思想。  相似文献   

17.
18.
平等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理想,在马克思恩格斯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平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向度出发,科学地揭示了平等观念产生的历史与现实基础。他们以物质生产向度为研究视角,通过经济学的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平等原则的虚伪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还从社会关系向度厘定了无产阶级平等观念的内涵与任务,为无产阶级实现真正社会平等指明了路径与方向。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iscusses two main theses in Ronald Dworkin’s legal theory: (i) law is institutionalized political morality and (ii) there is pervasive theoretical disagreement about how to fix truth conditions for the propositions of law.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first thesis is compatible with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law as it is and the law as it should be. Regarding the second thesi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show that the need for a fulcrum of disagreement requires accepting that law contains certain institutional parts whose role makes them unsuitable subjects for a moral reading.  相似文献   

20.
马文 《学理论》2009,(9):37-38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多年实践的结果,这一认识过程有着曲折的过程。本文以《莱茵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代表研究了青年马克思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