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黔东苗文经过近四十年的试验推行,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深受广大苗族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根据国务院国发(1991)32号文件“对五十年代创制和改进的民族文字,试行效果好,受多数群众欢迎的,按规定程序上报批准推行”的精神,国家民委和中国社科院将于今年秋季对其进行验收。为此,我们对该种文字的试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总结。现报告如下:一、黔东苗文试行的社会背景苗族有万。多万人口,主要分而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四川、海南等省区。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苗语分湘西、黔东、川黔滇等三个方言。黔东方言…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应邀参加了贵阳市布依族古籍资料的收集、整理、编译工作。由我执笔现已成书或完稿即将出版的有《黔中布依族礼俗歌·牛经书》、《布依族酒歌》、《布依族古歌》,共2.7万余行,约130多万字。 布依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记录自己语言的文字。现行的布依文是五十年代党中央和人民政府为布依族人民创造的一种拼音新文字。由于各种原因,布依  相似文献   

3.
伍文义(1957.1-),布依族,贵州省镇宁县人,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获学士学位。先后完成国家课题、省级课题、系列论文及调查报告6O余篇,160余万字。主要有国家七·五课题;《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布依族哲学史》;主编国家八·五规划课题《中国民族文化大观·布依族卷》42万字;国家民委课题忡国少数民族百科全扑布依族卷》46万字;《贵州省民族志·布依族篇》15万字;中国民族文化专题研究丛书《石头人》(中、英》的中文撰稿;《贵州少数民族·布依族》;中、美…  相似文献   

4.
侗文经过文字创制初期的试行和80年代后的恢复试行,到现在已近40年时间。经过近40年的实践,特别是恢复试行以来的实践证明,现行们文方案是成功的,具有系统清晰、表音准确、字形美观、书写方便等特点,深受广大侗族干部群众的欢迎。现已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法制建设、语言研究等各个领域,对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我省侗语文工作发展的需要和广大群众干部的要求,我们认为,侗文的试行已经达到国务院国发(1991…  相似文献   

5.
布依族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只有语言,没有一个与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由于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历代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的经验无法记录下来;许多丰富多彩,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长期是口耳流传,必然发生变异或失传。 党为了使我们布依族人民摆脱没有文字的痛苦,尽快地发展民族文化,提高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经济,跻于先进民族,于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帮助我们创制了布依文,这是布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一九五七年在龙里县羊场区藕寨、贵阳市花溪区大寨进行布依文的试验教学,接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安顺专区先后建立了民族语文学校,培训布依文师资,一九五八年在布依族地区有的已用布依文进行扫盲,正当布依文向深度和广度蓬勃发展的时候,由于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于一九五九年被迫停止推行,布依族人民深为惋惜。  相似文献   

6.
3月6日,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会组织机关干部职工,赴惠水县好花红村参观“四在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并与当地布依族妇女欢聚一堂共庆“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到来。踏进村口,好客的布依族妇女唱着迎宾歌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给大家送上诚挚的祝福。在露天广场,  相似文献   

7.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民委在扁担山区举办布依文试行学习班,开学四个多月来,已经见成效。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扁担山区,是镇宁布依族较为聚居的地区,布依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四,很有民族特点,一九八三年九月,镇宁县民委决定这个区举办布依文学习班,得到扁担区区委、扁担区民族学校的大力支持。民族学校让出教室,办公室等给民委,为开展推行布依文提供了条件。扁担区的布依族群众更加热心办布依文班,办班的消息传出以后,群众纷纷前来报名要求参加学习,红运生产队五十多岁的布依族社员亲自送自  相似文献   

8.
关于民族文字试点推行情况一、基本情况第三次全国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以后,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民族语文政策,满足我省苗族、布依族、侗族人民要求学习民族文字的愿望,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于一九八○年底,配备了民族语文工作干部,拨了恢复民族文字推行的业务经费,指定省民委负责这  相似文献   

9.
罗平县位于滇、桂、黔三省(区)接合部,全县总人口的聚居区,其以长底最。有3万多布依族人口,占全省布依族60%以上,是云南省布依族的主要大多聚居于罗平南部、东南部,尤布依族乡和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为最。  相似文献   

10.
重农轻商、重义轻利、重传统经验轻现代创新是布依族传统生产性文化的价值取向。是文作者对布依族生产性文化的特征和表现进行了探索,揭示了其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利弊,并对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重塑布依族文化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1980年元月,在第三次全国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对1957年创造的布依文方案进行认真讨论,认为“布、壮文字联盟”,不完全符合布依族语言实际,文字符号不完全是拉丁字母。会议明确:“在制定文字的五条经验问题上,有些是不成熟的,实践证明也是行  相似文献   

12.
布依族是我国文化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在共同缔造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同时,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有过一些发明和发现。可惜没有文字记载,有的已经失传了;有的则零散地流传在民间。然而我们可以从语言学这个角度来进行探索,不难发现布依族先民在科学技术领域中,也有过不少的贡献。例如天文这门科学,虽然在地理环境和观测条件的限制下,布依族先民仍能在长期的观察比较中,对宇宙天体的运行和变化,积累不少的知识和经验,并把它运用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来,对促进本民族的生产发展和文明建设,都起过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给布依族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同时也碰到了一些新的课题。若解决好新的课题,把握住这历史的机遇,布依族地区的经济就能快速发展,社会就会得到进步,否则与其它先进地区和其它兄弟民族经济发展的距离就会越拉越大。本文试图通过对布依地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条件的分析和制约因素的剖析,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发展布依族地区经济的思考。一、有利条件l、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布依族居往的地方多数是水源丰富、土质肥沃的江畔河谷或地势较平坦的丘林地带。优越…  相似文献   

14.
贵州民族语文试验推行工作自1957年开始,到现在已有38年的时间。五十年代,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民族语文工作在党的路线、方计、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领导和关心下,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民族文字由试验推行转入正式推行的条件已经成熟,广大干群强烈盼望试行的民族文字尽快总结上报批准正式推行。现将民族语文试行以来的情况总结回顾如下:一、推行民族文字的社会背景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山区内陆省份。总人口有3,400多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2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4.7%…  相似文献   

15.
布依族的神话与宗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依族的神话、宗教近几年来引起一批研究者的注意,并涌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探讨文章。如汛河的《布依族神话初探》,雷广正、伍文义的《布依族的传统宗教》,杨明《试论布依族古歌中的朴素自然观》,康家伟《布依族古歌中的原始意识》,伍文义《试论布依族(古歌)中的哲学思想》,以及贵州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布依族文学史》等著述。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布依族神话进行了疏理和研究,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本文力图从布依族神话与宗教整体形态的分析上来探讨这一课题。这只是一个尝试。上述各专家的研究,显然在一定方面和程度上为我们的探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贵州省普定县布依族社会传统文化,并分析了导致当地布依族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7.
布依族有212万人,95%居住于贵州。其族源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史称僚、蛮、仲苗等,1955年定名为布依族。 布依族过去无文字,其艺术活动难见诸史籍。《宋史·蛮夷传四》及《普安州志》说北宋至道元年(995),“龙光进率诸蛮来贡……上令作本国歌舞,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良久,数十辈连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说明了当时这里歌舞形态;清乾隆胡端又说:  相似文献   

18.
布依族是贵州世居民族。本文以较丰富的资料,分析现今布依族地区地名的构成特点,从中指出布依族地区地名反映出浓郁的稻作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布依族是贵州高原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文史籍中曾以“越”、“濮”、“僚”、“夷”、“仲”等来指称该民族的先民。直到近现代,在布依族民间仍流行“夷家”、“仲家’等来自汉语的称谓,而同时又以本民族语自称pn49jai‘。本文通过与布依语及其同语族语言进行广泛的语音比较,并参考汉语历史文献记载、民间传说等资料,对“越、濮、僚、夷、仲”等出现在汉文史籍以及布依族民间的民族称谓与现代布依族本族语自称Pu_4Jal_4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20.
布依族《祭祀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依族的《祭祀经》,据民间传说是由一个师傅传给12个弟子,后来,这12个弟子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他们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结合所在生活环境的实际,向后世传播的。布依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的许多书籍是由认识汉文的布依人用汉字标音拼写而成,《祭祀经》就是其中一种。因此,各地对于《祭祀经》的称呼不一样,有的地方叫《砍牛经》,有的地方称为《暮(牛黄)经歌》,但是它们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过去,有的人认为布依族的《祭祀经》与佛教经典中的《度亡经》基本一样,是布依族先民用汉字标音法,将佛教《度亡经》翻译成布依语的,是一种宗教迷信的经书。我们在搜集整理民族古籍过程中,通过对《祭祀经》的翻译整理,回答是否定的。布依族的《祭祀经》是布依族先民的独创。他们既没有抄袭中国境内各族的观点,更没有照搬外国的经文为本族所用。它是布依族独有的一部经典。《祭祀经》具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内容,是布依族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