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哲学中的"和",包含"协和万邦"、"保合太和"、"和与同异"、"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实生物"等一些基本命题,这些命题中的"和"都是对"多样性"的一种追求,分别代表不同的矛盾解决方式,而不是只讲"融合"这一种方式."和"本身就是多样性,就是多样性的统一;将"和"的思维运用于事事物物,就可得到各种不同的矛盾解决方式.既包含"求同存异"的解决方式,也包含"保存对立面"的解决方式、"增损对立面"的解决方式、"拒斥对立面"的解决方式、"在矛盾双方此消彼长时不偏倚彼此"的解决方式、"双方同归于尽"的解决方式,等等.所有"矛盾解决方式","和"都可以容纳,因为这正是"和"之本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要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建昌 《理论导刊》2005,(10):51-53
解决"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这个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着全国发展的大局,也关系着其它不和谐不协调问题能不能顺利解决.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四个根本"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理论是邓小平为解决港、澳、台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提出的伟大构想.随着"一国两制"构想在港澳问题上的成功实践,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文章在揭示"一国两制"香港模式成功真谛的基础上,比较了港、台实施"一国两制"的背景,提出解决台湾问题,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香港模式的成功经验,将"一国两制"理论与台湾实际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结构性矛盾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中国的"三农"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其主要因素是结构性矛盾,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惯性和转换迟滞.因此,要解决"三农"问题,仅仅局限在农业、农村、农民存在着局限性,必须跳出"三农"范围,采取各种措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转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5.
"两票制"、"一肩挑"和"一制三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两委"关系最基本的三个常量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两委"性质、职能、运行机制的不同和权限范围划分不清以及"两委"权力来源不同。解决"两委"冲突的"两票制"、"一肩挑"和"一制三化"三种实践模式它们本质内涵在于将人民直选的一些原则和做法引入到村级党组织建设中,保证了村民对村级党组织的选举有了直接的影响力。因此,应进一步保证村民对村级党组织有直接的选举权和监督权,这是村级党组织不脱离群众的根本要求,也是协调"两委"关系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  王艳 《理论探讨》2004,(6):63-6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农村经济长期落后于城市经济,存在着城乡差距过大的"二元结构",使得"三农"问题长期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实现全面小康的难点在农村,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当前的关键在于把"三农"问题解决好,而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王葵 《理论导刊》2005,(11):59-61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有宏观战略上的思考与筹划,紧紧抓住问题的主要症结,从教育农民和组织农民、加快城市化步伐以及深入进行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入手,大力推进基层政权和农村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该问题才有望得到根本性解决.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的研究综述与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关于"三农"问题理论界争论最为激烈的焦点问题有三个:"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什么;"三农"问题形成的根源是什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哪里。"三农"问题的研究现状表明,理论界在这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上还未达成共识。同时也暴露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合理的逻辑路径还没有引起理论界的足够重视。对"三农"问题的研究现状加以总结,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也必将会推动"三农"问题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关于城镇化与"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谦 《理论导刊》2005,(10):56-58
发展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原因在于加快城镇化发展,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可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政府可以按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城镇管理体制的思路推进城镇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近年来出现的大规模人类行为数据的共同兴趣,社会科学家与计算科学家携手开拓了计算社会科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然而,学科背景与研究经历的不同导致两者围绕计算社会科学中因果解释与预测的关系上演了一场"守旧"与"维新"的方法论之争。"守旧"的社会科学家认为计算社会科学应坚持对因果解释的追求,而不必将预测作为理论的评价标准。"维新"的计算科学家则认为社会科学应给予预测更多的重视,并提出通过对预测采取适当广义的理解,在计算社会科学中进行预测是可能的。因果解释与预测并非互不兼容,两者实际上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未来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因果解释与预测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两个趋向"论断的重大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俊 《瞭望》2005,(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为未来站在怎样的高度看待 和解决"三农"问题定下了基调。  相似文献   

12.
完全无能力买房的家庭根本就不应该去评价"房价",这些家庭根本就不应该买房来解决住房问题,不是不该"有其所",而是不应"有其屋".如果这部分群体总想用"有其屋"的方式获得资产,必然让市场的政策受到不合理的干扰.  相似文献   

13.
一、教育领导干部要"知恩" 所谓"知恩",就是要真正搞清楚个人的成长进步靠什么,解决好"帐往哪里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时下,关于转变作风和重视抓落实的要求常可见诸于报端、文件和领导讲话,这反映出了"三讲"教育的可喜成果.然而问题在于,我们怎样把这个"重视抓落实"的要求真正加以落实呢?笔者认为,这里要解决一个观念创新、改变思维定势的问题.为了真抓落实,必须做到"三要":  相似文献   

15.
原桂珠 《侨园》2009,(2):11
2008年中共辽宁省委开展"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以来,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的88名党员干部在办党组的带领下,带着深厚的感情,深入帮扶对象家庭,了解困难,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真心实意的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6.
山区农民"出行难"是"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对山区农民生活、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政府在向山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存在的弊端.解决山区农民"出行难"是承担着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政府的职责所在.政府只有努力提高其公共服务能力,在行政理念、公共财政和服务内容上充分体现对山区农民的服务性,这样才能逐步弥补政府对山区农村公共产品的长期供给不足,最终解决山区农民"出行难"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地悲剧"是现代城市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是导致"公地悲剧"的主要原因.改变产权结构,清晰产权是解决城市"公地悲剧"问题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8.
"无直接利益冲突"与社会心态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出现是我国新时期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新特点、新问题.目前解决此类社会冲突的方法并不能真正行之有效."无直接利益冲突"产生的根源虽然与深层的社会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但最直接的现实的原因在于社会心态的异变.探究社会心态,把握其嬗变的规律,对其进行有效地调适应该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根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三农"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是一个农业和农民大国,研究和思考中国现实一切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制约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才有一个稳定和繁荣的未来.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其根本出路是大量减少农民.这涉及到整个社会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因此,没有一个宏大的战略眼光,没有一个巨型的系统工程,是无法驾驭这件事情的.  相似文献   

20.
"两课"作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不愿学的问题。本文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多媒体教学在"两课"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这种教学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