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过去有个人碌碌无为,但他的父亲和儿子都很有成就。他的父亲和儿子责怪他无能,他却对父亲说:“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强。”又对儿子说:“我的父亲比你的父亲强。”按理说,这个人说得全是实事,但细细想来,  相似文献   

2.
吴墨 《法制博览》2011,(2):44-45
这个题目我自己都觉得怪怪的,明知故问,仔细斟酌了几番还是觉得就该是这样。说它是因为前些时就对常挂在政府或官员嘴上以及你我他们也自称的大号“老百姓”一词来了兴趣,后忙于其它不知不觉间竞给忘了。日前一朋友评论我的拙作时用了“小老百姓”这样的字眼儿,又勾起我的兴致,遂颇有兴头地玩味儿了一通,开悟了些许,对今后的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和定位。  相似文献   

3.
谁都喜欢别人说自己很有“人情味”,谁都不喜欢与没有“人情味”的人在一起。我闭上眼睛就能数出我的朋友里谁级“人情味”、谁没有”人情味”,谁的“人情味”浓一些,谁的不那么浓……逢年过节,妈妈说“谁谁谁”要来,我便有些坐立不安,因为我知道这意味着我要出来陪从、聊天,甚至陪客人去游山玩水,同他们合影一番……因此我对家里来的客人不是很感兴趣,甚至有些害怕。是我骄傲瞧不起客人吗?不。说真的,客人来了我能与他们相处得很好,我能根据他(或她)的职业爱好与兴趣特点海阔天空地谈。我能做得一手漂亮的饭菜,让客人心满意足。兴致来了,我还能同客人一起跳几段迪斯科,如果客人会跳的  相似文献   

4.
陈鲁民 《法制博览》2011,(12):65-65
年近耳顺,阅世渐广,积多年人生经验,我很认同这句话:要想成功,自己得行,得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自己得行。这个人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贵人”。  相似文献   

5.
聚焦“网络问题”——网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别让网络“网”住孩子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并为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但是,夹杂在网络上的诸多不良信息,也给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侵害的能力相对薄弱、缺乏分析能力的青少年带来了负面影响,以致荒废学业,引发网络病症,甚至因网上交友不慎而走向犯罪。对此,有人称之为“网络问题”。在近年来本刊编辑部收到的来稿来信中,有不少就涉及这个问题。其中,一位署名小蕾的女孩,还在来信中诉说了她被网络“网”住而沦落的经过。她说:“从初二开始,我的行为有了巨大的变化,一放学,第一件事就是上网,OICQ ICQ E-mail吸引着我稚嫩的心灵。上网认识了许多当初我眼中所认为的好朋友,其实不然,那些人简直是……我不知该怎么来描述他们”。但她就是抵挡不住这个诱惑,以致厌学,弃学,先后三次离家出走,和那些“网友”厮混在一起。没有钱花了,就去偷别人的手机。她说:“公安念我还小,给我吃了一个警告处分。现在学校已作出让我退学的决定,我不知道该怎么办?”面对这种因迷恋网络而走上邪途的孩子,相信谁都会感到不安和揪心,何况,类似小蕾那样的情况,在当前青少年中并不罕见。所幸的是,“网络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警惕和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还成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6.
李志军 《南风窗》2010,(22):75-75
<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8日至10日在华盛顿举行2010年秋季年会,IMF改革是外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特别是"金砖四国"(BRICs)要求提高话语权的共同诉求,再次引发全球对BRICs的关注。BRICs!吉姆·奥尼尔等高盛的经济学家们2001年发明这个词的时候估计不会想到它会这么红!这个由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四个国家的首字母组合起来的新词,发音与砖块(bricks)相似,被形象地称为"金砖四国"。高盛曾发表编号为99的《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报告,在其中,高盛经济学  相似文献   

7.
“我经历了好几个朝代,就算目前这个‘朝代’人过得最快活、最自由了!”——一位七十来岁的老农对我笑语频频; “我们这里的农民现在有了三大自由:讲话自由,工作自由,交通自由。”——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颇为自豪地对我说:……不久前,我从上海到浙江省温州地区“开开眼界”。“温州模式”早已名闻遐迩了,最近中央又决定在温州搞对内搞活经济的试点,与深圳搞外向型经济试点并驾齐驱。我到了那里之后,经过多方了解,特意选  相似文献   

8.
N君: 每晚从图书馆出来匆匆穿行在法国的梧桐树下,看见那一排排方形的路灯,总令我产生给你写信的冲动,想好好讲讲我看到的巴黎,但到了家往床上一躺,又觉得明天也许更新鲜有趣,于是便拖了下来。对于巴黎,我能说些什么呢? 先说说法国人与文化、警察和巴士这三“味”吧! 法国人最热爱的东西,莫过于“文化”了。就好像一位普普通通的男人,他的姓氏前冠了一个San(圣)字,顿时有一种说不出的贵族味。又如一辆  相似文献   

9.
相声界的一代宗师侯宝林说过:“几乎所有的传统节目,我都是‘偷’来的。”他还常常幽默地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嘛!”又是偷,又是抄,果真如此吗?一点不假。据他自己说:《戏剧杂谈》得力于绪得贵,《关公战秦琼》受益于张杰尧,《三棒鼓》是阎效儒的指点……好一个高明的大“抄”家。“抄”要抄得巧,抄得妙。巧抄、妙抄的本身就是“创”。青年幽默画作者郑辛遥从一件印有海洋、帆船、天空的普通汗衫上得到启示,“顺手牵羊”地“偷”了,又抄了雨果的几句名言,“创”出一组颇有味道的幽默画:  相似文献   

10.
“警察来了!”有一回我去参加作家们的聚会,听到有人这样开玩笑道。我说:“就算我是警察,可你们不是小偷啊!”我这个角色很特殊,是不是? 在一个满桌满地都是报纸、杂志的房间里,59岁的李汗就自己的特殊身份呵呵笑着。他的职务是: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处长。说我是“警察”,那是因为全省公开出版的数百种报纸、杂志,都得归我们这里管理。如何管理?我提出了一个八字方针:“引导、监督、调节、服务。”这八个字里,我认为服务是基础,这就不能满足于当当“警察”或是“消防队员”,因此,我更乐意当好一个合格的“引水员”。引水员并不比船长高明,但他熟悉自己这一带水域,可以顺利  相似文献   

11.
某日,在广州清平农贸市场一君子兰档前,有人问;“哩(这)棵几(多少)钱?”来自吉林的花主答曰:“实蚊(拾元)。”听到这南腔北调,买花的广州人随即“煲冬瓜(讲广味普通话)”:“呵,怎么那么贵?能种活么?”花主即用普通话说:“不贵,不贵……”于是,买卖成功了。卖花人告诉记者,他来穗一年多,租房住下,邻里及来买花的人都能与之操普通话,“广州人的普通话讲得很好。”他说。普通话还使外宾与“老广”做成生意哩。在一陶瓷档前,有个金发的外宾就用那洋腔洋调的普通话与上了年纪的档主在“煲冬瓜”,讨价还价。  相似文献   

12.
现在,“黑民”这个概念变得模糊得多,据说现在移民局到工厂查人,只要你说是中国人,往往连护照都懒得翻,就放你走人。我刚来那阵子,可没有这么“宽松自由”,那年头,“查黑”“返黑”真真是全力以赴,也不知弄出了多少可泣可怖的“故事”,弄得好端端的留学生,只要失去了学生签证,全像东窜西逃的地下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的很多事情,你必须表现得态度坚决!就拿和中国朋友在餐馆吃饭来说,结账时你必须上演一场“争着付账”的游戏:“我付吧。”“不,我来付!”“不,还是我来吧。”“不,不,这次由我来付!”“一定得我来付!”“必须我来!!!”……双方就这样争执不休,直到有一方“被迫地”、“很不情愿地”放弃。这就像做戏似的,但为了表示礼貌,每次面对这种情况时,你还得“故伎重演”。  相似文献   

14.
“阿蓝,下午开会,有位朋友要向我们‘开炮’呢。”才上班,一位同事神秘地对我说。我一怔:“开炮?”原来,杂文家老烈看了我们今年第9期杂志后,对新辟的“成语透视”一栏的文章有些看法,他要到编辑部来给我们提点意见。说真的,乍听到这一消息,我可有点担心,总觉得那些老前辈一定是挺严肃的,编辑部的年轻人可最怕拘谨。我呀,杞人忧天——见到苏老先生,我们释然了。他言辞尖锐,对“成语透视”一栏提出种种质疑,但又是谈笑风生。什么“开炮”呀,大家谈得可融洽了。是的,我们的编辑年轻,我们的杂志也年轻,这就更需要听取多  相似文献   

15.
“就那么几个鸟房子,他们喜欢得不得了。”当缩在肥大棉袄里的谢英俊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从表情上看,我不大好判断他究竟是得意还是真觉得无所谓。这个来自台湾新竹的建筑师坐在位于河北定州晏阳初乡村建冰冷的宿舍里,蓝棉袄脏兮兮的,蓝棉鞋也沾着草沫,连脸上没洗干净的样子,仿佛  相似文献   

16.
一日,战友贺某手握《南风窗》,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小李同志,告诉你一个特大好消息。但有个条件——你得风光一回,请我吃一顿!”“值吗?”我疑惑地问。“值!”回答得干脆利落。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于是,我便在团部小吃店“宴请”贺某。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十一期载文赞誉了广州有条”正(口野)”街,我也觉得该赞。然而偌大的五羊城,唯一条上下九保证不卖“假(口野)”,也让人感到不是滋味:足见伪劣商品充斥市场猖獗的一斑。其实这不足为怪。有真善美便有假丑恶,只不过白骨精最终还是给老孙逮住,鱼目毕竟不堪混珠。如今最难消受的,却是”假作真时真亦假”。说它假冤枉,说它冒又查无实据。朋友告诉我一件趣事:从前生产虎标万金油的永安堂要控告另一种清凉剂存心假冒,理由是后者的装帧、大小、颜色、设计和其产品如出一辙,只不过把老虎标换成豹,  相似文献   

18.
走过     
晨声 《工会博览》2006,(2):37-37
大概是上午九点多钟的样子,突然听见陈老板在那边屋里对我爱人说:“覃姐,给您端几个饺子来。”我爱人说:“您自己吃吧。”陈老板说:“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不晓得好不好吃?您儿子回来了,就叫他下去吃。”然后,我就听见爱人谢过陈老板,把陈老板送下了楼。这个陈老板,就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19.
香港经济的冬天已经整整持续了一年多,至今仍不见曙光。财政司曾荫权说,“香港过好日子已经过得太久了”,现在这个必要的调整过程“无疑是难熬的”,因此,“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以和衷共济的态度去面对困难。更重要的是紧记:面对逆境,绝对、绝对不可以泄气”。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经济运作有其自  相似文献   

20.
清晨,把姐姐一家人送上去九龙的列车后,我便匆匆赶回单位上班。回到车间,听见有人在窃窃私议:瞧;阿君穿得多漂亮,准是她的香港姐姐又回来了。我们加班加点,还不如阿君有个大“南风窗”呢……以前,我听了总是不置可否,微微一笑。今天听了,心里好象有点不舒服,有股说不出来的滋味。好友阿秀看出我有点不高兴,就说:“君姐,别理她们,眼红病!”我轻轻叹息说:“唉,她们看见我多一两件光鲜点的衣服,就以为一定是香港送来的,其实……”我姐姐是在50年代去香港的。妈妈孩子多,就把姐姐送给香港的舅舅寄养。舅舅是一间工厂的小老板,没日没夜地干,也攒了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