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地缘政治新变局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地缘政治态势发生了引入注目的两大重要变化:一是因亚太崛起为世界主要经济和实力中心,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出现大调整,世界地缘政治中心加速从欧洲-大西洋地区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二是全球化的推进以及亚太崛起,给国际地缘政治观念注入了新因素,以争夺世界权力中心、准备战争为核心内容的传统地缘政治思维式微,新的地缘政治观更突出全球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国际地缘政治态势的新变化给中国崛起带来了新机遇,中国应以新思维制订新的地缘战略,以期为完成中国崛起的"最后起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邢丽菊  赵婧 《东北亚论坛》2021,30(3):111-126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对某一特定国家的总体感知、评价与情感,它的具体内容在主体与客体的共同建构中稳定、变化和更新.提升并运用国际话语权是主权国家塑造和建设国家形象的重要路径.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的海外认知情况较为复杂,积极与消极评价共存.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国的国家形象被不同政治和文化背景的人密集讨论,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污名化现象凸显出来,维护国家形象和提升国际话语权成为紧迫课题.在国际话语权相比过去有所提高的情况下,中国在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包括“西强中弱”的国际话语权力结构的制约,以及舆论引导、议程设置和学术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等.未来,基于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以维护和完善中国国家形象的具体路径可参考:以舆论性话语权加强公共危机中的国家形象管理,以制度性话语权在国际治理机制的议程、规则和话语中嵌入理想的国家形象,以学术性话语权为国家形象提供更多的价值来源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3.
论当代国际机制发展趋势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机制是国际关系体系的制度化表现.在列强时代,国际机制是为其争夺与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服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联合国的成立,国际机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全球化时代,国际机制需要更新和发展,以与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相适应.美国推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公正合理的国际新机制形成和起作用的主要障碍.中国宜在现有国际机制中积极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机制创新,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问题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在国际舆论和媒体的持续炒作下,食品安全问题对中国国家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食品安全问题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下更引人注目,影响巨大.如何避免食品安全问题损害国家形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全新课题,中国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十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是对经济全球化的形象写照。自80年代后半期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特别是,新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又加速了全球范围.的资金流动,扩大了国际市场,从而促使各国经济更加开放,走向国际化。全球性贸易往来、资金流动和技术革命,正在推倒各国的经济壁垒,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整体。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并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着重大影响。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美国实力的变迁以及中国崛起的现实,美国政府对中国国家身份的认知也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既是美国因应国际政治格局变革的战略需要,也是两国国家行为互动的必然结果。美国对中国国家身份认知的调整突出反映了当前中美关系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的复合型特点。当前中美关系发展虽然遇到了诸多困境,但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认知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而是体现出一定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在评估两国关系时,这一要素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从而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加强;国际分工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国际关系的内涵和外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以北京奥运会为聚焦点的国际互动显示了当代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新兴大国的中国同西方传统大国在价值观方面进行了新一轮的碰撞、竞争和磨合.形势的发展对中国外交提出了诸如新兴大国和国际体系间的关系、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的有序互动、国际政治和全球治理、中国国际战略和内外统筹的有机协调等新任务.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博弈不仅仅是经济、军事、政治力量的较量,国家形象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变量。国家形象对于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意义表现为国家形象既是一种“软实力”,又同国家的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之间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国家形象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实现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参与程度以及凭借自身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的能力。中国在全球化时代谋求和平发展,必须与国际社会建立开放、温和的良性互动关系,欲达此目的,中国必须重视“国家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变化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战结束后,世界秩序发生重大变化。新的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但是,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持续不断,国际恐怖主义成为新的安全威胁,美国的新干涉主义政策成为新的战争形式。两大意识形态对抗支配国际关系的时代已经结束,国家利益重新置于外交政策的首要地位。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国际相互依存关系,扩大了寻求共同利益和国际合作的基础,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和冲突。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在多极均衡基础上构建世界新秩序是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