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系统工程的思想强调新型城镇旅游综合体整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城镇生活聚集区、旅游产业发展区、生态环境形象系统、基础设施服务系统、社会环境发展系统以及形成"两区三系统"结构关系。基于上述思想,贵州打造新型城镇旅游综合体主要面临基础设施、旅游产业和贫富差距三大问题。为此,文章从地理方位、自然气候、其它产业、基础设施、旅游潜力、网络影响、投资评估、社会氛围八个方面,探讨符合示范城镇效应和旅游发展效应双重标准的贵州新型城镇旅游综合体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王伟 《实事求是》2012,(2):48-51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疆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新疆的城镇化发展比较落后,城镇规模小,数量少,辐射带动力小,城市首位度大,城市的发展模式粗放,城市问的发展不平衡。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做好城镇发展的规划编制工作,促进城市群发展,优化城镇的空间布局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兴工业等。  相似文献   

3.
梁雪芹 《实事求是》2013,(3):108-110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和布克赛尔县城镇化发展优势在于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城镇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劣势在于城镇特色尚不突出;城镇管理尚不到位;城镇功能尚不完善;集聚效应尚不明显。加快和布克赛尔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主要有:合理构筑小城镇建设布局;增强小城镇建设发展动力;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力度;增强小城镇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4.
杜淑芳 《实践》2015,(1):35-36
<正>城镇管理是对与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及城镇运行相关联的公共服务设施、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治理工程,社会影响面广。城镇管理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自治区城镇管理工作呈现有序发展的势头,为自治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我区城镇管理工作面  相似文献   

5.
薛俊强 《实事求是》2010,(5):105-106
近年来,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围绕"长治久安"目标,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造福于民、服务于民。  相似文献   

6.
当前新疆“三农”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一个农业大区,做好"三农"工作,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推进新疆实现科学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疆的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农民和市民的差距仍然较大。面对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链条短,农民增收困难,农业社会化服务滞后等的现实困境,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建设农产品营销平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劳务经济和非农产业,健全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抓好民生工程建设等为重点,做好新疆"三农"工作。  相似文献   

7.
新疆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主要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新疆边境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生态环境恶化,贫困面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多。为了改变边境民族地区落后状况,达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的,2000年国家正式启动了"兴边富民行动"。"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十年来,新疆各地创造了不少成功的兴边富民模式。如建设民心工程模式,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模式,沿边开放发展模式,科教兴边富民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效显著,但发展的潜力空间还未得到充分释放,还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为此,应着力推动新疆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区域特色小镇;切实有效地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人口聚集能力;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继续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积极争取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时期,定西市将统筹经济和生态、城镇和乡村、发展和安全,更加注重生态优先,更加注重动能培育,更加注重拓存创增,更加注重固强补弱,更加注重系统治理,实施科教兴市、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文旅活市战略,促进科技创新提质、基础设施提级、城乡建设提速、营商环境提优、民生改善提档、社会治理提效,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定西.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0,(3)
<正>近年来,察右后旗围绕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按照"突出特色、提升档次、关注民生、依法管理"的思路,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关系到新疆的稳定与安全,而新疆的稳定与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安全.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有利于确保新疆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当前境内外敌对势力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对新疆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和破坏,致使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许多不足之处.维护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必须从发展经济、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理论体系研究、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各级党政高度重视新疆意识形态工作来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实现新疆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以环境改善为基础,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根本途径,围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绿色产品开发、交通通畅工程、生态能源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带动和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因素也日益凸显,城镇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破坏严重、资源过度开采与浪费等,严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未来的发展路径是: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熨平城乡经济鸿沟,以生产要素流动催生城乡体制改革,增加政府社会公共品有效供给,重构财政金融制度,变革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过50多年的艰苦创业,已融入整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政治、经济、社会之中。兵团建设的城市和城镇在新疆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兵团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正不断提高。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为此本文就兵团加快城镇经发展的因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疆小城镇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低、质量不高、运作理念陈旧。要根据新疆绿洲经济的特点,因地制宜、分区指导、有重点地推进新疆小城镇建设;要以"规划、规范、规模"为纲,确定中心城镇发展模式;要通过制度创新,规范建设行为;要采取跨越式发展方式,争取规模效益;要加快环天山地带小城镇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6.
曹晓斌  ;潘金生 《实践》2009,(3):26-27
阿荣旗地处呼伦贝尔市东南部,辖9个乡镇,总人口32万,是典型的农业旗县。长期以来,阿荣旗城镇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财政自给能力严重不足,小城镇建设起点低、起步晚,干部群众观念相对滞后;远离大中城市和铁路沿线,城镇建设和发展缺少依托。面对先天不足和诸多劣势,近年来,旗委、旗政府把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良  相似文献   

17.
2月3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2021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公布"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等15项重点民生实事,涉及百姓养老、就学、出行、住房等多个方面。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831个、2662万平方米,改善29.2万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统筹社区服务提升,因地制宜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同步推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完成700个居民小区供电设施安全改造,消除高层建筑供电设施火灾隐患1600处。  相似文献   

18.
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立了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的总目标。这是针对新疆"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干预治疗阵痛期"这"三期叠加"的特殊形势而制定的。深刻认识新疆问题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是做好新疆工作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疆是解决新疆问题的关键所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只有善用法治思维,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能破解新疆"三期叠加"困局,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9.
正8月8日,肇源县政府向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发放中标通知书,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建设的"引嫩入肇"城镇饮用水建设工程即将动工。"改善饮用水,是肇源人民渴望已久的民生工程。‘PPP模式’能够快速提升肇源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保障民生的能力。"肇源县县长孙达说。"引嫩入肇"也成为省内县域首例以"PPP模式"建设的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20.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润田 《理论学刊》2012,(11):48-51
城镇化是发展县域经济的载体之一,县域经济为城镇化提供保障和动力,二者辩证统一。以欠发达地区山东省菏泽市为样本,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可见,城镇化率高低对地区GDP、工业化发展及地方财政收入都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当前城镇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业支撑能力弱、城镇发展空间小、城镇化建设地方特色不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行政管理体制亟待改革等。应在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加快"产城一体化水平"步伐、发展城镇特色产业、增强生态宜居城镇创建意识、加大城镇化改革开放步伐等方面入手,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