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茨基在其哲学总结性著作《唯物主义历史观》中,采用历史发生学的方法,分别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等一般的理论层面,分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涵。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方面,他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有些过于"机械"和"唯物",远没有达到普列汉诺夫"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在认识论方面,考茨基试图划清历史唯物主义与康德认识论之间的界限,实际上他从康德的思想中获得了许多借鉴。总体来看,考茨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与马恩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为达尔文主义和实证主义倾向、弱经济决定论倾向和实践视野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2.
郑建 《前线》2016,(6):58-58
正《国家与革命》写作于1917年8至9月间,它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的秘密状态下写成的。19世纪末以来,在国际工人运动内部,国家与革命问题成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围绕该问题一直存在激烈的斗争。列宁在侨居瑞士期间,从1916年下半年到1917年初,认真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伯恩施坦、考茨基有关国家与革命问题的大量著作,写下了《马克思主义论国家》的读书笔记,因笔记本封面为蓝色,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是一般问题和个人的事,而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是党性,是大局,关系党、民族、国家前途命运。”[1](P84)1873年,为批驳巴枯宁提出的反对权威的错误思想,恩格斯写下了《论权威》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对否定一切权威的无政府主义学说进行了深刻批判,成功维护了第一国际的领导。站在新的历史阶段,重读《论权威》这一光辉著作,对于推动中国共产党实现思想、意志和行动统一,凝心聚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相同的新闻事件在不同记者的笔下或镜头中,会有不同的反映。除了国家民族利益、意识形态观念、历史文化背景这些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因素之外,思维方式对于记者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往往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记者》2001年第3期上,周树春通过对国际国内石油问题报道的研究,认为就总体比较,国外特别是西方媒体似乎更着眼于对趋势的揭示,而不是对现状的解释。所谓趋势,即事物或形势变化与发展的总体倾向或  相似文献   

5.
徐崇先 《唯实》2000,(6):48-50
1884年,恩格斯发表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引文出自该书人民出版社1972年单行本,只注页码)一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考察了国家发生、发展和不可避免地要消亡的历史,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起源》被列宁誉为“研究国家问题”必读的教科书(《列宁选集》第4卷第43页)。 国家的起源和本质问题是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论述的主要问题。列宁在《论国家》中指出,资产阶级思想家千方百计地掩盖国家的实质。一些人把国家说成是神的意志,另一些人把国家看成是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6.
胡绳同志的文章《<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读后感》,对薄一波同志的著作中的具体地科学地分析历史,不回避一般研究者感到难以处理的问题等方面的特点,着重作了解说。读者可将发表在6月11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的胡乔木同志的文章与这篇读后感参照阅读,并细读薄一波同志的著作,必可从党史的研究和写作方面受到教益。  相似文献   

7.
当今学界在研究马克思的个人发展观时,诸多围绕《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后来成熟时期的著作,但是马克思的思想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有它的继承性,因此,对青年时期马克思关于个人发展观的研究对理解马克思的整个个人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博士论文》时期是马克思个人发展观的萌芽时期,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借"原子偏斜运动"萌发了对个人自由的深切关注。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是马克思个人发展观的初步提出时期,在这里,马克思站在劳动和生产实践的立场上,对个人的劳动异化和发展片面的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在《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逐渐成熟,科学的个人发展观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8.
张国 《唯实》2012,(3):30-34
在《共产党宣言》这篇光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简要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过程、目标、模式等问题,体现了他们社会发展观理论所具有的现实与理想相结合、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鲜明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宣言》中有关社会发展的思想和理论对中国共产党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央宣传部组织、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单位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简史》正式出版。这部党史著作传承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经典党史著作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征。总体来看,这些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统一",即党性与科学性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可信性与可读性统一、忠于历史与立足现实统一。  相似文献   

10.
生死问题是任何个人或群体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人们对这个问题回答的质量关涉每个人对自己生命认知的正确度和人生安排的合理性。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表达出人总是要死的;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我们通过仪式寄托对牺牲者的哀思,为战争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其他革命者提供了高质量的指引,使广大人民的革命、建设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大大增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和其他不甘平庸的中国人,能够通过对这篇光辉著作的进一步学习和对其中精神的更充分体悟,在生死问题上获得正确的结论,使他们的意志自由、主体自觉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从而把斗志和创造精神保持得更加持久。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胡绳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长期担任编写党史正本的任务.先后主持编写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党史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对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党史研究倾注了大量精力。在此基础上.胡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理论问题进行富有创见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对中共党史的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建立的标志性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普及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回顾恩格斯创作和出版《反杜林论》的历史过程,研究这部经典著作在俄国的传播,对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文献及思想的传播,特别是《反杜林论》的历史命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无产阶级贫困化消失论”的出现和代表人物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著作中提出了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恩格斯曾在19世纪中期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翔实地记载了当时英国工人阶级极度贫困的情况。但是随着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逐渐变化,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遇到了多方面的挑战。上个世纪末,在巴黎公社以后的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修正主义的鼻祖伯恩施坦就曾在德国党内与考茨基、倍倍尔等人展开过激烈的论战。伯恩施坦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好转了,消费水平提高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过时了。“不是资本家的数目愈来愈相对地减少和无产阶级愈来愈富裕,就是一个人数众多的中产阶级,这是生产的不断提高容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哲学和史学理论必须深入探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试图立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对此作一番多维度考察.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提出了合力论,其中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一、社会成员分力的方向问题.力有大小,也有方向.社会成员分力的方向决定于个人意志.个人意志则主要决定于当前历史事变对于他的利害关系.他对切身利害的认识又决定阶级本能和历史自觉.在原  相似文献   

15.
周兴樑,1943年生,江西赣县人.先后于中山大学历史系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是资深的博十生导师,为享受国务院和广东省政府双特殊津贴之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是清永民初之社会、政治与人物,涉及的领域有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民国史人物、国共两党关系等.已出版《孙中山的伟大思想与革命实践》《孙中山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国民革命与统一建设》《瘳仲恺和何香凝》等6部个人著作,另和他人合著《辛亥革命运动史》《中国近现代史》《国共关系与两岸关系研究》等多部著作,并在省级以上知名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约170篇.  相似文献   

16.
蒋伯英《走出困境的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报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报告》”),卒读再三,并将其与研究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历史的另外几本著作:马玉卿等《毛泽东革命的道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以下简称“《道路》”)、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以下简称“《历史选择》”)、逄先知等《毛泽东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以下简称“《毛谱》”)等,作一比较研究,觉得《报告》是一本有深度、有价值的著作。以下将观感写出来,希望能对毛泽东研究、党史研究的工作者们有所启发,对将毛泽东史、党史研究引向深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颜九红 《湘潮》2010,(2):25-28
<正>何兆武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研究,著有《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历史与历史学》、《中国思想发展史》、《中西文化交流史论》等著作,是享誉全国的思想史学家,也是史学理论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党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密不可分,《共产党宣言》作为最权威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成果,对今天的党建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启示。除此以外,恩格斯的相关著作在驳斥巴枯宁主义错误观点的同时,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工作也做出了相关论述,如《论权威》《致国际工人协会西班牙联合会委员会》《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等著作。这些著作所体现的党建权威性、无产阶级政党地位、政党政治建设等观点,对当前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82年出版的《湘鄂赣苏区史稿》是一部全面反映湘鄂赣苏区历史的党史著作,凝聚了湘鄂赣苏区历史早期研究者的心血。但由于成书时间早、受资料限制,书中难免存在部分不准确的记述。笔者针对书中部分有悖史实或漏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考证,并提出个人意见,以就教于该书编者和各位湘鄂赣苏区史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20.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在邓小平主持下起草的一个历史性文献。关于邓小平与《决议》关系的研究,长期受到学者的重视,至2002年底,已经发表有100多篇论文和十几种学习、研究著作。(陈东林、李建斌:《邓小平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