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廉政瞭望》2005,(10):48-50
从1996年台海危机中日本与台独势力眉来眼去暗中勾结,到2003年日本《周边有事三法案》中把台湾作为有事“防卫”的对象,再到2005年2月,美日外交部长“2+2”会晤后将台湾海峡列为美日共同战略目标,以及2005年5月  相似文献   

2.
2005年2月19日,美国、日本在举行两国外长与国防部长的“2+2”会谈后,发表了《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联合声明》。这一新版《美日安保声明》,首次堂而皇之地将台湾问题以及中国军事力量发展问题纳入美日共同战略目标范畴。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日双方几乎每年都要召开一次安全磋商会议,但这次是最具反常色彩的一次,不能不使人对美日的意图及中、美、日三国今后的关系走向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
从2010年以来,美日对华政策都进行了明显的调整。美国一改奥巴马上任初期的对华合作姿态,转而采取合作与施压并举的双重举措;日本则从鸠山由纪夫在任时强调的"对等对华关系"转向防范为主接触为辅的强硬对华路线,同时两国还相互协调配合默契,联合一致对华的态势愈发明显。美日政策转变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也给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增添了更多的变数,值得中国深思。美日联合对华咄咄逼人2011年6月21日,美日两国政府公布了共同战略目标,其中强调了几点重要内容:一是"将敦促某些国家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大事     
美俄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12月1日,美国务院发言人鲍彻明确表示,美国反对举行任何会改变台湾现状或走向“台湾独立”的公投。他还敦促陈水扁信守其“四不一没有”承诺。12月2日,俄外交部就台湾公投问题发表声明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俄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中  相似文献   

5.
美日同盟是冷战时期美国为防范苏联和限制日本的军事作为而建立的重要保障机制。冷战结束后,美日安全保障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日同盟从保护人向伙伴关系转变。特别是2005年美日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在华盛顿举行了备受瞩目的“2 2会谈”,双方首次公开地将台湾视为“共同安全考虑”,台海议题也被纳入为“共同战略目标”。华盛顿和东京之间的紧密互动引发了亚洲国家的广泛不安,美日同盟这一冷战遗产越来越成为冲击亚太地区和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战后四十多年以来,日本一直同美国维持着同盟关系,美国免费给日本提供军事保护伞。但是,“美日…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务卿赖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与日本外相町村孝信以及防卫厅长官大野宫统2月19日在华盛顿举行美日安全谘商委员会会议。会后美日发表的共同声明中,列出十二项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其中两项与中国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下了"打"的决心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武力介入台湾海峡。1954年12月,美台订立《共同防御条约》,使原本属于中国内政的问题复杂化。而每天都在做"反攻大陆"美梦的蒋介石,又开始蠢蠢欲动,叫嚣:"无论将来的演变如何,这一局势不可能不影响到我们的政策,说不定我们在短期间就有行动!"台湾海峡的上空顿时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相似文献   

8.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拖延至今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美国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949年底,国民党政权从大陆全面败退,撤到台湾。其时,台湾人心浮动,经济恶化,再加上一直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的美国也因扶蒋反共政策的失败而准备不再支持国民党政权。而在海峡的对岸,取得了全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斗志高昂,在东南沿海一带加紧渡海训练,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台湾岛,解放全中国。当时,整个形势的发展,使得包括美国人在内的海外观察家都认为,国民党政权不可能在台湾存在太长时间。然而,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一直犹豫是否继续支持逃亡到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的美国,转而开始全面支持蒋介石政权。6月27日,杜鲁门总统宣布下令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又于1954年12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次年1月28日,美国国会通过“台湾决议案”,决定“授权美国总统于其认为必要时,得使用美国武装部队专事确保台湾与澎湖列岛,以防武装攻击”。美国出兵台湾,是对中国内政的严重干涉,“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的一个严重的战争挑衅”。美国对台湾问题的介入,不仅使得台湾海峡局势陷于紧张,更使得中国的统  相似文献   

9.
<正>海峡两岸陷入分离状态后,国共两党共同抵制美国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阴谋,维护了一个中国的框架,形成了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默契。中国共产党更加注意非武力方式,积极推动两岸和平谈判,努力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一、美台在台湾海峡首次举行联合军演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为  相似文献   

10.
国  际7月 2日 由全球约 50个国家 50 0 0多名科学家联合签署的一份宣言重申 ,艾滋病是由 HIV病毒 (人体免疫缺损病毒 )引起的 ,否认或忽视这一点是极为危险的。伊拉克卫生部发言人宣布 ,1990年开始的联合国制裁给伊拉克造成 130万人死亡。7月 4日 日本新一届森喜朗内阁组成。7月 5日 中国、塔吉克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五国元首共同签署了《杜尚别声明》。7月 6日 美国 5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致函美总统克林顿 ,敦促他不要部署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7月 10日 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 ,要求尽快逮捕和惩罚制造…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大事     
亚洲合作对话第三次外长会议在青岛召开6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泰国总理他信出席了开幕式。温家宝发表了题为“共同推进新世纪的亚洲合作”的重要讲话。大会通过《亚洲合作宣言》和关于亚洲能源合作的框架文件———《青岛倡议》。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举行会谈6月24日,中东问题有关四方(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敦促巴以双方尽快恢复谈判,并认真实施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召开6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辞。迄今中国已有30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  相似文献   

12.
在国民党十三大闭幕后首次召开的中评委会议上,以陈立夫为首的三十四位国民党元老,提出了一项关于中国和平统一的议案,甚为海峡两岸国人关注。这项议案提出:“以中国文化统一中国”,“中国之统一台湾海峡两岸及海外全体同胞之共同愿望”,中国的统一“必须由中国人以自力达成之。”统一的进程,应是先在中国文化基础上建立互信,继之共同成立国家实业计划推进委员会,开展两岸经济合作,进而通过“政治整合之协商”,实现祖国的统一。但该案同时又提出要大陆放弃“四个坚持”为前提。1、《人民日报》于9月7日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指出,陈立夫等人的提案尽管仍有某些不适宜的提法,但主张祖国和平统一,提倡对话协商、互信合作,并有一些具体  相似文献   

13.
8月13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美国正计划给予阿根廷以“非北约军事盟友”地位.舆论认为,此举是美国政府争夺拉美军火市场努力的一部分.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梶山静六17日在一次发言中声称修改后的日美防卫合作范围包括台湾海峡,引起各国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9日就此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强烈希望日方言行一致,不要再做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日关系的事情.泰国、菲律宾等国舆论也纷纷谴责日本威胁中国主权.巴勒斯坦和以色列17日晚在美国官员主持下在约旦河西岸就恢复巴以安全合作问题举行会谈.18日,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将向巴自治政府归还30%的代收税款,以继续推动以巴安全合作.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世界,到处可以看到美国海军的身影:2008年1月6日晨,3艘美国军舰在霍尔木兹海峡与5艘伊朗革命卫队的快艇对峙;2007年11月21日,“小鹰”号航母作战舰群被中国外交部拒绝进入香港后,又回绝了中国政府出于人道考虑同意入港的好意,摆出一副嚣张气焰穿越台湾海峡折返日本基地。台湾海峡属中国管辖海域,  相似文献   

15.
初探台湾     
1996年4月22日至5月2日,中国作家协会组织的“大陆文艺家访问团“一行12人,应台湾强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台湾中国作家艺术家联盟的邀请,在青山如染、群莺齐鸣的春天飞越台湾海峡,踏上了宝岛的土地。一、“你们把太阳带来了“  相似文献   

16.
何日彩云归     
张怀武 《共产党人》2008,(22):51-52
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在美国第七舰队的保护下,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仍顽固坚持“反共复国”方针,扬言“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但同时他们也反对美国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反对把“台湾问题国际化”,反对“划海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蒋氏父子视“台独”为大逆不道,坚决镇压。以至于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尼克松访华后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宋淑玉 《党建文汇》2007,(11):40-40
1954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序幕。12月2日,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在华盛顿签订,这一条约企图将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合法化”,中国政府对此予以坚决反对。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密切配合,干净利索地攻克了一江山岛。台海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相似文献   

18.
一九四五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进入了一个历史的转折时期。在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场上,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主要力量的抗日武装,也在各个战场上取得了节节胜利。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七日,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在德国波茨坦举行会议,主要讨论德国问题。会议期间,三国领导人也讨论了美、英、中敦促日本投降的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刚从战争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军队依旧是“小米加步枪”。而美国在二战后拥有领先世界的经济能力.拥有世界数量最多的先进的作战飞机、最大规模的海军舰队.目空一切,1950年6月26日派第七舰队封锁了台湾海峡。翌日,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表声明,谴责这是“对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号召“一致奋起,制止美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相似文献   

20.
为国家争得了应有的法庭位置1946年3月19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头版头条刊出新闻:“清算血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代表团首席法官梅汝璈今日飞赴东京。”根据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苏四国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对于在侵略战争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继同年10月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德国一批战犯开庭审判后,1946年3月,设于日本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法庭由美、中、英、法、苏、加、新、荷、印、菲10国的法官组成。中国的抗日战争历经了8年的浴血奋战始获胜利,如今要清算日帝对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