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省班玛县牦牛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董才行,张乃忠(青海省果洛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玛沁814000)张安岁,刘滋泽,田生珠,李生福(班玛县兽医站)班玛县地处青海、四川交界处,东、南、西分别与四川省阿坝、壤搪、色达等地区交错接壤,疫值复杂,其中牦牛流产一直是...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玉树县牦牛衣原体性流产病原分离与免疫预防试验袁春华,袁文华,帅永玉,李英才,杨学军(青海省玉树县兽医站81600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我县开展布鲁氏杆菌病的免疫防制近20年,经考核监测感染率为2.36%,但牦牛群母畜流产仍然很严重...  相似文献   

3.
牦牛肺肥大细胞观察近年来研究发现,肥大细胞与多种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关系,但有关牦牛肺肥大细胞的研究资料甚少,笔者对牦牛肺肥大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材料与方法试验用青海省玛多县(海拔4200m)临床健康的成年牦牛6头。将试验牦牛宰...  相似文献   

4.
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刘文道副研究员编著、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靳家声研究员审校、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许绶泰教授作序的《中国牦牛寄生虫图鉴》一书。已由青海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9月出版发行。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在进行牦牛寄生虫方面的调查研究中,采集了大量的虫体标本,查阅了许多科技文献,加上作者十多年来对牦牛线虫寄生阶段幼虫的研究成果,经过综合整理写成。是我国第一部有关牦牛寄生虫分类和寄生阶段幼虫鉴别的专著,解决了牦牛寄生虫分类之难,填补了寄生幼虫鉴定之缺,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本书较突…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天祝白牦牛MSTN基因第3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及变异特征,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698头天祝白牦牛MSTN基因第3外显子的多态性,对群体内各等位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结果显示,天祝白牦牛MSTN基因第3外显子有AA、AB和BB 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92 6、0.106 0和0.001 4,由A和B 2个等位基因控制。序列分析表明,天祝白牦牛MSTN基因第3外显子在41bp处发生了A→G突变,但并未导致编码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统计结果表明,天祝白牦牛MSTN基因第3外显子呈低度多态。  相似文献   

6.
从80年代中后期以来,青海省祁连县野牛沟乡夏秋季牧场放牧的牦牛群中流行一种以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疫病。据1989~1991年不完全统计,发病牦牛1191头,病牛很少有治愈或耐过者,因此给当地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1992~1996年,我们先后经细菌学、...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牛流行热在天祝白牦牛中的流行状况,本研究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的7个乡镇分别随机抽样采集了224头白牦牛的抗凝血和血清,应用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牛流行热病毒特异抗体,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PCR方法检测牛流行热病毒G基因并进行序列验证。结果表明,7个乡镇的白牦牛均存在牛流行热病毒感染,抗体阳性率为45.09%;荧光定量RT-PCR的检出阳性率为37.5%;以RT-PCR扩增G基因3’端420 bp区段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白牦牛群流行的BEFV毒株与中国大陆1976年分离的JB76H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为BEFV基因Ⅰ型。本研究首次证实白牦牛在自然状态下可感染牛流行热病毒,可能是重要的牛流行热病毒宿主。  相似文献   

8.
从80年代中后期,在青海省祁连县野牛沟乡夏季牧场上放牧的牦牛群中,流行着一种以消化道广泛出血和拉稀为特征并引起大批牦牛急性死亡的疑难病。经过多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肠毒素检测、病原分离鉴定、小动物实验及疫苗诊断性免疫试验,确诊本病系由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从病死的牦牛病料中分离出了致病力较强的A型魏氏梭菌和从部分病料中分离出毒力很强的溶血梭菌,为本病的有效防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牛皮蝇蛆病在养牛地区分布很广,牛皮蝇幼虫主要寄生于牛的腰背部,对犊牛危害严重。天祝县是以养牛、养羊为主的牧业县,饲养牛9.3万头,其中牦牛8.7万头,天祝白牦牛占3.4万头,牦牛皮蝇蛆病感染率达98%以上,其中松山乡黑马圈河村、石门乡维芨滩村等地的牦牛几乎全部感染。此?..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牦牛肾中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表达情况,分析肾中LHR与卵巢中LHR表达的相似性,选取青海省健康的3头2岁龄雌性牦牛,根据黄牛LHR基因序列5′端和3′端的保守性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牦牛肾和卵巢组织中LHR基因的表达量,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LHR蛋白在牦牛肾和卵巢组织中表达情况进行定位研究。RT-qPCR结果显示,牦牛肾组织中LH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是卵巢的79.75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LHR在牦牛肾组织的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呈阳性反应,在卵巢组织中卵泡颗粒层呈明显的阳性反应;LHR在牦牛肾和卵巢中的表达量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牦牛的肾组织与卵巢组织一样,均具有表达LHR的特性,提示肾可通过调节LHR参与牦牛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1.
我国牦牛棘球蚴感染率较高,为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于1988年7~10月在青海省黄南州用国产丙硫咪唑对牦牛棘球蚴病进行了治疗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在青海省泽库县牧区选经间接血凝试验诊断为棘球蚴阳性的成年牦牛27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9头,第1、2组为治疗组,第3组为对照。 2.试验药物、剂量和投药方法:丙硫咪唑片剂,为青海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1987年产品,批号870524。治疗牛均为口服投药。其剂量分别为:第1组90mg/kg,分3次投药,每次间隔1月;第2组180mg/kg,投药次数与间隔时间同第1组;第3组不服药。各组牦牛合群放牧,观察临床表现,均于初次服药90天后剖检,仔细观察各脏器的包囊  相似文献   

12.
藏区地域辽阔,山峦纵横,江河交错,高山峡谷比比皆是,有星罗棋布的湖泊和丰茂辽阔的草原,所以大都以山水及动植物作为主要崇拜对象。牦牛崇拜牦牛崇拜在藏区比较普遍,如四川甘孜、阿坝和西藏昌都等地,人们把牦牛头骨、牛角作为灵物供奉,把牦牛尸体等当作镇魔驱邪的法物,四川嘉绒还过祭牦牛神的年,在石墙嵌上白牦牛头,将刚杀的牛头供在房顶上,在寺院、玛尼堆上供有刻着经文的牦牛头虔诚礼拜。藏历11月13日是嘉绒先祖额尔冬爷爷的生日,额尔冬爷爷的事迹与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相似,神通广大,能上天入地下水,战胜各种妖魔,嘉绒人才得以自由幸福。额…  相似文献   

13.
1983~1987年,我们采用不同种牛源血清培养和传代IBRS_2和BHK_(21)细胞20000多大转瓶,观察了在中间试生产(以下简称中试)条件下传代细胞的生长状况。 (一) 材料和方法 1.血清种类和来源:①奶犊牛血清:采自上海市、西宁市和兰州市奶牛场出生24~48小时的奶公犊;②小牦牛血清:采自甘肃天祝和甘南牧区2岁以内的小牦牛;③大牦牛血清:用天祝和青海省海南屠宰厂冬季屠宰牦牛放的血制备。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海北地区牦牛皮蝇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清牦牛皮蝇对生产的危害,探索防治方法,我们对青海省海北地区某牧场的牦牛皮蝇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观察了某些生物学特性。现报告如下: (一)流行地区感染情况 1981年4~7月对流行区3个大队部分牛群的1~10岁牦牛进行了逐头检查记录,重点为1~2岁牦牛。共检查160头,阳性135头,感染率84.3%。其中1岁牛65头,阳性62头;2岁牛50头,阳性49头;3岁牛19头,阳性13头;5~6岁牛14头,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以饲养牦牛为主 ,现饲养牦牛近 2万头。据调查 ,本场牦牛的皮蝇蛆感染率达95 .4 0 %~ 99.1 4 % ,属高发区。长期以来 ,本场在试验的基础上先后采用敌百虫溶液、蝇毒磷、倍硫磷注射剂进行洗浴或注射防治 ,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以前 ,国内主要推广使用倍硫磷注射剂 ,按体重6.2 5mg/kg剂量臀部肌肉注射 ,防治效果满意。但倍硫磷因毒性较大等原因已停用 ,加之牦牛饲管粗放 ,性情野莽 ,不易抓缚 ,口服给药比较困难。伊维菌素浇泼剂是一种广谱、高效的驱虫、杀虫药物 ,用于驱杀牛皮蝇蛆效果好 ,安全范围大 ,给药方法简便。笔…  相似文献   

16.
中华皮蝇(Hypoderma Sinense pl.)早在1900~1901年由俄国学者Κозлов在我国青海省采集到,1926年由Pleske命名为中华皮蝇。1981~1984年,我们对青海、四川和甘肃三省牦牛皮蝇进行调查,发现该蝇是寄生于牦牛的特有种类,并对其生活史、流行病学等进行研究。但国内外对该蝇有不同的看法。如Грунин(1962)Бреев(1970)提出该蝇可能是纹皮蝇的高山亚种。国内1984年古人提出寄生牦牛的中华皮蝇和纹皮蝇是一个种。故我们继1982年对该蝇形态学研究后,又根据Avise 1964年提出的“种间的生化差异对描述和鉴  相似文献   

17.
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和氯氰碘硫胺钠 (佳灵三特 )对绵羊寄生虫驱杀效果的报道很多。为了解这些药物防治牦牛寄生虫病的效果 ,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于 2 0 0 1年 12月至 2 0 0 2年 5月在青海省刚察县进行了伊维菌素等药物控制牦牛胃肠道线虫春季高潮的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药物 伊维菌素 :商品名伊力佳 ,片剂 ,每片含伊维菌素 5mg ,批号 2 0 0 10 90 8。阿维菌素 :商品名阿力佳 ,片剂 ,每片含阿维菌素 5mg ,批号2 0 0 10 90 8。这 2种制剂为北京中农华威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氯氰碘硫胺钠 :商品名CA 佳灵三特 ,片剂 ,每片含有效成分 2 5…  相似文献   

18.
作者于1990年1月至12月,对玛曲县牦牛传染性角膜炎结膜炎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各种年龄的牦牛1542头,其发病率为12.58%,其中1~3岁的592头幼龄牛未见发病,4~12岁的684头,发病189头,发病率为27.62%,13岁以上的260头,发病5头,发病率为1.88%。流行情况 全县8个乡和2个直属牧场及国营河曲马场均有发生,发病率较高的是欧拉秀玛乡的东红大队和贡周大队。据了解与本县相邻的青海省的甘德县、玛沁县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以及四川省  相似文献   

19.
自从Cabannes等(1955)用滤纸电泳法在阿尔及利亚牛中发现血红蛋白(以下简称Hb)有两种变异体以后,Hb的多态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目前,用电泳法已从成年牛Hb溶血液中分离出HbA、B、C、D、G、I、Khillari(Braend,M.1971),以及HbAx、HbCy(Abe,T.1970)、HbEMuk,(Khanna,N.O.1972)等变异体。它显示出牛种群内有着极其复杂的多态现象。证实它们中间存在着潜在的遗传联系。这些研究在家畜育种、系谱鉴定以及生态环境适应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有关牦牛Hb的多态性方面的资料甚少、青海高原牦牛Hb的多态性尚未进行研究。为了弄清青海高原牦牛的Hb的多态性特征及其与性别、地区(海拔高度)的关系,我们于1983~1984年对青海省贵德县、兴海县和达日县的牦牛Hb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成年牦牛垂体神经部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 ,牦牛垂体神经部约占垂体正中矢状面的3 3 % ,较其他牛的大 ,位于垂体的前腹面 ,主要由 5种垂体细胞、4种神经纤维以及窗孔型毛细血管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