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生综合思想状况——来自北京大学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北大研究生的最新思想动态,1995年第四季度我们对全校38个院系、所、中心近4000名(其中有500余研究生住处不在校内)研究生按10%比率抽样即350名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北大研究生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人生目标、择业态度、婚恋观、出国观、生活现状等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方法为随机抽样,这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32份。其中:男性占72.9%,女性占27.1%;硕士生占78.9%,博士生占21.1%;文科占49.7%,理科占50.3%。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社会,女研究生是我国高校中特殊的女性群体,作为高学历的优秀知识女性,她们的婚恋心理引起了学界的较多关注,从未婚女研究生的婚恋心理特点着手,分析了其婚恋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自身定位不明确、婚姻市场规律的影响、社会性别角色定位这三大原因,最后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对如何促进未婚女研究生正常的婚恋发展,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浙江青年婚恋观的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婚姻、恋爱是青年人生道路上的一件大事。当代青年的婚恋观怎样,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最近,我们与有关部门合作,就浙江婚恋观问题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辅之以个别访问座谈,力求得出一个客观的结论。这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7份,有效率为99%。问卷涉及城镇籍青年51.33%,农村籍青年48.67%,男青年61%,女青年39%。已婚者占38.67%,未婚者为61.33%,年龄在20岁以下者占17%,21—30岁者占68%,31岁以上者占15%。其职业牵涉到工人、农民、学生、干部、军警、教师、医生、护士、企业家、公司职员、个  相似文献   

4.
为从医院特点出发,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女军人婚恋的管理和教育,最近笔者以问卷调查、开座谈会及个别交谈等方式,对未婚女干部的婚恋观念,尤其是择偶观进行了调查。空军某医院共有未婚女干部47人,此次共发47份卷,收回34份,有效答卷33份,占全院未婚女干部的70%,除外出、夜班补休外,基本上都参加了调查。由于采取的是不记名、不写字只须打“√”的方法,调查结果可以说是比较客观、准确,较为真实、可信的。通过对33份问卷的统计、分析以及相关调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部队医务干部改为文职的情况下,医院女军人的择偶观有了新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5.
商婧 《学理论》2012,(29):73-74
采用学者苏红编制的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CMLCQ),对西南民族大学藏族和彝族的2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民族、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等维度上存在着差异。因此,可以得出藏族和彝族大学生婚恋观从总体上来说既具有传统特点,又呈现时代特色;不仅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同时还受到各民族自身风俗习惯、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6.
杨晏清 《学理论》2010,(22):215-216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恋爱目的多元化进行概述:因寂寞去恋爱;因无聊去恋爱;因好奇心去恋爱;因功利去恋爱;因虚荣心去恋爱;因性的需要去恋爱。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加强家庭锻炼与培养,加强传统思想道德的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学习规划的正确引导及加强高校教育人才的培养与提升,有利于减少当代大学生不健康的恋爱目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探究新生代农民工的依恋,决策角色和框架描述对恋爱决策的影响,了解他们的情感动态为他们恋爱决策提供指导。以问卷法和实验法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决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决策角色和框架描述存在交互作用;依恋影响被试的恋爱决策;恋爱状态影响被试的恋爱决策倾向,未恋爱者比恋爱者在恋爱决策时更积极主动;在恋爱决策中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比女性更积极主动和冒险。  相似文献   

8.
婚恋问题不仅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在当前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的背景下,农村年轻女性对婚姻、家庭和生活的态度也产生了一些积极进步的变化,对婚姻期望值较高,但农村落后的性别文化和经济困难的现实使她们的婚恋观充满了矛盾。她们困守家庭,很难充分发挥个人力量,造成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浪费,更不利于培育积极健康的乡风民俗等。面对农村妇女婚恋观的理想与现实碰撞产生的问题,文章从顶层设计、文化培育、教育奠基、产业强骨、联网互助、法规护航等方面提出了缩小差距、提高女性地位、激发女性建设力量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赵璐 《学理论》2013,(19):129-130
恋爱和婚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对婚恋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何认识与评价,不仅会影响其婚恋行为,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进程。而恋爱、婚姻不仅是一种个体行为,同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势必会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制约,使之带有一定的社会性与时代性。近年以来,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逐渐发展壮大,其生活发展状况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观,有利于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0.
北方民族大学于200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成立至今在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未婚研究生婚恋问题并没有给予关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针对北方民族大学未婚研究生的婚恋观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在正确了解未婚研究生婚恋观的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帮助未婚研究生更好的应对与处理婚恋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研究生价值取向的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进一步研究在校研究生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我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科研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研究生价值取向与教育对策的调适》课题组,于1995年9月至1996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四川外语学院等十多所高校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20份,有效回收率为82.0%,问卷以随机抽样方式发放,  相似文献   

12.
林茜 《学理论》2013,(20):393-394
在中职当中进行爱情教育既是维持中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需要,也是落实教育部相关政策的需要,更是中职学生人格发展的内在要求。爱情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恋爱心理资格的自我审查、婚恋观的教育、爱的能力的培养、恋爱沟通方式的指导、性心理健康等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翟鑫月 《学理论》2012,(28):90-9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恋价值观不断变迁。总体说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婚恋观向自由婚恋观的转变;六七十年代政治化婚恋观居主导地位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婚恋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国青年婚恋价值观的变迁也对他们的自我认同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应尽其全力帮助青年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1991年7-8月间,我们对江苏省如皋市、四川省绵阳市、湖南省桃江县、陕西省西安市及北京市的青年做了一次职业观念的调查。对象为该地区非农村户口的青年,年龄在14岁-30岁之间。问卷采用定层、分比、随机抽样的方法,按青年工人、青年干部、青年知识分子和待业青年各占1/4的比例分发。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6份,回收率为97.2%。本文将基于对问卷的数据分析,拟从以下3个方面来探讨城镇青年职业观念:一、青年的就业动因;二、青年的职业理想;三、青年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15.
60年来我国婚恋观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6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恋观不断变迁。总体说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建国初期传统婚恋观逐渐向自由婚恋观转变,六七十年代政治化婚恋观占居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婚恋观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杜杨  玄凌  张汉巍  赵金玲 《学理论》2012,(4):141-142
研究生培养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高校的女研究生多数已经走过青春期阶段,随着性机能和性意识的成熟,尤其是恋爱心理与大学本科学习阶段相比已经有所不同。因此主要分析高校女研究生恋爱障碍,对消除其心理上的困惑,避免、纠正其行为的盲目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编《大学生恋爱动机调查》问卷,抽取郑州大学软件技术学院5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大学生恋爱状况、恋爱动因、择偶标准等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恋爱动机出现异化,投资型和攀比享受型恋爱动机上升。在分析异化现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个人、学校和社会角度对大学生恋爱动机进行重构,使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18.
对全国八省市十所高校2290份问卷的统计分析显示:大学生人生态度是积极、乐观、进取的;除专业之外,性别、户籍地、是否独生、是否学干、年级、家庭经济、健康状况、恋爱经历、政治面貌、成长环境、父母文化程度与健康状况等均对其人生态度有显著影响。人生态度转化策略有:摒弃教育偏见,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注重因材施教,运用科学教育方式;重视理想信念与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设置教育内容:加强社会支持,营造和谐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对女大学生减肥观念及认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身体苗条匀称已成为当前对女性形体美的评判标准 ,从而使减肥成为现代女性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女大学生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会对自己的形体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减肥时尚会对她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在我们研究样本中 ,有 77%的人曾尝试过减肥或想过要减肥。很多被试减肥的原因是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认为自己体重超标的被试自尊明显低于认为自己体重正常的被试。  相似文献   

20.
萧菰 《瞭望》1999,(31)
据中国(科协)科普研究所主办的《科普研究》最近一期所刊载的调查报告──《跨世纪干部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北京市领导干部科技素养调查与思考》称,北京市领导干部科技素养总体情况是:文化素质较高,求知欲强烈,掌握政策偏低,接触渠道不多,获取方式单一,亟需加强科普。这个结论,是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党校联合课题组与北京市科协共同对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期间进入北京市委党校、各区县局(总公司)党校接受培训和轮训的各级干部以问卷方式调查得出的。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o份,回收1048份,其中有效问卷1002份。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