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向非产业转移,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从贵阳市的实际情况看,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是贵阳市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农民增收、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实现顺利转移,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改变阻碍劳动力转移的旧体制;其次,积极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第三,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劳动力吸纳能力;第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第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大、速度快 ,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间就有1.35亿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 ,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客观上一定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 ,打破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也扩大了内需 ,提高了劳动者自身素质。但我们也应看到诸多不利的方面 ,特别对于贫困落后地区来讲 ,消极的比例大于积极的比例。正因如此 ,所以我们应客观、综合、谨慎地对待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这样有利于长远利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荆门市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更高质量转移就业为目标,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点,坚持异地输出、就近就地转移、自主创业并举,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55.35万人。帮扶就业新招:"试工"试出中意岗位"我试工试了四次,终于找到了中意的工作,居然还能月入两千,之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沙洋镇三峡村的钟梅元激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优化转移是建设新农村,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最便捷途径.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优化转移的积极作用,深入分析困扰农村劳动力优化转移的制约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闯出一条农村劳动力优化转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回流的人数很多,已经足够引起政府、学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必须对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劳动力回流现象有一个通盘的考察和分析。单凭现象分析,往往流于表面,我们需要通盘考虑中国的整体经济社会形势,特别是结合中国城市发展战略与乡村建设实践来考察劳动力转移与回流。总体上分析,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还是基于理性的经济效益分析。为了发挥农村劳动力回流的积极效应,降低其消极效应,我们应该在国家层面的总体统筹的基础上做到地方层面的因地制宜,并且积极发挥农村劳动力输出地方政府的政策作为,发挥好回流劳动力在农业转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小城镇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影响着青岛全面小康社会的率先实现。随着青岛市农村现代化、市场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无论是新农村建设、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社会保障等问题的解决,都亟需农村金融的支持。近几年,青岛市农村金融的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8.
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问题。近阶段,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大中城市转移面临着许多困难,因而积极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深刻而又复杂,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土地流转不会导致大范围的农村劳动力失业。土地流转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支出。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农村拥有较大规模的富余劳动力,目前主要是以劳务输出的形式向外转移。如何使这些潜在的劳动力有序、有效的成功转移是实现我省农村和谐发展的关键。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有机结合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形式解决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联结点,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的基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应通过对县域经济进行科学规划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进行产业规划,推进县域产业集聚;深化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城镇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载体;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强化县域经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等,发挥自身的功能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回乡创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回乡创业的农民工面临着许多靠自己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如果这些困难和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会影响他们创业的成功,而且一旦创业失败,除了使个人利益受损外,还会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3.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十分艰巨,表现为资源基数大而且供给呈不断增长态势。从目前转移现状看,主要体现以下三特征:劳动力转移以跨省为主,中部地区省内比重提高;转移劳动力以初中文化为主,文化程度悄然提升;组织化转移程度依然较低,且呈不断下滑的趋势。为此,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及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4.
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也是我们研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因素有许多。诸如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城乡经济和劳动力“二元结构”、就业歧视、劳动力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等。通过分析就业形势,总结影响就业的诸多因素,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乡收入差距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除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发展更具开放性、流动性的劳动力市场外,还应加快实施农业优质化和优势化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需求变化与广东民营企业人本管理模式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到广东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在文化素质、观念、维权意识、社会需要方面都有很大差异。由于广东不少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不能适应新生代农民工需求的变化,损害了农民工权益,引起劳资矛盾,使大量的农民工流失。广东民营企业应改变其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应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层次变化,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当前,制约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观念认识不到位,体制政策不完善,产业支撑不力,建设资金不足,农民素质不高。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方向转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特点,明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方向;把握“三农”裂变趋势,重点做好工业拉动特别是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大文章;把握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矛盾转化的关节点,创新制度,打破壁垒,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宅基地使用权采取的是有限制流转的做法,并且严格禁止农村居民的住宅和宅基地在城乡居民之间流转:这是由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性和社会保障性决定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已不合时宜,建议我国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有偿、有期限制度,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逐步放宽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相似文献   

19.
从“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发看劳动力资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已非常接近劳动力过剩向短缺转折的刘易斯拐点。目前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是因为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人口结构变化,国内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兴起等原因;从劳动管理学角度分析,根本原因是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资本市场的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劳动力资本升值受限,用工要求苛刻,工资报酬偏低,农民工工作环境较差,忽视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社会、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与用工荒的并发。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高度正相关。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的成本节约,减少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加大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的成本领先优势,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同时带动了城市周边郊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