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 ,生产力的进步 ,劳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新的实际 ,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 ,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文章着重对我国劳动者劳动的特点和我国劳动者劳动创造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劳动正义思想是在唯物史观确立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马克思自始至终都关心劳动者的状况,关注劳动过程的正义性,主张通过建构正义制度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从而实现劳动解放乃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丰富的劳动正义思想对于构建中国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流通领域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承认流通领域的劳动也创造价值是对马克思关于流通领域价值创造原理的一种更新或更替,属理论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流通领域的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与事实相符,是劳动形式变化和劳动内容延伸的结果和表现,是以总体劳动者的总体劳动的形式参与价值创造的。  相似文献   

4.
李斌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数控技术专家,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无愧为当代工人的楷模。从李斌身上我们不仅能感悟到他热爱岗位,热爱劳动,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甘于奉 献的高尚品质,也能真正地体会到劳动实践对于职工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学习宣传李斌精神,一定要从劳动价值中准确把握劳动实践与劳动者成长的内在关系,在更深层面激发起社会对劳动价值的认识和劳动者对劳动实践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重点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他站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实践观的高度,以宏大的视野审视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规律,揭示了这些理论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及其演变过程的反映。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进而从劳动者、劳动产品、劳动对象、人的类本质、人与人之间关系等四个角度阐释了异化劳动的丰富内涵。新时代,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仍然是我们洞悉资本主义发展及其现代化进程的有力武器,有利于增强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和底气,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程立涛  武娜娜 《理论导刊》2023,(11):119-123
劳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原点和发展动因,具有“先在的”育人功能。劳动教育是对劳动育人价值的充分肯定、高度自觉并为此而采取的制度化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聚焦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培养的“点”不同,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全“面”育人优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劳动实践中,并通过“培养什么样的劳动者”“为谁培养劳动者”“如何培养劳动者”等进行检验。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主体、内容、过程和目的等方面是高度契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标和永恒追求;劳动解放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初心使命,是无产阶级政党长期不懈奋斗的价值情怀。中国共产党全面地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解放的理论基调,经过100年来的不懈努力,从“劳工神圣”“劳工万岁”到“改善劳动组织”,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再到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托起中国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解放理论中国化的新内涵和新境界,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夺取革命胜利和中国道路成功的制胜法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解放的崭新诠释。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劳动关系,需要认清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重要价值,认清劳动者报酬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认清劳动争议多发频发对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双重影响,认清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政府行为的应然定位和优化路径,认清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0,(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概括了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阐述了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它为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重新审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厘清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历史影响,对于在现实中扬弃异化劳动、最终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资源型地区受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劳动就业压力较大,劳动作业危险系敷高,劳动用工不规范等.因此,资源型地区需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责和作用,加强劳动监察工作,加快劳动法制建设,以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1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西方称之为劳资关系,我国通常称为劳动关系(近来亦有冠以劳使关系或劳用关系之名的)。纵观世界,这一关系已由工业革命以来如火如荼的阶级“斗争”渐次趋于“合作”关系。在中国,被誉为“劳动者护身符”的劳动法典,也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但是,勿庸讳言,困扰政府的庶民失业率居高不下问题,随意解雇、延时和扣薪引发的劳动争议,屡屡见诸报端,不绝于眼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很多差异。基于中西方现代化发展历程的比较分析,研究认为,西方现代化的富裕之路以资本为主导,通过对内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和对外殖民化扩张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而中国式现代化的富裕之路则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分阶段推进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展开分析,不仅有利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独有的内在逻辑,还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目前,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应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财富积累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二、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对古典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和价值理论的继承、发展和科学化 ,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为科学地认识劳动的社会性质和历史性质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以其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依据 ,分析了劳动的社会规定性和历史性质。按照唯物主义历史观 ,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 ,与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 ,表现为不同的劳动方式。在人类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 ,在人本身的生产力还比较低的情况下 ,在资源相对稀缺 (相对于人…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5)
20世纪以来人类的实践发展不仅带来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也使异化有了新的表现形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劳动异化理论的四重规定性进行了论述,通过借鉴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分析中国当代劳动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异化劳动"理论给予中国当代劳动的启示是: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避免劳动产品的异化;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克服生产过程的异化;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克服人的本质异化;建构新型人际关系,共创和谐社会,克服人和人关系的异化。  相似文献   

15.
王怀宇  赵明媚 《学理论》2008,(16):47-50
目前哈尔滨市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制约因素: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执法监察力量薄弱,劳动法制环境亟待完善;集体合同流于形式,合同内容缺乏民主;企业经营者及员工法制观念淡薄,思想认识不到位等。构建哈尔滨市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重视人的主体意识,确立劳动者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强化社会各方责任,建立健全和谐劳动关系的相关保障机制;尊重人的自身价值,推行民营企业“职工股权计划”的产权制度;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等等。  相似文献   

16.
卞秋华 《学理论》2013,(13):46-47
在毛泽东思想中,劳动不仅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而且劳动更是改变与推动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强调与重视劳动、尊重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是毛泽东劳动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思想相比,毛泽东不仅注重劳动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即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上的作用,更强调对于思想和精神进行规训与改造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姚亮亮 《学理论》2013,(13):100-101
转型时期的中国,失业、就业成为国家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些难题制约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失业、就业无外乎就是社会背景下劳动者与工作岗位的冲突,换言之,劳动岗位的数量、性质与劳动者的需要并不符,因此,就业困难也就可以被定义为"岗位挤压"。劳动岗位挤压究竟有哪些功能?政府究竟怎样去解决劳动岗位挤压问题?  相似文献   

18.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为此,要拓宽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拓宽生产劳动者的概念,更新价值创造的观念。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有主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为此,要拓宽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拓宽生产劳动者的概念,更新价值创造的观念.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有主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新形势下的中国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历史任务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全面谋划,也是中国更加注重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的必然选择。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实现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财富的积累,只有依靠全体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充分发挥劳动主体性来实现。针对劳动主体性的弱化,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劳动主体性实现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