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民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为结束中央苏区货币不统一的混乱状况,决定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瑞金叶坪正式创办。同年7月,苏维埃国家银行正式发行货币,从而统一了中央苏区的货币。苏维埃国家银行下辖有江西省分行和福建省分行,在一些县设立支行或代办处,在一些大集镇设立了货币兑换点,同时,苏区还建立了一大批信用合作社,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苏维埃金融体系。除中央苏区外,其他各苏区也分别设立了各自的苏维埃银行。相关资料:首任苏维埃国家银行行长为毛泽民;1990年,中国人…  相似文献   

2.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领导苏区军民开展的植树运动,在健全的政策引导、科学的组织形式、热烈的宣传鼓动、严格的保护措施下取得了巨大成果,为缓解苏区经济、支援红军战争、巩固苏维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新中国生态建设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婚姻、家庭问题。土地革命初期,各地苏维埃政权颁布了一系列婚姻法律、条例、决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也先后颁布了《婚姻条例》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苏区有关婚姻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建立起一套苏区新式婚姻制度。这套婚姻制度经历了一个从比较主观、比较抽象到比较客观、比较符合当时当地实际的过程,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自觉性,体现了逐步形成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苏区新式婚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苏区的妇女解放、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对新中国婚姻制度的建立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为了遏制大规模疫病在苏区的蔓延流行,履行人民政府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神圣职责,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卫生防疫保障上采取了一系列救治和防范措施,把疫病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构建卫生防疫组织体系;创立疫病、疫情报告制度;开展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普及卫生防疫知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卫生防疫保障之成效,不仅成为中华医学防疫保障史上的瑰宝,还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和保障中国人权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5.
罗惠兰 《求实》2005,1(6):29-32
自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宣告成立至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前的短短3年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为保障苏维埃公民教育权利的实现,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苏维埃普及教育的实施,对苏区教育状况的改善、苏维埃文化事业的繁盛、公民民主意识的增强、苏区社会习俗的变革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和捍卫中国人权的又一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6.
2011年11月4日,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高度评价了中国苏维埃运动的这段历史。在此之际,读到余伯流、何友良主编的《中国苏区史》(上下册,130万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十分欣喜。该书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一部全方位展现全国红色苏区历史的创新之作。  相似文献   

7.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村召开,会上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2年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成立,毛泽民任行长。为了充分发挥苏维埃银行的作用,更好地有计划地调剂整个苏区金融,除按照市场需要的原则,发行适当数目的纸币外,还必须铸造大量的银元流通,这样才能有利于群众和革命的事业。1932年7月,身为国家银行行长的毛泽民亲手制造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批纸币。苏区军民欣喜万分,爱不释手。为了扩大流通范围,满足苏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他毅然决定还要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铸造银元。  相似文献   

8.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是从1935年3月28日强渡嘉陵江开始的.红四方面军原先活动于鄂豫皖苏区,于1932年12月18日进入川北,很快建立了总面积4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700余万、有23个县(市)苏维埃政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当时在中央苏区的毛泽东曾指出:"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一首献给1934年1月22日在瑞金开幕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壮歌——《拥护全国工农代表大会歌》。歌词以直白的方式,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政治主张、革命目标和战斗号召,表达了苏区军民坚决革命、奋勇前进的豪迈气概。因而为之谱写的曲调,就充溢着雄壮豪迈气势。中央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中心区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  相似文献   

10.
1931年7月11日,闽北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闽北地区苏维埃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有统一领导的新时期。苏维埃政府设立经济、财政委员会,在闽浙赣边区20余个县、50余万人口中,成功地建立了闽北苏区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在发展苏区生产力、促进苏区文化进步、解决苏区生产和生活供给、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巩固苏维埃政权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毛泽东同志指出:"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创建根据地的斗争,先后建立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湘鄂赣、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10多个根据地。其规模中央根据地第一,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红军近10万。川陕革命根据地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00万,红军达8万之众,规模第二。从位置上看,绝大部分根据地建立在南方,北方仅陕甘1个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恰处南北根据地之中,形成了连接南北根据地之间的一座桥梁。笔者就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背景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图为当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粮食人民委员部发行的米票和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的伍角纸币.米票面额10两,在苏区流通半年之久,系64开毛边纸石印件,上面盖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粮食人民委员部公章和由陈潭秋落款的说明.  相似文献   

13.
<正>中央苏区即中央革命根据地,它是在闽西、赣西南地方武装暴动的基础上,由毛泽东、朱德直接领导开辟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一块苏区,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  相似文献   

14.
刘勉玉 《世纪桥》2000,(6):47-49
毛泽东同志多次说过:“在江西根据地的斗争中,曾山同志是有功的.”曾山同志是第一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江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他历任赣西苏维埃政府主席、赣西南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苏区中央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内务部长、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委代理书记等职,对江西苏维埃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苏维埃运动史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其主要贡献是:成功地领导了官田暴动;指挥攻打吉安功绩卓著;最先提出按人口平分土地的正确主张;大力建设苏维埃,以人力物力保障反“围剿”战争;坚持游击战争,掩护红军长征,参与组建新四军.  相似文献   

15.
余文霞 《党史文苑》2012,(10):10-1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对苏区的政权建设特别是基层政权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将基层政权建设摆在苏区政权建设的突出地位;健全苏维埃民主制度,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领导人民群众创造了合符实际的民主参与实践形式。认真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我国的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管理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设苏维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项英在中革军委和红军中没有职务,他主要协助毛泽东,致力于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工作。中央苏区的苏维埃政权象其他苏区的苏维埃政权一样,是靠红军建立起来的。红军初到时,社情不熟,不少乡、村苏维埃政权被富农、流氓和坏人把握着,真正的贫在农和工人很少参加这一政权。因此,许多苏维埃政权不但不能为群众谋利益,反而压迫剥削群众,与群众关系很紧张。群众不把苏维埃看成是自己的政权,不敢批评政府、监督政府。不少政府机构中吃饭的人很多,开支很大,但做工作很少。区、乡、村各级政府的经常性工作…  相似文献   

17.
1935年7月25日至8月20日,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中国苏区代表周和生(有时写作周和森)在大会上作关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七年》的报告,介绍了中国苏维埃的七年发展历史和苏维埃政府各方面的政策。不少资料和论著认为周和生就是蔡和森。其实,蔡和森早在1931年8月就被广东军阀陈济棠杀害,不可能出席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因此《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七年》系蔡和森报告的说法是错误的,应当予以纠正。弄清楚《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七年》的来龙去脉,才能进一步揭开该报告者的真相。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诞生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在中国曾经建立了局部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1935年12月25目,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改名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9月17日,党中央在《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和《中央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中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提出了“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在解放战争中,1948年8月1日,毛泽东复各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  相似文献   

19.
王钰鑫 《党史文苑》2011,(22):4-5,32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主张。共产国际关于中国是否建立苏维埃政权经历了政策转变过程,即从最初的反对建立苏维埃到后来的提倡建立苏维埃、从建立地方苏维埃到建立苏维埃中央政府。应该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终建立与共产国际的政策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央苏区即中央革命根据地,它是在闽西、赣西南地方武装暴动的基础上,由毛泽东、朱德直接领导开辟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一块苏区,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朱德同志直接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的上杭理应享此殊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