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9月3日,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在泾县云岭开馆,100多名新四军老战士从全国各地纷纷赶来参加。参加完盛会后,有两位老人执意要去项英、周子昆两位烈士牺牲的蜜蜂洞看一看。一位老人是周子昆的夫人何子友;一位老人是当年在蜜蜂洞里逃生的黄诚。随行的还有泾县的县委书记等人。 蜜蜂洞距泾县县城有八九十里之遥,在泾县、旌德、太平三县交界之处,这里峰险岭峻,群山连  相似文献   

2.
省气象局离休干部丁茵是一位1945年参加革命的新四军老战士,对她而言,加工被服,支援前线,是当年她最光荣的职责,也是她参加新四军后上的第一课。  相似文献   

3.
省气象局离休干部丁茵是一位1945年参加革命的新四军老战士,对她而言,加工被服,支援前线,是当年她最光荣的职责,也是她参加新四军后上的第一课.  相似文献   

4.
1985年9月3日,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在安徽省泾县云岭开馆,100多名新四军老战士从全国各地纷纷赶来参加.参加完盛会后,有两位老人执意要去项英、周子昆两位烈士牺牲的蜜蜂洞看一看.一位是周子昆的夫人何子友,一位是当年在蜜蜂洞里遇险生还的黄诚.随行的还有中共泾县县委书记等人.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来,《党史纵横》月刊与全国各地众多的老同志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有一名当年新四军第一批女兵中的一员,如今已是古稀老人的陈模同志,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我和同事力文趁赴青岛公出之机,曾拜访过她。  相似文献   

6.
章央芬,1937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38年,她参加了新四军,历任少校军医、三师卫生部医务主任等职。建国后,她曾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副院长、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教育长等职,1983年离休。1938年,美国著名进步记者史沫特莱来到新四军在皖南泾县云岭的军部,进行了长达一年的采访、报道。在那段时间里,章央芬曾为史沫特莱当过翻译,伴随着史沫特莱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现在的章央芬虽已是88岁高龄的老人,但说起当年的事,她仍记忆犹新。史沫特莱刚到云岭,就要求新四军方面给她配一名女翻译取代延安方面派来的男翻译…  相似文献   

7.
“皖南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浓重的一笔。身为中共东南局书记、新四军主要领导人的项英既然已突围,何以遭到杀害?最近,跟随项英近6年的警卫员、当年新四军警卫排长、皖南事变的亲身经历者和见证人李德和老人,解开了中共党史、军史上这个长达半世纪的谜。  相似文献   

8.
<正>提起白毛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电影《白毛女》中“喜儿”的扮演者——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演员田华。笔者也不例外,直到2010年初,在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召开的文化宣传工作会议上,我惊喜地获悉,在当年华中新四军中,还有一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著名演员晓苇,她扮演的白毛女同样出神入化,受到了华东广大军民的喜爱。之后,我有幸对她作了专访。走进晓苇家一尘不染的客厅,  相似文献   

9.
174座坟茔中长眠着700多位无名烈士 王小庙无名烈士墓群,座落在革命老区安徽省定远县观寺乡马厂村王小庙东北方向,共有174座坟茔,占地10.6亩。据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马洪武教授和有关部门考证,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全国最大的新四军无名烈士墓群。 枪声远了,硝烟散了,恍惚间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的指战员,已是白发老人,忆及当年的情景,他们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10.
6月14日下午,辽宁日报原总编辑、现年85周岁的赵阜老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你是《共产党员》杂志的记者,我是个老党员嘛!党龄72年了。"赵阜老人愉快地谈起了自己当年在新四军当"小鬼"的革命经历。  相似文献   

11.
一代抗日名将、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而李哑巴用生命保护彭雪枫遗骨的动人故事,却鲜为人知。岁月匆匆,抹不掉历史老人的记忆;往事悠悠,掩不去时光老人的见证。今天,我们深切怀念当年彭师长的马夫——这位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李哑巴。"李哑巴"是当年淮北军民对他的称呼。因为他一生有姓无名,"李哑巴"就成了他的名字。李哑巴,祖籍河南。1915年出生  相似文献   

12.
丁瑜  春梅  大军 《党史文汇》2011,(12):43-45
这是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他叫李国平,是目前河南省健在的16名老红军之一,也是全程走完长征的两名老红军之一。老人原籍四川达县,现家住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西万村。如今,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依然健硕,对半个世纪前的往事永远难以忘怀。他说,如果没有当年战友的相救,他早已牺牲在大雪山上了。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安徽舒城人,今年98岁了,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我是1939年入党的,至今已在党82年,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了。回忆起当年入党的经历,仍然令我激动不已。1938年夏末秋初的一天,我去舒城县百神庙钟坂看望大姐。她告诉我:姐夫胡孟晋数月前去大别山参加了新四军,并说那是"穷人党"领导的队伍,过去就在舒城西山里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是新四军赤石暴动胜利75周年。1942年6月17日,由新四军发动的赤石暴动是一场轰动大江南北的历史事件。1982年和1992年曾先后在武夷山举行了纪念赤石暴动40周年和50周年活动,参加过赤石暴动的健在老同志几乎全部应邀出席,当年领导暴动的老同志在纪念大会上的精彩讲话,教育和鼓舞了武夷山中央苏区的几代人。当时,笔者曾采访过赤石暴动的几位亲历者,他们一致认为赤石  相似文献   

15.
谈起目前在全国各地轮番上演的"通俗歌曲大奖赛",不少人对此赞叹不已,而在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80年代初,通俗歌曲却是受到非议的.当年的北京文化界曾因此发生过一场不小的风波.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采访了著名音乐家、当年的海政歌舞团团长、海政文化部原副部长胡士平.胡士平早年是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一名骨干成员,人民海军成立后,他一直在华东海军文工团和海政文工团工作;是著名歌剧<红珊瑚>的主要作曲之一,有若干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流行于世.今日,胡老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笔耕不辍.谈起这段经历,他说,这是历史,应该告诉后人.  相似文献   

16.
<正>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泾(县)旌(德)太(平)中心县委、旌德县委,在皖南特委领导下,带领为数不多的共产党员和新四军战士,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成立新四军游击队,以旌德县的黄高峰为主根据地,坚持游击斗争,书写了一段传奇。胡明接受任务,留守皖南,坚持斗争说起当年的泾旌太中心县委、旌德县委、皖南新四军游击队和黄高峰根据地,就不能不提到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胡明。胡明,  相似文献   

17.
将军与俘虏     
正1988年6月20日上午,江苏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来了一位名叫森垣嘉一的日本老人,他自称是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淮北支部的成员,专程前来收集张爱萍将军当年在新四军苏北三师和淮北四师指挥敌后抗日斗争史料的,准备回去写一本有关张爱萍将军的书。笔者时任新四军纪念馆馆长,就问他:你怎么想起要写张爱萍将军的书?你和张爱萍将军熟悉吗?他答道:我与张爱萍将军是萍水相逢,谈不上熟悉,但他为人处事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8.
《福建党史月刊》2007,(4):30-31
耄耋之年的福建教育学院原副院长严检行曾是一位新四军女战士,在她的记忆中,当年不到20岁的她是从家里逃出来参加新四军的.  相似文献   

19.
福建是新四军的故乡。1938年初,坚持了3年艰苦卓绝游击战争的福建红军游击队根据党中央的命令,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5000多名八闽健儿与南方其它省区的红军游击队一起,汇成了一支铁军。他们转战大江南北,出入枪林弹雨,为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立下赫赫战功! 今天,这一代战土还健在的已经不多了,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本来,他们完全可以在儿孙绕膝中轻松地安度晚年,但他们雄心犹在,锐气不减。1987年,老战士们成立了“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1988年,研究会创办了《战争年代》会刊;1990年,组织了“新四军老战士宣讲团”;1991年,被省社科联评为“先进学会”;1994年,被省民政厅评为“先进社会团体”;1996年,组织  相似文献   

20.
(2012年7月5日)尊敬的各位前辈、各位领导、同志们: 应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的邀请,受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朱文泉会长的委托,我很高兴能来参加这次纪念活动,这对我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我首先代表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向当年策划、组织和参加赤石暴动的新四军勇士们表示崇高敬意,向在殊死抗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表示深切缅怀,向举办和支持这次纪念活动的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南平市委和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以及南平、武夷山等地新四军研究会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