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向军 《党建》2023,(9):35-37
<正>“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为西藏的发展进步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懈奋斗中孕育形成、绽放光彩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党的干部扎根西藏、建设边疆、奉献高原,孕育出了‘老西藏精神’”。他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曾指出,“孔繁森精神,首先体现的就是老西藏精神”。新时代要弘扬好特别能吃苦、  相似文献   

2.
《党建》2023,(9):65-6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岁月无声,精神永存。在西藏70余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扎根雪域、矢志不渝、接续奋斗,让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之火熠熠生辉,用精神之光、信仰之力,在巍巍高原上凝结成“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谱写出西藏发展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0,(24):100-102
张国华中将,是刘伯承、邓小平麾下的二野虎将。他1914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28年跟随毛泽东参加井冈山斗争,当时年仅14岁。此后,在他44年的革命生涯中,有17年是在西藏度过的。他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和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尊称为“佛光将军”。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宣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老西藏精神”被列入其中。老西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与西藏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铸就的,是对我军光荣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是驻藏部队几代官兵、一批又一批进藏工作的干部职工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继、英勇斗争、艰苦创业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据外媒报道,2010年9月10日,美国中央情报局、林务局为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中部山区赫尔营的“西藏自由斗士荣誉纪念牌匾”举行揭幕仪式,以“纪念”从1958年至1964年由中情局培训的“西藏自由斗士”及其美国教官。达赖集团在当地的组织、前中情局特工、曾受训的藏人和少数美国议员、林务局官员等参加了活动。牌匾文字吹捧当年受训者“是最棒和最勇敢的一代”,到场美国会参议员声称“牌匾是美国和西藏人民共同努力的一个象征,同时可以使我们永久地纪念西藏自由斗士和他们的教官”。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指出:“西藏的稳定,涉及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发展;西藏的安全,涉及国家的安全。”在西藏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于西藏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这两件大事。服务于稳定和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西藏的区情,进...  相似文献   

7.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中央驻西藏委员会和进藏人民解放军部队遵照《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坚决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推动西藏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深受西藏各族人民拥护。西藏地方上层反动集团却极力维护农奴制度,坚持分裂国家统一的立场,密谋策划叛乱,制造分裂。  相似文献   

8.
1949年,正当中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祖国大陆即将全部解放之际,西藏却发生了旨在分裂祖国的“驱汉事件”,西藏分裂主义分子猖獗一时。毛泽东以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正确决策,粉碎了西藏分裂主义分子“藏独”的阴谋,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维护了祖同统一。  相似文献   

9.
臧轩 《求是》2001,(10)
今年5月23日,是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50周年。回顾50年走过的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经过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和不懈努力,实现了西藏和平解放,开辟了西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和历史性跨越,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西藏经济社会有史以来的全面大发展,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一、西藏历史新纪元 和平解放前夕的旧西藏,处于政教合一、僧侣贵族联合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西藏各族人…  相似文献   

10.
易峰 《山西青年》2023,(5):121-123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于高职院校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西藏某高职院校205名专业教师进行了近三年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情况研究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制度保障、加大资金支持、完善平台搭建、分层分类培训和树立终身培养理念等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份彪炳史册的答卷: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粉碎其妄想“西藏独立”的图谋,完成西藏和平解放;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把铁路修到“第三极”,在“世界屋脊”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这是一连串令人动容的故事:十八军军长张国华背女出征,三岁的女儿难难成为进军西藏路上牺牲的第一个“战士”;修建川藏公路平均每公里就有一人牺牲;两次援藏后留藏工作的孔繁森,把生命献给了雪域高原;对口援藏实施以来,有 16 名援藏干部牺牲,仅 2020 年西藏在岗牺牲的公务员就有 60 多人,是和平时期牺牲最多的群体之一。坚守巍巍高原 铸就精神高地极远、极寒、极苦……他们也是儿女、丈夫、妻子、父亲、母亲……西藏和平解放 70 年来,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他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用身躯和高原环境作斗争,用坚守诠释家国情怀,在巍巍高原铸就了精神高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敬爱的爸妈:如果您的儿子在这遭遇不测,请你们不要伤心……在这次地震中,你们的儿子没有退缩,总冲在前头,保护当地老百姓安全,让他们安全转移。”这是 2015 年 4 月 29 日,共产党员、边防战士邵明贵写下的遗书。字迹虽有些潦草,却情真意切,英勇悲壮。2015 年 4 月 25 日,尼泊尔发生 8.1 级大地震, 西藏吉隆口岸成为“孤岛”。人员分批转移,只留下坚守边防检查站监护中队的 21 名官兵,其中有 11名是共产党员,他们当时写下遗书,以备不测。“国门是国家的象征,国家把口岸交给我们,我们就要坚守。”这是留守官兵共同的心声。如今,邵明贵依然坚守在吉隆口岸,守护着国门。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共产党人把生死置之度外,以坚定的革命精神,和“世界屋脊”的恶劣环境搏斗,把一个个不可能踩在脚下。但高原的恶劣气候,从未能阻挡一代代共产党人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脚步。  相似文献   

12.
<正>1949年,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祖国大陆即将全部解放之际,西藏却发生了旨在分裂祖国的“驱汉事件”,西藏分裂主义分子猖獗一时。毛泽东以一个伟大政治家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在同西藏分裂主义分子进行坚决斗争时,依靠西藏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正确运用政治、军事策略,粉碎了西藏分裂主义分子搞“藏独”的阴谋,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维护了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13.
西藏的民主改革是西藏百万农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埋葬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一次伟大社会变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民主改革,建立了人民政权,百万农奴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加强了与祖国各兄弟民族的大团结,为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条件,开创了西藏与全国人民一起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新纪元。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回首40年来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历程,总结民主改革以来经过实践检验的基本经验,对于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09,(4):7-7
西藏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抓住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确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社会稳定,确保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建设团结、民主、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征途上迈出新步伐。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一、西藏特色经济及其优势西藏自治区是我国目前最不发达地区之一,经历了近400多年的“政教合一制”统治和长达100多年的封建农奴制社会。由于客观的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封闭,在1951年前的300多年里,整个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一种“停滞”和“缓慢”的阶段。1951年5月2日《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的签订,使西藏人民在政治上得到解放;1959年的民主改革使西藏人民真正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跨越;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标志着西藏社会的经济发展与全国开始接轨,产业结构由单一农牧业向多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16.
申琳  姜洁  徐驭尧 《奋斗》2023,(3):66-68
<正>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1951年5月23日,西藏宣告和平解放,古老的雪域高原从此换了人间,从落后走向进步、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黑暗走向光明。1951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9亿元;202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沧桑巨变的背后,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贯穿始终,它激励着一代代西藏的建设者在雪域高原不断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17.
长年生活战斗在青藏高原,担负着青海和西藏铁路客货运输任务的西宁铁路分局的广大干部职工,在与大自然的顽强抗争和工作实践中培育形成了吃苦、创业、团结、奉献的“青藏线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培养教育了职工,凝聚了队伍。鼓舞了士气,为青藏铁路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8.
1960年毛泽东会见阿沛·阿旺晋美   1966年 3月,拉萨河畔和罗布林卡的垂柳绽放一片新绿。新当选的西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 (人民政府 )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和自治区区党委常务书记周仁山,带领我们 30多名干部,来到西藏东部的八宿县蹲点 。   阿沛主席亲自率领大批干部,深入一县一乡蹲点,这在西藏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全区藏汉干部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964年和 1965年,西藏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一样,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由点到面,陆续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向各地区派出了“四清” (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 )工作团…  相似文献   

19.
尹家民 《党史博览》2006,(12):35-38
毛泽东要求尽快给张国华下个结论1965年,中央决定,西藏工委从9月1日起改为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张国华任第一书记。然而,还不到一年时间,正当张国华踌躇满志建设西藏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此后,西藏和内地一样,一片混乱。从城镇到农牧区乃至边境地区,到处都在造反。他们揪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前夕,西藏地区约有人口120万.藏族占94%。1949年7月.以摄政达扎为首的西藏地方反动势力,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开始策划“西藏独立”。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加快分裂活动的步伐.在1950年1月派出“亲善使团”。先后赴美国、英国和印度等国活动。谋求国际社会对“西藏独立”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