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1941年.由于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李克农奉命从国统区撤回延安.任中央社会部副部长.为了庆贺李克农多年来第一次全家团聚.毛泽东在枣刚请李克农一家吃饭.朱德作陪,在吃饭的时候.毛泽东问李克农的二女儿李冰:你知道你爸爸是干什么的吗?李冰说不知道.毛泽东又问李克农的小儿子李伦.李伦也摇了摇头。毛泽东哈哈一笑.说.你爸爸是大特务,  相似文献   

2.
"胎中勇士"的来历1955年国庆前,身兼中央调查部长、中情委书记、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这位我军唯一没有指挥部队打过仗的将军,被外界称为"最神秘"的上将。李伦则是李克农最小的儿子。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任上离休。李伦未出生就为保卫革命干才立  相似文献   

3.
<正>关注河南驻马店灾情1975年8月5日,国务院通知,以农林部部长沙风为团长,组织慰问团奔赴河南驻马店一带灾区慰问。沙风于1937年11月奔赴延安,次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四军工作,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任营长、团长、副师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战车师师长、第一坦克学校校长、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装甲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相似文献   

4.
延安兰家坪,是马列学院的所在地。虽然是一所窑洞学校,却是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建立的一所攻读马列主义理论比较正规的学校。张闻天一手创办了这所学校并兼任院长。学员一部分来自前方和在延机关,大部分则是国统区来延安的青年党员。1939年3月底,刘少奇从河南竹沟回到了延安。这次,他住在与张闻天隔壁的窑洞里。延安和敌后涌现了大批的新党员,这是革命蓬勃发展后继有人的表现,刘少奇感到很高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并任《解放》周刊责任编辑的吴黎平,也住在兰家坪新打的土窑洞里,离刘少奇的住处不远,常到刘少奇那里坐一坐。…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7,(6)
<正>黑龙江大学诞生于革命圣地延安,其前身是1941年3月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后陆续更名为中央军委俄文学校、延安外国语学校、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等,1958年成为黑龙江省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黑龙江大学。在7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五次易地、十次更名,几经变迁却始终不忘延安精神与抗大传统,逐步形成了以  相似文献   

6.
60年前,当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的第二年,延安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黄克功因私情枪杀了一名投奔延安的女青年,被延安高等法院判处死刑。这件事被称为“黄克功案件”。黄克功历经井冈山几次反围剿斗争,后来又随红军走上长征道路。红军在陕北会师时,他已是身经百战的红军旅长。党中央在延安成立抗日军政大学,调黄克功任第六队队长,是颇受人瞩目尊敬的一位红军高级干部。刘前是一位年轻貌美、能歌善舞的城市姑娘。来延安后,先是在抗大学习,后来被调到陕北公学。那时候刚到延安的女青年热情奔放,对革命充满了激情,经历过长…  相似文献   

7.
《党员干部之友》2009,(6):39-39
昌乐县人,1930年考入北平大学附中,1935年入南京小营国民党空军.1937年入杭州笕桥航空学校学习,1943年被派往美国学习高级飞行,1945年回国。1946年6月驾机起义飞抵延安,成为国民党空军驾机起义第一人。  相似文献   

8.
舒云 《党史博览》2006,(10):16-17,37
虽然林彪的枪伤恢复得相当不错,但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后遗症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后,林彪在率部转移途中身负重伤,被送回延安,住在二十里铺的八路军总医院。每天,都有军政要人来看他,延安各机关、学校也派人来慰问。毛泽东骑马30里,专门去看林彪,嘱其安心养伤。朱德、张闻天等  相似文献   

9.
吴楚婴 《湘潮》2010,(11):4-7
1937年8月,陕北公学在延安附近的杨家湾成立,成仿吾被任命为校长。毛泽东对陕北公学的开办十分重视,常亲自到校教育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毛泽东为学校规定了“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校训。  相似文献   

10.
1944年,正当欧洲开辟反法西斯侵略第二战场,中共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人陆续汇集延安参加整风学习、准备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前夕,一个名叫哈里森·福尔曼的美国记者也来到延安,他实地探访建在延安宝塔山南凹里的一所特殊的日本战俘学校,以及由该校为主体成立的在华日年人民解放联盟组织成员。他直接与这些从前线被俘后送至延安教育的众多日本士官对话。  相似文献   

11.
叶介甫 《党史纵横》2013,(12):27-28
黄登保,1918年出生在福建省厦门市一个华侨家庭。1935年他漂洋过海到菲律宾谋生。1937年加入抗日敌后援会,后经党组织安排回国。1938年到延安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八路军炮兵团排长、连长,延安炮兵学校队长,炮兵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军事学院炮兵系副主任,炮兵学院训练部部长,军委炮兵技术部副部长,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炮兵副司令员,  相似文献   

12.
晓何 《世纪风采》2006,(12):4-9
1942年3月,刘少奇离开华中抗日根据地,返回延安,行程长达近9个月,被人称为一次“小长征”。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延安之行。行前,毛泽东数次电召他回延安,党内不少高级干部认为,“刘少奇同志将来的地位要提高”。返回延安途中,毛泽东十多次询问其行踪,为其安全担忧。这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极为罕见。回到延安后不久的1943年3月,刘少奇成为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后的三位中央书记处书记之一(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首次进入党中央核心领导层,并奠定了他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成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1940年5月31日,新加坡华侨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访问重庆后,抵达延安。陈嘉庚在延安先后考察了工厂、机关、学校和市场,广泛接触老百姓,延安廉洁简朴的作风与重庆当局奢靡之风形成强烈反差(1)。返回新加坡后,陈嘉庚将在重庆和延安的所见所闻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易辉,1922年生于太原一个前清旧官僚家庭。1936年,易辉上初中二年级,一天,她从进步同学那里看到一份杂志叫《肤施剪影》,里面有许多图片。肤施是延安的旧称。易辉第一次知道了在黄河的对面,有一个地方叫延安,那里有一支队伍叫红军,有一所学校叫抗大,学校里还有很多女兵。这一切让易辉感到耳目一新。联想到自己的家庭,她是多么向往延安,  相似文献   

15.
11、延安喜结良缘1937年1月,罗荣桓随党中央从保安迁往延安,担任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主管军委直属机关、学校、工厂和陕北军事部(相当于省军区———笔者注)、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以及独立师的政治工作。这一时期,内战已基本结束,延安相对地比较平静,各个机关都相继实行星期天休息的制度。于是,每到这天,罗荣桓过去的老战友,如罗瑞卿、肖劲光、张爱萍、冯文彬、莫文骅、许建国等,都不约而同地从不同的工作部门,来到驻扎在延安师范旧址的红军后方政治部找罗荣桓。当时,这些同志都已三十岁左右,因为战争使他们推迟了自…  相似文献   

16.
正朱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的奠基人。抗战胜利后,朱瑞带领延安炮兵学校进入东北,创建了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学校,被人誉为"炮兵之父",毛泽东曾评价他是"中国的炮兵元帅"。2009年9月10日,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可他人生短暂的两次婚姻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创建了一所世界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学校——延安日本工农学校,这是八路军总政治部为了对被俘的日本官兵进行政治理论教育而建立的。她从1941年正式成立到抗战胜利结束的先后5年间,把一批又一批的日本战俘改造成了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反战战士。研究这个学校的成立和发展情况,有利于我们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敌军工作和统战政策。一、延安日本工农学校的建立延安日本工农学校的建立是我军统一战线政策和日俘政策的具体体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1937年10月毛泽东与英国记者贝特兰的…  相似文献   

18.
在延安,流传着毛泽东、朱德和农民杨步浩交往的佳话。要了解伟大领袖与普通农民的深情厚谊,先得从“代耕”说起。代耕在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都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参加生产,而且要完成一定的任务。这事被延安县川口区六乡石家畔农民杨步浩知道后,主动要求为毛主席、朱总司令代耕,每年代他们交一石小麦(300斤)。杨步浩为什么要为他们代耕呢?杨步浩老家是陕北横山县人,民国十八年(1929年)陕北遭了大旱灾,为了活命,全家背井离乡逃荒讨饭到延安县石家畔落户。父亲和两个女儿被活活饿死了,为葬父又背上了地主的驴打…  相似文献   

19.
2007年霜降的那天上午,我们如约来到北京复兴路一部队大院总参通信部原副部长李力家里,坐在客厅里的还有其弟李伦,他是总后勤部原中将军衔的副部长。  相似文献   

20.
王锋 《北京党史》2008,(2):60-61
延安,承载了一段非常重要的中国历史,“延安时期,黄土地上,毛泽东思想在这里形成,新中国的雏形在这里孕育,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传统在这里被重新阐释和规范。”无论是研究中国现当代史,还是研究中共历史,延安都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巨大存在。《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7月版)是朱鸿召历时数年,在大量查阅文献、档案资料并多次深人延安实地考察,多方采访延安革命老人的基础上写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