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勇  王鹏 《党史纵横》2001,(5):36-37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每当这首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旋律奏起,就不由得使人想起我军军歌的作曲者、著名的朝鲜族作曲家、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之一郑律成。[1]1918年8月13日,郑律成出生于朝鲜的光州。他原名是郑富恩,因为从小喜爱音乐,立志要做一名歌唱家,所以后来把名字改成了“律成”。日本把朝鲜变成其殖民地后,郑律成的大哥、二哥先后来到中国,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哥后来回国秘密组织革命,被日本侵略者逮捕,死在监狱里;…  相似文献   

2.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伴着这激昂高亢的旋律,我们不由得想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作曲家郑律成,想起他那些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音乐作品。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延边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走向太阳》,就是一部描写杰出的人民音乐家郑律成一生的音乐故事片。这部带有纪实色彩的人物传记片,浓墨重彩地展现了郑律成在抗日战争中,以饱满的创作激情和不懈的艺术追求,与公木、莫耶等爱国知识分子,在我们党的旗帜引导下,共同创作《八路军军歌》和《延安颂》等革命经典音乐篇章的难忘岁月和辉煌历程。八年抗战是20世纪中国…  相似文献   

3.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奔驰在祖国的大地上。”这首郑律成谱写的《八路军进行曲》后被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至今是解放军的正式军歌。 有一支国民党部队唱过这首歌,而且这支部队还是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之一,这就是抗战时期转战印缅的中国远征军孙立人部,一度号称“天下第一军”的新一军。  相似文献   

4.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奔驰在祖国的大地上。"这首郑律成谱写的《八路军进行曲》后被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至今是解放军的正式军歌。  相似文献   

5.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每当这首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旋律奏起,都不由得使人心情激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相似文献   

6.
《奋斗》2021,(8)
正"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首威武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广泛传唱于军队之中,深受广大官兵群众的喜爱。它的曲作者是我国杰出的作曲家,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被誉为"军歌之父"的人民音乐家郑律成。  相似文献   

7.
《党风建设》2001,(8):17-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问世于1939年,词作者笔名公木,原名张永年、张菘甫,现名张松如,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教育家。《军歌》最初名为《八路军进行曲》,是公木先生和郑律成1939年合作的《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  相似文献   

8.
一C 2 4过丝{主i二{:‘向前向前向前!队伍注: 1993年冬作于延安1993年冬作于延安。原为献给英勇的八路军将士的《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由鲁迅艺术学院合唱队与乐队首次演出于延安。解放战争时期,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中,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1988年对歌词进行了修改。八路军进行曲@公木 @郑律成  相似文献   

9.
舒云 《党史博览》2022,(10):41-45
<正>1988年7月25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将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的《八路军进行曲》(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嘹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相似文献   

10.
章慕荣 《党史天地》2008,(9):26-29,42
1989年8月2日,对于新中国第一位驻外女大使丁雪松而言,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代表已故著名作曲家、自己亲爱的丈夫郑律成,从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上将手中接过了一面镌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谱的纪念牌。凝视着手中闪闪发光的纪念牌,丁雪松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往事的记忆就像泄了闸的洪水,在女大使的脑海中汹涌澎湃……  相似文献   

11.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86岁高龄、我国早期爱国学生运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成都军区原副政委谢云晖将军,日前在南京的一栋高干病房里接受记者采访时,愉快地唱起了这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雄壮有力的旋律把谢老一下又带进了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带入到给陈毅老总当秘  相似文献   

12.
<正>"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1939年,从滹沱河畔走出的年轻诗人公木在延安创作了《八路军进行曲》(解放战争时期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由郑律成谱曲后,那气势磅礴、坚定豪迈、热情奔放的旋律自由地翱翔在根据地上空,极大地鼓舞了八路军将士的抗日斗志。1988年,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正式定为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向前向前向前……”随着这雄壮高亢、震撼天穹的旋律,银幕上推出一颗光芒四射的红星。这旋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这红星是广大观众熟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标志。长期以来,这颗八一军徽一直闪耀在人们心中。尤其是军人和在军营中生活过的人,对这颗红星更是怀有特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7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首尔大学发表了题为《共创中韩合作未来,同襄亚洲振兴繁荣》的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回顾了中韩人民的友谊,特别提到了出生在韩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作曲者郑律成。一郑律成是抗日战争时期我父亲唐平铸在太行山根据地的战友。父亲说:郑律成在音乐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和他的坚定信念,和他多方面的斗争实践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6,(8):86-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原名《八路军进行曲》,为《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齐唱歌曲。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1939年创作于延安。同年冬,由曲作者亲自指挥,鲁迅艺术学院合唱队与乐队在延安中央大礼堂首次演出。1940年夏,刊登于《八路军军政杂志》,随即在各抗日根据地广泛流传,深受广大军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提起公木的名字,或许你比较陌生,但是每当响起“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首威武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时,我们每个人都是谙熟于耳的。公木就是这首唱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歌曲的词作者。 公木(1910-1998),原名张松甫、张永年,现名张松如,曾用名公木、木农等,中共党员,1910年出生于河北省辛集市北孟家庄村—个普通农民家庭,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教育家,他创作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词;将陕北采风中收录的《移民歌》改编填词,创作出了流传至今的革命历史歌曲《东方红》,还为电影《英雄儿女》、《白毛女》、《高歌猛进》等写了歌词。  相似文献   

17.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么嘹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公木 @郑律成  相似文献   

18.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肩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首威武雄壮、高亢嘹亮的战歌,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很快就唱遍中华大地。解放战争时期由《八路军进行曲》改称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相似文献   

19.
正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善战的队伍,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永远抵抗,直把那日寇驱除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听,风在呼啸军号响,抗战的歌声多么嘹亮。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词句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歌词有些相似,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相似文献   

20.
军歌是军队形象和军人气质的象征,是一支军队的重要标识。军歌是军魂所系、军威所在,是冲锋的号角,是胜利的凯歌,凝聚着永不磨灭的战斗精神。我军历来重视发挥文艺宣传的鼓舞传播功能,军歌在其中尤其作用显著,它在宣传人民军队的性质、作用、宗旨、纪律,鼓舞军心、壮大声威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是八一南昌起义后在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反“围剿”斗争中逐渐酝酿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