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怡 《南风窗》2012,(4):96-96
把麦克姆逊这本《一个时代的终结》与劳伦斯·赖特的《巨塔杀机》以及鲍勃·伍德沃德的《战时布什》放在一起比较是件有意思的事。《巨塔杀机:"基地"组织与"9·11"之路》这部半历史著作,为赖特赢得了2007年度普利策非虚构类作品奖;伍德沃德是"水门事件"的揭露者,以《战时布什》为起始的4部伍德沃德作品被认为忠实记录了小布什在"9·11"之后以单  相似文献   

2.
南书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阔天 《南风窗》2012,(1):100-101
《即将来临的第三次世界大萧条》刘军洛著东方出版社2012年1月版本世纪初,刘军洛对黄金、粮食、石油以及世界经济走势的偶尔言中让他近年来迅速走红。他喜欢从美国的战略角度思考问题,譬如说美国已经完成了"去工业化"的经济结构调整,下一步将进入包括页岩气为代表的能源革命,以谷歌、苹果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革命,以及"婴儿潮"一代退休以后新的需求革命时代,美元会再度强势。刘军洛一直强调这次的萧条是央行错反通胀造成的,并会波及世界。  相似文献   

3.
1983年,苏联莫斯科《思想》出版社出版了《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反对中派主义》一书,作者列宁格勒高级党校教授尤·切尔涅佐夫斯基在这本书中以丰富的史料介绍了考茨基中派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叙述了罗·卢森堡等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和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反对考茨基主义斗争的历史。鉴于对考茨基中派主义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都还是一项空白(该书作者自称做了"填补空白"的工作),现将该书第一章中摘译以下三节,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石勇 《南风窗》2013,(3):4-4
"不改革死路一条"是中国改革的历史强音。今天,这一命题更为清晰。随着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书《旧制度与大革命》在官场、民间的火热,人们能够更加警醒到,不实质性地进行改革,改革在既得利益面前止步不前的一个后果,可能就是"革命"。中国的改革自有一个逻辑进路,应有序进行,如果被"革命"打断,将是公  相似文献   

5.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时代课题作了深刻的哲学探索和升华。《哲学笔记》是探讨"帝国主义论"和"社会主义革命论"的哲学导言,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列宁构想"的哲学基础,预见了科技革命发展和人类科学认识发展的大趋势。列宁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重要性,认为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是解决时代具体问题的理论总前提、奠基石。  相似文献   

6.
唐小兵 《南风窗》2012,(2):97-99
他们既见证过理想主义的沉没,也目击过知识分子理想的再度幻灭,又挣扎着在1990年代以来消费主义和犬儒主义的滚滚潮流中为历史留下一脉真相,为心灵铸造一方净土,这是转型时代内涵丰富而多元的一代学人。2010年年初,高华教授的论文集《革命年代》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高华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著作(之前的成名作《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引起了知识界和读书界极大的关注,也引发大陆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刚刚过去的20世纪革命中国的历史记忆与反恩。讵料未及2012年到来,高华就在2011年12月26日深夜溘然长逝。  相似文献   

7.
谁的韩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磊  陈统奎 《南风窗》2012,(5):82-85
去年底,韩寒写了3篇文章,《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被网友们概括为韩三篇,在网络世界,一时间洛阳纸贵。议题其实是媒体设定好的,因为那个时候,从突尼斯开始,全世界"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在中国,革命也很快成了时髦且敏感的字眼。  相似文献   

8.
朱学渊 《南风窗》2010,(14):90-91
三四千年前,随着北方民族出走,黄河流域发生了语言的转型,与藏缅语同类的汉语取代了今天被归为"阿尔泰语系"的戎狄语言。在这之后,前汉语时代的戎狄传说或历史,被华夏先人用汉语和汉字保留下来了,《尚书》和《诗经》就是它们的记录。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在揭示资本运行规律的基础上阐明了社会主义诞生的条件:资本积累生成社会主义诞生的物质条件,与资本积累相适应的劳动者的贫困积累生成社会主义诞生的主体条件;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达到顶点,资本主义的外壳就要炸毁,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但是,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必然会使资本突破地域限制,进行全球扩张,由此产生了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在空间上的分离——资本积累主要集中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贫困积累则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于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者并未因为成为受到"死亡的威胁"的无产者而变成革命的主体,而同时支撑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持续的"资本积累"的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劳动者的"贫困积累"达到极点,由此导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劳动者通过革命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因此,俄国十月革命并非如葛兰西所说是"反《资本论》的革命",而是《资本论》思想在现实历史进程中的逻辑展开。  相似文献   

10.
南书房     
《南风窗》2012,(2):104
《1985》【匈】道洛什·久尔吉著余泽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版《1985》是匈牙利作家、历史学家道洛什·久尔吉的代表作。写于1981年,次年在西德出版时非常轰动。但直到1990年匈牙利体制改革之后才在该国出版,可说是东欧剧变最早最准确的预言之声。本书接续反乌托邦经典《1984》。从1985年"老大哥"不治身亡开篇。描述上层最先酝酿变革,秘密警察奥勃良创办《时代》文艺副刊,邀请被他折磨拷打过的温斯顿·史密斯担任主编……  相似文献   

11.
南书房     
陈志敬 《南风窗》2012,(2):104-104
《1985》【匈】道洛什·久尔吉著余泽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版《1985》是匈牙利作家、历史学家道洛什·久尔吉的代表作。写于1981年,次年在西德出版时非常轰动。但直到1990年匈牙利体制改革之后才在该国出版,可说是东欧剧变最早最准确的预言之声。本书接续反乌托邦经典《1984》。从1985年"老大哥"不治身亡开篇。描述上层最先酝酿变革,秘密警察奥勃良创办《时代》文艺副刊,邀请被他折磨拷打过的温斯顿·史密斯担任主编……  相似文献   

12.
陈光磊 《南风窗》2011,(24):10-10
在今天的大陆中国谈论民国史已经不再新鲜。当年出版家预言历史热(拙著《非常道》很荣幸被列入)带来的价值系统重建的工作,今天看来并无多大成效。历史轮廓、人生社会正义等等少有浮现,我们收获的多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式的论断。赞美者竭力美化民国,如称道民国风范;讴歌者把民国当作一个美好的时代;反对者百般否定民国,如说立宪党人跟革命党人合力  相似文献   

13.
南书房     
谢奕秋 《南风窗》2011,(7):100-100
《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雷颐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版历史说明,虽然也感到"时局艰难",清廷对历史大势和局势的紧迫并无真切了解和感受。它似乎对民意全然不解,也不愿放弃任何权力,并过于相信自己力量的强大,仿佛历史可以按照它理想的节奏发展。因此,它只是被动地在重重压力之下"走一步算一步",却又基本踏步不前。这时,政治的逻辑只能是革命。雷颐对晚清历史的解读,为辛亥百年的史学研究增添了一份贡献。这次是专门梳理,专题性成册,只可惜多数文章已经散见于之前的种种著作,如《历史的裂缝》、《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等书。  相似文献   

14.
陶杰 《南风窗》2010,(18):94-94
<正>社会上出现呼声,掀起"反三俗运动","三俗"指低俗、庸俗、媚俗,先拿一个相声演员开了刀。反"三俗",站在一个品味的高地上,也不能算错,或许先有人受了美国人那么一刺激:美国的《时代》周刊,最近把中国喜剧演员小沈阳定性为"最恶俗的中国男人"。小沈阳成了中国形象的国际代言人,不但不会愁眉深锁吟诗萌志,  相似文献   

15.
"革命"话题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密不可分,因此,应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作为历史的"革命",因为革命首先是20世纪中国人所经历的历史。其次,革命作为一个热议的话题,有助于我们了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当今的现实。此外,严肃而谨慎地运用革命的思想、理想和实践,开拓了20世纪中国和当代中国研究的领域和方法。最后,革命印迹仍存在于当今中国的社会组织和精神文化上。  相似文献   

16.
东北亚新局     
中日美韩新领导层陆续亮相,加上朝俄稍早前的领导人变更,使得东北亚的多对双边关系面临调整。一段时间以来,各种特使身份的穿梭外交,频频现诸报端。然而,东北亚"外交花园"上空,历史问题仍阴魂不散。停战60年后,朝鲜半岛仍被三八线阻隔;战败68年后,日本还在为二战的遗留岛屿问题叫嚣;即便是高唱"大和解"的朴槿惠,也要处理父亲时代亲美反朝与日据时期韩人受辱之间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不应抛弃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遗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里夫·德里克教授现任职于美国俄勒冈大学,他长期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尤其是中国近代史及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其代表作有《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起源》、《中国共产主义的起源》、《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革命之后:警惕全球资本主义》、《后殖民氛围》等。德里克教授是美国社会科学界的代表性人物、西方学界研究中国的权威学者。在本文中,阿里夫·德里克教授对雷默先生提出的“北京共识”进行了批判性讨论,并就中国的发展道路进行反思,认为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不应该抛弃民族经济的一体化、自主发展、政治和经济的主权以及社会平等等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8.
南书房     
《南风窗》2012,(16):96-96
《杨奎松著作集:革命》杨奎松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中国现当代史领域顶尖学者杨奎松教授将研究中国现代革命的4本经典著作合集,精心校订文字,并撰写长篇新序。这4本著作包括:《"中间地带"的革命》、《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和《西安事变新探》。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底以来爆发的阿拉伯革命和英国学生运动让很多人预言,以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为代表的互联网社会媒体很可能将取代传统的革命组织形式,在未来的社会革命中发挥关键作用。但英刊《国际社会主义》杂志的副主编琼尼·琼斯(Jonny Jones)发表在《国际社会主义》2011年4月号上的这篇文章却告诫人们,社会媒体可以成为传统左翼革命组织形式的有益补充,但它的作用不应被夸大,更不能盲目相信它可以取代后者,为人们提供一条通往社会变革的捷径。对真正反资本主义的活动分子来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0,(22)
<正>高华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版在20世纪的中国,革命意味着"以进步光明的新政权取代落后腐朽的旧政权"。随着新的民族国家的建立,终于高居正义、真理和尊严之上。高华对红色政治的研究历来独辟蹊径,他对革命话语的建构过程与修辞动机有着犀利的观察。他追溯的并不是历史现场与历史景观,而是历史被建构的过程。由此出发,他提出了以下问题:我们该如何重新认识"左翼文化";如何撇开现成的结论,从诸多史料中还原关于革命的叙述、探讨革命词语的高地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