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眼     
《南风窗》2007,(2):10-11
慎杀带来的契机今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开始统一行使所有死刑案件的核准权,至此,我国死刑核准权经历了一个从逐步下放到全部回收的完整过程。中国死刑核准权的下放几乎和中国改革同步,1980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对杀人、强奸、抢劫、爆炸、放火等犯有严重罪行,应当判处死刑的案件,高法可以授权高级法院核准,在随后几年里,经过一系列放权,死刑核准权基本下放到高级法院。2002年的陕西董伟“枪下留人”案,引起社会反思死刑的执行是否有些草率。随后几年陆续出现的河北聂树斌“冤杀”案、湖北余祥林“杀妻”冤案、河南胥敬祥“抢劫”冤案等等,使社会各界吁请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相似文献   

2.
叶竹盛 《南风窗》2014,(19):10-10
<正>8月25日,跌宕起伏了8年的福建"念斌案"终于尘埃落定,先后4次被判决死刑的念斌,终于得以无罪释放。与近年来获法院改判的其他几宗典型冤案不同,例如"张氏叔侄案"和"5青年劫杀出租车司机案",念斌案的改判并非因为真凶出现,而是因为证据存在问题。为此,一些民众乃至直接参与办  相似文献   

3.
张珂 《法制博览》2015,(7):20-24
"婚内强奸"问题一直是各界争论的热点,最高院虽确立了基本规则,司法界也还是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各地针对妻子起诉丈夫强奸案件的判决结果不一。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的主流观点是"婚内强奸"不能纳入强奸罪。本文首先对"婚内强奸"的概念进行辨析,然后指出"婚内强奸"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想象不应被忽视,继而从女性主义法学的角度探索"婚内强奸"入罪的理由,最终得出"婚内强奸"应当入罪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10月份,宁波地区又发生强奸、强行侮辱妇女案件35起。使人心痛的是一些幼女、少女身心健康遭到严重摧残。宁波地区2000年1—10月份发生强奸案件185起,奸淫幼女案件20起,强行猥亵侮辱妇女的案件25起。特别要使人们引起关注的是幼女、少女被强奸的案子在增多。她们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身心遭到严重摧残,不仅对她们本身造成了严重伤害,而且危及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怎样防止幼女、少女被强暴呢?防止小学女生被骗暴。案例:今年2月的一天上午,11岁的宁波某学校学生小文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当她来到…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04,(3)
牟案处理与UCP500尖锐冲突?为牟案申诉提供法律援助的北京中仁律师事务所刘兴成律师,长期从事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和经济案件的诉讼,也有多年银行工作背景,对信用证规则有透彻了解。近半年来,他详细研究了包括牟案在内的3年来被定性为"信用证诈骗"的主要6宗大案,得出惊人结论--6宗案件全部定性错误,这些案件均不构成信用证诈骗罪,要么只是经济纠纷,要么涉嫌构成其他犯罪。  相似文献   

6.
王传锋  张丽娜 《法制博览》2023,(35):106-108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就认罪认罚案件的审理判决程序进行明确规定,通常在被追诉人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后即进入刑事速裁程序,以此提高诉讼效率。文章以认罪认罚制度下刑事冤案的产生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诉讼效率与司法公平之间的平衡性保持。分析认罪认罚案件审理程序当中出现的被追诉人知悉权丧失、认罪有效性司法审查弱化及法律援助机制无效化等问题,对刑事冤案防范机制提出相关建议:即实现证据开示规范化,保障被追诉人知悉权;完善认罪认罚审查机制,保障认罪供述的自愿性、合法性与真实性;完善值班律师制度,拓宽权利行使范围,以此维系司法公平。  相似文献   

7.
“507”案件是指以1993年5月7日凌晨发生在砀山县境内良梨乡的八起蒙面入室抢劫、强奸、轮奸案为突破口,与1992年4月份以来发生在玄庙镇、权集乡、西南门镇、关帝庙等十多个乡镇的抢劫、强奸、轮奸案并案侦查的特大系列抢劫、强奸、轮奸案。 “507”案件,是由曹永进等十三名罪犯所为。从1990年6月至1993年5月,结伙连续在午夜至黎明前进行抢劫、强奸、轮奸、盗窃。目标近的骑自行车作案;目标远的开机动三轮车作案。其手段是蒙面持枪、持刀、破门入室、翻墙进院、鸣枪威胁。危害十分严重,波及山东省单县、河南省夏邑、  相似文献   

8.
关紫维 《法制博览》2015,(8):158-159
1995年,河北石家庄市聂树斌案,一审与二审均判决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并判处聂树斌死刑。2007年聂树斌案件的"真凶"王书金终于浮出水面,而聂树斌已被执行枪决。这起冤案给我国司法公信力带来了严重的创伤,提高我国司法公信力已成为当前司法实践中的迫切要求。我国应从法官主体、司法体制、价值观念三方面着手,不断促成我国司法公信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强奸案件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奸是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的犯罪行为,未成年被害人被强奸后通常表现为羞愤、恐惧、自暴自弃、报复、无所谓、和自责等心理状态。在处理此类案件中,我们应严格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名誉并且保证有女性询问她们,尤其要注意心理疏导;针对以上心理状态,我们应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贞操观念、自爱自强的观念、法制的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张帆 《法制博览》2013,(1):50-51
我国现行刑法在同性强奸犯罪化方面存在空白,司法实践中对这类案件所定罪名尚未统一,有的甚至并未入罪,这一问题在法学界引起激烈讨论,众多学者说法各有千秋。本文通过对同性强奸社会现状的分析、对众多学者观点的归纳总结,提出扩展"性交"内涵,完善强奸罪立法,将同性强奸归类于强奸罪之中的同时关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权益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在强奸侵犯类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对于压制行为不明显并且女方未明确表示同意或反抗的案件,存在“半推半就”情形,该类案件的审查与判决往往会引发质疑。我国学术界一直不乏对“半推半就”情形应否入罪的论争。“半推半就”强奸案件常因法律规制空缺、事实认定模糊、案件定性困难而陷入审判困境。对于“半推半就”强奸案件的审判,前提是要以违背妇女意志为基准。在该前提下,从案发前双方当事人的关系、案发时被害人的认知能力和反抗能力、被害人未作明确意思表示的客观原因等方面综合分析,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2.
甘苦与共,藤牵株连,本是感人肺腑的。但某国营企业一位姓吕的女工却遇到了另一种形式的“株连”。1988年7月,吕的丈夫因未获本单位批准就应聘于某乡镇企业而被开除。10个月后,吕也被辞退,厂方理由是“包庇、纵容丈夫离厂”。一桩劳动争议案就此产生了。所谓劳动争议,是指有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因享受其劳动权利和履行其劳动义务而发生的各种争议。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在广东省呈上升趋势。1986年底至1987年底,省受理584宗;1988年受理1496宗;1989年仅上半年就达992宗.占同期全国劳动争议案件的22%左右。据有关人士预测,1990年将会有更多的劳动争议投诉。繁杂的争议投诉之一:某厂女工黄某,性情怪僻,因上班不干活,或与工友打架,以及损坏门窗、玻璃、用具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笔者在办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中,看到了一个敏感而又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未成年人性犯罪问题。未成年人性犯罪案件的增加颇有异军突出的势头。近五年来,我市未成年人由于性欲而引发的严重刑事案件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占未成年严重刑事案件的37%,主要涉及强奸、奸淫幼女、轮奸和强奸杀人、伤害等手段残忍,后果特别严重的刑事犯罪。未成年人性犯罪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办案实践中,发现强奸案犯年龄呈明显下降趋势,近两个月中,我们盐城市郊区人民法院审结的几起少年强奸案件,有明显的共同点。具体表现为:1.被告人均为十六、七岁,这与以往强奸案犯多为中青年大大有别。2.每个案件均系两名被告人共同实施  相似文献   

15.
诱惑     
余弓 《法制博览》2010,(16):17-17
商丘市检察院本来可以将赵作海推回去。检察机关也曾多次退卷。然而,2002年八九月份,公安机关在清理超期羁押专项检查活动中,将该案提交商丘市政法委研究。政法委经过会议集体研究,结论是案件具备了起诉条件。  相似文献   

16.
6060案件     
据说:这是一宗福尔摩斯也查不清的案件……被卷入漩涡的有:厂长、书记、港商、新闻记者、纪检干部……案件编号——  相似文献   

17.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1):30-31
<正>疑罪从无与排除非法证据,这两项同时被强调的司法改革,为何在实践中却受到了不一样的对待?在全面推进法治改革的背景下,两者的不同际遇将解析怎样的法治命运?不久前,珠海中院认定,已服刑16年的"强奸杀人犯"徐辉因证据不足,无罪释放。这是继8月福建"念斌案"改判无罪之后,又一起疑罪从无的案件。2013年初,随着新《刑诉法》的生效实行,一系列旨在防范冤假错案的"新政"也随之启动,直接成果便是促成了多起陈年旧案的改判。最高院副院长沈德咏2013年5月曾直言,之所以造成一些冤假错案,原  相似文献   

18.
石勇 《南风窗》2013,(11):7-7
如果我们还有记忆,就知道日前发生在海南万宁市、据说只是小学校长和房管局职工"带小学女生开房"的案件。远不是最恶劣的。在此之前,像贵州习水"嫖宿幼女案"、河南永城官员强奸幼女案等,影响颇坏。《南风窗》也曾经分别于2012年第13期、2013年第8期,独家揭秘过"性侵幼女"的黑色链条。我们发现,在今天,保护幼女的"社会机制",比如伦理约束,  相似文献   

19.
国是     
《南风窗》2014,(4)
<正>人事∣Personnel"两会"前后任命,纪检系统变动频繁随着各地"两会"的陆续召开,2014年一个多月以来的人事变动较大,许多省份迎来了新任命的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政法委书记,还有一些省份出现新的副省长(副主席)。变动最大的当属甘肃省,其换了两位副省长。甘肃省的政法委书记罗笑虎成为常务副省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黄强担任副省长;省统战部部长泽巴足转任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冉万祥则成为了统战部部长。  相似文献   

20.
陈笑笑  应韬 《法制博览》2014,(1):196+195
证据是准确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恰当裁量刑罚的基础,是保证案件质量的"生命线"。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证据确实、充分,是指案件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每一个定案的证据均已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或者矛盾得以合理排除;共同犯罪中,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均已查清;根据证据推断案件事实的过程符合逻辑和经验规则,由证据得出的结论唯一。证据是办案的基础,定罪的前提,是完成刑事诉讼任务的保证。比如强奸案件,由于其本身的私隐性等特点,决定了此类案件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呈现证据单一、客观证据少、书证少、直接证据少,相反的间接证据多、言词证据多等状态,故对与强奸罪的证据如何认定以及标准等问题就更值得我们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